在物質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需求的滿足,而書籍作為精神文化的載體,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歡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翻開一本書籍進行非凡的閱讀體驗既是一種娛樂享受,也是一種精神洗禮。翻書頁,折書角,聞墨香,這是閱讀紙質書籍特有的儀式感。然而隨著信息數(shù)字化的發(fā)展,我們閱讀的媒介也發(fā)生了變化,電子書籍大量涌現(xiàn),借助新技術,配合特別的視覺、聽覺體驗,對傳統(tǒng)紙質書籍形成了沖擊。紙質書籍要發(fā)揮特有的優(yōu)勢,結合新時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引用新材料,塑造新形象,進行趣味設計,才能穩(wěn)占市場。而《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正是一本為書籍進行趣味性設計提供重要借鑒價值的書。
《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作者是王玨,2005年5月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意在介紹書籍設計與印刷制作流程的圖書。它的封面設計與內容相契合,題目的中英文體現(xiàn)了中西方的匯合,中心主體為灰黑色和灰白色兩種色調,是傳統(tǒng)印刷的色彩特點,中心往外擴展是橘粉色,體現(xiàn)了新型印刷色彩鮮明的特點。書中借助圖片的形式,介紹了書籍的設計、材料、印刷、成型、制作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的注意事項和技術要點,還在如何為書籍增色、怎樣為書籍構建藍圖方面提出了建議。對于感興趣的人群來說,通過閱讀此書,能對書籍整個設計過程有全面的了解。而對設計專業(yè)的從業(yè)人員來說,書中介紹的技術要點則有很強的操作性,提出的建議和意見會對實際工作有很大啟發(fā)。同樣,此書在不同環(huán)節(jié)如何融入趣味性設計給予了我們很多靈感,通過認真探索,紙質書籍的趣味性設計一定能滿足讀者心理需求,帶來很高的商業(yè)價值。
電子書籍雖然是新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但傳統(tǒng)紙質書籍仍占據(jù)很大市場。電子書籍以數(shù)字的形式存在,檢索方便,存儲海量。它不受時空的限制,借助任意一臺通訊電子設備即可以實時觀看。更有些新型電子書籍借助新技術可以模擬各種真實的視覺效果,帶來接近真實的感官體驗。但電子書籍借助電子設備也有它的缺陷,它會因為電子設備的格式化問題出現(xiàn)資源的丟失。此外,讀者面對的永遠是一個硬邦邦的屏幕,看的時間過長眼睛會有疲勞感。電子書籍的翻頁也只是通過機械的滑動屏幕的方式,缺乏真實感。相比于這些,紙質書籍則更具有真實的感官和情懷。紙質書籍是一個實物,不會憑空消失,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年代感,是歷史和社會生活的見證,迎合了一些收藏者的喜好。除此之外,它還能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休閑的午后,飲一杯茶,緩慢的翻動書頁,聽書沙沙作響的聲音,泛黃的書頁散發(fā)著獨特的油墨味道,翻動不同材料的書頁手指也有不同的觸感,這些都是紙質書籍所帶來的獨特感受。電子書籍更像是一種快餐文化,它每頁都是相同的文字和排版,難免會有審美疲勞,讀者更容易走馬觀花,草草了事。而紙質書籍每章不同的排版更讓你感受到設計者的用心,更像是長時間的相守,放在床頭,細細品味,回味無窮。
紙質書籍雖然有自己的優(yōu)勢,占據(jù)一定的市場,但是隨著新媒體新技術的發(fā)展,電子書籍功能更加豐富化,更加多樣化,如果紙質書籍一味固守傳統(tǒng),不求進步,難免會被讀者拋棄。在新時代,讀者對書籍有新的需求,不僅要求內容的高質量,對書籍的設計形象還有趣味性也有著一定的追求,只有立足于不同讀者的審美需要和追求的心理體驗,書籍設計才能有正確的定位,才能更多地迎合讀者的喜好。紙質書籍是圖片和文字信息的編排,傳統(tǒng)的紙質書籍重在記錄文字,有的簡單配以插圖,密集單調的文字信息常常讓人覺得乏味。要想吸引讀者的注意,書籍趣味性設計是發(fā)展之要。書籍的外觀是讀者可以獲得的第一印象,如果能對書籍的外觀進行趣味性設計,則能一下引起讀者注意,刺激其購買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時代發(fā)展,書籍外觀已經(jīng)不限于傳統(tǒng)的長方形,而是出現(xiàn)了更多有趣的形狀。比如,口袋讀物有的被設計成圓形,有的被設計成不同的蔬菜和水果的樣子。如講述小紅帽故事的兒童讀物,其書籍形狀是一個帶著紅色帽子的女孩的人形牌,講述童話故事的圖書外形是一座城堡,介紹菜譜的雜志是一個圓形的盤子形狀,介紹攝影技術的雜志外形是一個相機,介紹棒球技術的書籍是一個類似于感嘆號的球棒的形狀。這些書以鮮明的外形、獨特的造型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并高度契合書籍主題,使人一目了然;另外書籍的設計不僅限于平面,還可以立體化。有很多兒童讀物就采用折疊式的立體化表現(xiàn)形式。如向兒童科普建筑藝術,專業(yè)內容晦澀難懂,書籍就干脆設計成折疊式,小朋友一打開或者一抽拉,就是一個立體的紙質的模擬實際的建筑模型,很直觀地展現(xiàn)在小讀者眼前,這種游戲式的設計受到了兒童讀者的歡迎。關于室內設計的雜志也常采用這種方式;書籍的主要內容是文字和圖片,要想書籍具有趣味性,需要在圖文的編排上賦予新意。這就需要對傳統(tǒng)的橫平豎直的方塊漢字進行改動,使它變得柔和。漢字由各部件組成,可將它進行擴大縮小、分散或集中,還可以進行斜化和彎曲,這一切都需要符合內容主題的需要。不僅是漢字,還可以將漢字和圖片進行不同的組合,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解讀漢字的書籍中,可將漢字部首和表意的圖形結合起來,像把“目”字和眼睛的形狀結合,“從”字可以用兩個簡化的前后跟從的人來表示,“比”設計成兩把匕首刀放在一起,看誰長誰短?!懊鳌弊钟萌蘸驮碌男螤顏肀硎?。這樣形象化的設計不僅便于讀者識記,而且能引發(fā)讀者思考,體會漢字的內涵,感受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在介紹傳統(tǒng)文化——剪紙的書籍中,可以將題目“剪紙”二字設計成紅色的圓形,還可以采用鏤空的設計,這樣就符合書籍的主題,較于普通的黑體漢字賦予新意。另外,配合主題的表達,不同漢字的組合還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狀;要想讓讀者把一本書從頭到尾地讀完,不僅要內容有趣,情節(jié)跌宕起伏,持續(xù)具有吸引力,在書籍的整體設計方面同樣可以持續(xù)引起讀者的好奇心,這就要求在設計中加入游戲式的互動體驗。如在書籍設計中融入游戲闖關的觀念,可以讓讀者在閱讀的不同階段獲得不同的道具,然后繼續(xù)解鎖新內容。比如將武俠類的書籍按照不同的章節(jié)進行密封,在閱讀具體章節(jié)后可獲得相關武器。在閱讀完第一章節(jié)后可以獲得一把匕首,用匕首才可以將第二章節(jié)拆封。第二章節(jié)讀完,可以獲得新型武器一把斧頭,繼續(xù)解鎖第三章節(jié)的內容,這樣的方式可以迎合讀者的獵奇心理,富于挑戰(zhàn)性,是持續(xù)吸引讀者的一種方式。以上談到的不同環(huán)節(jié)的趣味設計,早已有了實踐者。圖書設計大師朱贏椿所策劃的書籍均以獨特的裝幀設計個性引起廣泛的關注。他主編的《肥肉》一書,封面設計全景就是一塊紋理鮮明的肥肉,極富生活氣息,里面章節(jié)的背景圖也是肥肉的色調,攝影作品與畫作互相搭配,具有深厚的文學意義和審美價值。同樣由其主編的《不裁》一書,互動環(huán)節(jié)別出心裁,打開的第一頁配有一把紙刀,用這把紙刀裁開書頁才能進行閱讀,而且與題目呼應,別有趣味。
新時代的讀者對于書籍有了新的心理需要和審美追求,他們更追求個性化,由此趣味設計成為一種新趨勢?!稌O計與印刷工藝》一書中所闡述的有關趣味設計的內容給予我們很多啟發(fā),可以說,趣味設計體現(xiàn)在整個書籍的設計中,不論是書籍形狀和封面引起視覺沖擊,還是圖片文字的編排富于新意,抑或是裝幀和印刷引人注意、互動設計引人入勝等,都給趣味性書籍帶來了鮮明的特色,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這些有趣的設計拉進了書籍和讀者的距離。朱贏椿先生說書籍設計是為作者服務的,一本成功的書籍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在有意義的內容創(chuàng)作上結合有趣的書籍設計,才能更具有吸引力,才能讓讀者更好地享受閱讀樂趣。
(趙振華/碩士/河南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