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其實它是一種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而小學數(shù)學的應用題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生活應用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從而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
?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其實和生活中的情境非常類似,就是把知識點融入到實際應用當中去。然而,很多學生通常一看到應用題的題干就被繞暈了,其實不妨將應用題的題干放在實際的生活中,通過其中的一些生活場景讓學生理解應用題的題干及問題。讓學生了解出題的目的以及應用題的實際應用,讓學生在頭腦中把試題的題干過渡到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就能變抽象到具象,讓看得見摸不到的文字變成看得見摸得到的實際問題,學生的困惑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
? 一方面,小學生學數(shù)學在思維上有兩大弱項: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那么老師就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變無形為有形,再一步一步引導到無形;變抽象為具體,再一步一步引導到抽象。應用題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占的分數(shù)比重很大,如行程相遇問題、追及問題等。通常應用題都是那種成段的文字,再加上文字描述又非常抽象,學生往往連題目都看不下去,更加無法理解題干,根本不知從何入手解答問題。因此,學生在這個階段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要通過題干描述,能夠用更具體的方式幫助自己理解問題。簡單地說,就是需要學生能夠?qū)W會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將題干再次轉(zhuǎn)述出來。首先根據(jù)題干描述畫出相應的示意圖,然后就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題干、解決問題了。此外,一般此類應用題需要用到一些基礎(chǔ)公式來輔助解答。那么在應用題中找出變量與不變量就是解決問題的入口。如果解決整體問題有困難,那就把一道題拆分為幾步來進行練習。
? 另一方面,小學生的應用題做得不好或不會做,在能力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文字理解能力有限,根本讀不懂題目到底表達什么意思;二是邏輯能力有限,找不到條件和結(jié)論,理不清條件和結(jié)論之間的關(guān)系。既然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那么接下來就應該一步一步慢慢來,由淺入深。首先將同一類型的應用題分為幾個難度梯度,從最簡單的開始講解,一般來說學生容易理解,然后找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而方法的關(guān)鍵就在于你要讓學生自己去變換條件和問題然后做出來,最后等學生把簡單的應用題弄熟了,他會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這時候就可以趁熱打鐵,往下一個梯度的難題走。
其實,數(shù)學題萬變不離其宗,萬變的是題目,不變的是題型。而要想減輕學習負擔,“錯題集”就是提高學習效率的良方。每一次練習也好,考試也罷,老師講評過后,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會有自己不應該犯的錯誤,可是下一次考試仍然會重復犯錯,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學生對知識點掌握不夠,是知識漏洞的反映。因此,要想減少失誤,就必須找到補漏的靈丹妙藥,而錯題集正是我們事半功倍的絕佳助手。錯題集就是把原來的錯誤過程抄下來,再在錯的地方加上簡單的小注釋,這樣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為什么出錯。同時,你也可以在錯題集上積累一些難題的解題方法,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清楚題意和解題方向,不用寫太多細節(jié),自己能看得懂就行??傊?,一切都是為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而努力。每次臨近考試前,讓學生都把錯題集拿出來,將容易犯的錯誤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掃描一遍,這樣就如同打了一劑強力疫苗,將所有失誤扼殺在搖籃里。
?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真正弄清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才能找到相應的對策去解決問題。如果能夠把眼前這一群孩子們的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整到他們游戲時的狀態(tài),這時再把知識的規(guī)律輕輕地告訴學生,那么學生就會自己主動往前走,甚至自己主動往前跑!這樣,師生雙方都會享受到簡簡單單、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