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煜 李曉珺
摘? 要: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面對高考的壓力,很容易產(chǎn)生不良心理與情緒。在此情況下,學生家長就不能單純依靠學校,而要切實擔負起相應的教育責任,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引導,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措施,有效推動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庭教育;健康成長;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 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6-0010-01
我們研究課題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喚醒我校學生家長轉變思想觀念,引導他們有意識地完善自我行為,從以往教育行為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中總結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科學教育手段指引下得以持續(xù)健康成長。
1.做好表率,優(yōu)化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的,但又是深刻的。鑒于此,高中階段每一位學生家長平時生活中都需要有意識地對自己平時行為加以約束,做好表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模仿榜樣,從而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優(yōu)化提升。
例如,平時生活中,當家長之間就某一事情出現(xiàn)分歧的時候,不能不加控制地肆意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這樣會給孩子心理產(chǎn)生極為不利的影響。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需要冷靜,坐到一起心平氣和地就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協(xié)商,化解矛盾,構建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如生活中因誤會而批評了學生或不小心打碎了學生的心愛之物等,認為自己是家長沒有必要道歉,其實這才是錯上加錯,首先我們要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對自己的過錯進行道歉,以獲得學生的諒解,這樣他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今后遇到挫折或壓力自然會主動和父母溝通。在上述事件當中,家長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平時行為提供榜樣指引,那么學生慢慢地會形成更加注重與人溝通的主動性,同時逐漸養(yǎng)成勇于承認錯誤的良好習慣,勢必更有益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善于傾聽,消除學生心理問題隱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位家長都需要善于做學生忠實的傾聽者,引導學生將心中的不愉快與煩惱說出來,同時針對性加以引導,并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諸多難題,將學生心理問題或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例如,當學生放學回到家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或狀態(tài)是否與以往有所不同,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給予指引和幫助。具體而言,當發(fā)現(xiàn)學生一段時間里做某一學科作業(yè)的時候非常敷衍,有時候做到一半就不想做了,只說要等老師課堂上講解,這時候家長就需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學生進行一次深談,以平等溫和的態(tài)度引誘學生說出自己遇到的煩惱與問題,那么學生可能是因為所學知識難度逐漸增加,自己總是做錯題目,漸漸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和自卑心理。通過訴說,學生內(nèi)心的不良情緒通??梢缘玫揭欢ǖ尼尫?,之后,家長還需要針對相應問題給予一定的引導,通過一些名人事例來對學生進行激勵,使他們慢慢增強直面挫折與困難的勇氣,化解自卑心理,最終有效消除學生心理問題所產(chǎn)生的隱患,推動其健康發(fā)展。
3.注重賞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自信
自信是每一位高中生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只有在強烈自信心的推動下,他們才能夠更加勇敢地面對生活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諸多阻礙,在不斷的努力與自我完善中健康成長。尤其是在針對高中階段學生開展家庭教育活動的時候,我們的家長就更需要增加對賞識教育的重視,時刻注意挖掘孩子各方面亮點,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要適時的給予鼓勵表揚,幫助孩子逐漸樹立良好的自信心,促使他們能夠以更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未來挑戰(zhàn)。
例如,在進行家庭指導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家長需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變化,當學生成績?nèi)〉靡欢ㄟM步的時候,即使他們的排名并不在前列家長也需要給予表揚與鼓勵,肯定他們的努力,使他們有信心持續(xù)展開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學生家長需要隨時觀察學生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xiàn),當學生能夠主動幫助家長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務的時候,我們的家長用一個贊賞的眼神或毫不吝嗇地用語言給予表揚,幫助他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有效增強自信心。經(jīng)過上述賞識教育活動,每一位學生的自信心都慢慢建立了起來,心理素質得以優(yōu)化,有益于持續(xù)健康成長。
總之,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條件,是優(yōu)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而家長的教育行為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在針對高中學生的教育,家庭教育凸顯出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家長首先需要對此有一個清楚的認知,進而基于學生培養(yǎng)目標展開一定的科學研究探索活動,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最終借助優(yōu)質的育人手段和教育行為促使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文華.高中生家庭教育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7
[2]馮選潔.貴陽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