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久蘭
摘 ?要:詩詞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受廣大師生的重視。我在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對詩詞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諸多的教學方法,在本文中,我將列舉幾種有效的方法,為其他語文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詞教學;教學方法
古詩詞是令廣大師生頭疼的內(nèi)容。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的照本宣科使得其教枯燥無趣,導致學生無法深刻理解古詩詞內(nèi)涵,甚至一些學生在機械的識記中,對此失去了學習興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古詩詞教學活動開展中,一種方法的長期使用,自然會使課堂枯燥乏味,此時就需要教師立足教學內(nèi)容,探索不同的方法。我在組織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的時候,探索出了以下幾種不同的方法。
1.巧用“詩眼”法
古詩詞作為一種文學藝術,相較于其他文學體裁而言,其不僅篇幅較為短小,且內(nèi)容精悍?;诖?,在組織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我一般會應用“詩眼”法。因為,大部分古詩詞都有其“詩眼”,該“詩眼”展現(xiàn)了其靈魂所在。學生在把握“詩眼”的過程中,可以順藤摸瓜地理清古詩詞的發(fā)展脈絡,從而由淺入深地理解其主旨,加深對古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以《旅業(yè)懷書》為例,這首詩的主旨句為“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以此為出發(fā)點,對其中的“垂”和“涌”這兩個字進行了分析,借此作為學生理解文本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細細分析。在此次分析的過程中,學生調(diào)動其已有的知識儲備,指出,“垂”字可以展現(xiàn)出原野的廣闊無邊,而“涌”字則展現(xiàn)了大江奔涌的雄偉壯觀。在這樣的理解中,其自然而然地可以在大腦中描繪出廣闊的畫面,進而將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到詩人當時無盡的孤寂。如此教學,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詩眼把握詩詞內(nèi)涵,還可以透過詩眼感知詩人蘊含其中的情感,從而加深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為其讀詩、品詩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2.巧用比較法
眾所周知,比較是有效把握事物特點的一種方法,在古詩詞教學活動開展中應用該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比較中理解詩詞內(nèi)容,還可以促進其思維的發(fā)散,有利于其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教材中所展現(xiàn)的古詩詞,以其內(nèi)容、表達方式、情感等為切入點,為學生展現(xiàn)了一個適宜的比較點,以此幫助學生從小點入手,在比較中理解文本內(nèi)容。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會將不同風格的詩詞放到一起,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感受到不同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比如,我在一次教學活動開展中就將李白的《長恨歌》、王維的《歸嵩山作》放到一起,引導學生對這兩首詩的語言進行對比,以語言為橋梁,感知李白的豪放飄逸、王維的沉郁頓挫。在這樣的教學方法應用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詩詞學習的主動權,其還可以在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下,對詩詞內(nèi)容進行對比,感受到詩詞語言的無限魅力,體味到詩人蘊含其中的情感,借此加深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
3.巧用情境法
所謂的情境法是指在古詩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文本內(nèi)容,以多樣的手段,如多媒體、實物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體驗的教學方法。對于古詩詞而言,其精煉的語言中往往蘊含著無限的情感,這對于人生經(jīng)歷有限的高中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學生可以理解詩詞語句的含義,但無法感知其中的內(nèi)涵,無法與詩人實現(xiàn)情感共鳴,這就限制著其古詩詞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對此,我在組織古詩詞教學活動的時候,會立足該文學體裁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的過程中,用“心”感知其中的情感。以《春江花月夜》為例,這首詞以“月”為主題,張若虛緊緊圍繞春、江、花、月、夜來描繪場景,給予情感,同時列舉了諸如天空、游子、扁舟等意象,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幅寂靜清幽的場景,同時寄予了離愁別虛。為了使學生能透過意象感知張若虛的情感,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多媒體直接為形式展現(xiàn)了其意象有關的畫面,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場景體驗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發(fā)揮其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的作用,對畫面中的意象進行分析。在其分析的過程中,我同時播放曲調(diào)清幽的樂曲,以此使學生在感同身受中,理解這些意象所構成的畫面,進而產(chǎn)生纏綿的情感。如此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到古詩詞意境,還可以透過意境與作者實現(xiàn)情感共鳴,一舉兩得。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法之外,我在古詩詞教學活動開展中,還對誦讀法、知人論世法等進行了靈活運用??傊?,教師要想提升古詩詞教學質(zhì)量,其需要在教學實踐中,立足古詩詞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探尋不同的方法,以多種多樣的方法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積極參與中,透過語言文字感知詩人蘊含其中的情感,從而在情感共鳴中,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提升古詩詞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 ?韓冰冰.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新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113.
[2] ?黃樹碧.詩情教學,畫意品悟——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