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梅
摘? 要:人際交往是中學生在學習期間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這個時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他們個性比較自我,所以經(jīng)常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難題,這些難題有來自家庭的,有來自學生之間的,也有來自社會的。如果對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不及時進行輔導和指點,將會給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隱患。
關鍵詞:中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矯正
【中圖分類號】G 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9-0018-01
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他們的性格比較多變,遇到問題喜歡將它們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長期缺乏與人溝通,他們的內(nèi)心經(jīng)常變得多疑、敏感。作為教師,在給予學生學習關心的同時,還應給予足夠的關心,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所想,對他們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指導和點撥。青春期學生最常見的問題是人際交往問題,這一問題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1.中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成因
據(jù)調查,“人際交往困難學生”的形成大多與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系,縱觀那些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整天忙于工作,無暇與孩子進行溝通導致。部分家長認為“我將孩子交給學校,孩子的一切發(fā)展都應由學校負責”。還有的家長認為“家長應與孩子各忙各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這些家長對孩子教育觀點是,只要孩子在學校平安無事就行。長期與孩子的零溝通導致孩子在性格方面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有的孩子存在孤僻的性格,有的孩子有攻擊他人的表現(xiàn)等,長期不關注學生的這些心理,會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和性格形成。此外,在中國的大多數(shù)家庭中,家長都將孩子作為家庭的中心,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家長都會義無反顧地答應,導致孩子成為家里的“皇帝”“公主”。這些孩子在家庭是家里的“寶”,可是到了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中,孩子依然就像在家一樣,希望別人能給予自己關照,希望同伴能忍讓自己,一旦同學們不依著自己,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落差。在“嬌慣”環(huán)境下長大的中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也較為突出,他們?nèi)菀桩a(chǎn)生孤獨、自我的性格,不利于他們與同伴的交往。
2.對“人際交往困難的學生”進行心理矯治的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一種愛好。興趣愛好是給予人歡樂的基本元素之一,一個沒有愛好的人是可悲的,一個沒有感興趣事物的人是孤獨的。為了預防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存在,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一種興趣愛好,讓興趣愛好成為學生學習和交往的動力。例如,班上的A同學,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剩下他與年邁的奶奶爺爺一起生活。長期缺乏與父母的溝通,導致他內(nèi)心比較壓抑,在課堂上經(jīng)常走神。在找他談話之后,筆者問他是否想念自己的父母,他說非常想。于是筆者建議他把想和父母說的話都寫在筆記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堅持,筆者發(fā)現(xiàn)該生不但性格變得開朗多了,他自身的作文水平也有了巨大的進步。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活潑性格。平日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人際交往困難的學生加入集體活動。當前中學生大多喜歡參加一些活動,在活動中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氣氛,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交往,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為此,中學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多的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例如,當前的中學生對話劇表演等節(jié)目比較感興趣,在了解學生的這一興趣之后,筆者曾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在角色分配方面,筆者先對班級學生的性格進行了觀察和總結,然后根據(jù)角色的需要尋找與角色般配的學生扮演。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同性格的學生因為相同的故事走到了一起。在任務的驅動下,每個學生都會與自己角色有互動的同學進行交流,盡力展示他們之間的默契。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活動主動性,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3)利用網(wǎng)絡進行反思教育。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導致很多中學生比較自我,他們?nèi)狈εc父母的互動,也不愿與父母進行深入的交流,一旦遇到問題,父母稍一說教,他們就會脾氣暴躁,甚至做出極端的行為。為此,學校教師應結合多媒體等先進教育手段,讓學生在視頻事件中思考和總結,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認知和能力。例如,在今年4月17日晚上,上海某學生因為與班級同學產(chǎn)生矛盾,本來心情就不好,在回家的路上,其母親對他進行了說教。在極度躁動的情況下,一個17歲花季一般的學生做出了極端的行為——跳江。這個新聞給予了筆者極大的觸動,當前的中學生太脆弱了,何不借助這個新聞對學生進行教育呢?于是,筆者將新聞相關的視頻加工成動畫的形式,播放給學生收看,在觀看之后,筆者讓學生展開相關的討論:“當與同學有極大的矛盾時,該怎么辦?”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的興趣十足,每個學生都積極地進行構思,在課堂的最后,筆者及時總結并傳達了自己的觀點:交往是促進我們成長的推動力,當與同學有矛盾時,要積極尋求其他同學或老師的幫助,讓他們?yōu)樽约旱慕煌M行指點,不可采用極端的行為,那樣傷心的不止我們自己,還有自己的父母、家人。
總之,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需引起教師的關注,教師要結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給予他們相關的指導,讓學生度過一個平安、健康的青春期,讓他們成為敢于交流、懂得交流的人群,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楊玲,曹莉莉.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類型及其與應對方式的關系——基于多民族混合學校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0(0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