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老師們普遍感覺棘手的問題,它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母語學習的發(fā)展,也影響著識字、寫字、寫作、口語交際等各個方面。
關(guān)鍵詞: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興趣;尊重學生;小學低年級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中,先后提到了“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學生要有豐富的積累”。朗讀感悟直至爛熟于心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它能有效地鞏固學過的字詞,加深理解課文,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提高讀寫能力,利于積累運用。不僅如此,它的價值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潛力,增強記憶力、想像力、思考力,是高度密集型的智能活動。要想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達到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數(shù)量與閱讀質(zhì)量的要求,必須注重相應的閱讀教學策略。現(xiàn)就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談幾點策略,與大家交流和探討。
一、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形象直觀地進行
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形象直觀地進行。比如我在上一年級語文《日月明》一課時,課文的教學目的之一是通過認識生字,了解會意字構(gòu)字的特點。我為了貫徹形象直觀的原則,這樣教學:在教“塵”字時,我先讓學生先想想灰塵是什么樣的?然后啟發(fā)學生:“灰塵很小嗎?”生:“很小”?!八鼘嶋H是什么?”生:“泥土”。然后我小結(jié)說:“哦,原來在空中漂浮的很小的土,它就是灰塵”。(同時重讀“塵”,板書:塵。)又接著問:“同學們看,這“塵”的上邊是什么?”學生答:“小”?!跋逻吺鞘裁矗俊鄙骸巴痢??!吧线叺男∮袥]有鉤?”生:“沒有”。接著我又總結(jié):“小字無鉤下面加土就是塵,也就是說“塵”是小土?!边@樣,形象直觀而不失趣味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認字學習中,就了解了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從而實現(xiàn)了教學目的,提高了閱讀教學質(zhì)量。
二、小學語文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讀,以形成質(zhì)與量的積累
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的實效性,還必須動員學生大量閱讀(包括重復閱讀)。學生只有大量地讀,反復地讀,由“讀得多到讀得懂再到讀得通”,逐步形成了質(zhì)與量的積累,才能提高閱讀實效。
三、小學語文老師要把握閱讀教學的情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喜歡閱讀,做到不被動閱讀。在教學中,我采取學生試讀、齊讀、比賽讀、個別學生上黑板表現(xiàn)讀等閱讀方式,并做適當表揚鼓勵(就算只是一小點進步,也要表揚。)。結(jié)果,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自然就樂意讀。當然,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不夠,還必須注重閱讀教學的情感性與趣味性。
四、語文老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并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們不可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孩子的閱讀現(xiàn)場,所以,教給學生正確而有效的閱讀方法便是我們的重要工作。當然,光教給學生正確而有效的閱讀方法還不夠,還必須在此基礎(chǔ)上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接下來,我談談幾種閱讀方法的指導。
1.聯(lián)想性閱讀。在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聯(lián)想,因為只有在聯(lián)想中閱讀,學生才能夠記得住、記得牢,閱讀才能有實際效果。比如,我在教學“gkh”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記住“gkh”的形,我就問學生:“9與數(shù)學中的哪個數(shù)字相似?”學生答:“9”。“看到課文16頁插圖,我們感覺k像池塘中什么戲草?”學生說:“蝌蚪戲草”?!澳銈冊僬f說h像什么?”學生說:“像椅子”。最后,我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一句口訣:9字加彎ggg,蝌蚪戲草kkk,一把椅子hhh。結(jié)果很快學生就記住了“gkh”的形。這樣,要求學生經(jīng)常進行聯(lián)想性閱讀,養(yǎng)成相應的閱讀習慣,就能增強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2.反思性閱讀。讀了一篇課文之后,要求學生反思:讀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什么地方你沒有讀懂?對沒有讀懂的地方,進行反復閱讀,只到讀懂為止。進行反思性閱讀,通過再閱讀掃清學習障礙,能增加閱讀的實效性。
3.閱讀中讀寫說結(jié)合,加強課堂練習。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大量的語言實踐。我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常要求學生閱讀以后“說話”——說體會、說感悟。提倡學生“寫話”——仿照寫、自主寫(寫自己的見聞和想法)。讀寫說結(jié)合,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閱讀的實效性。這樣,讓學生閱讀時做到讀寫說相結(jié)合,并養(yǎng)成閱讀習慣,就能提高閱讀的實際效果。
五、語文老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課外閱讀功能很大,可以豐富詞匯,提高讀寫能力,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吸收信息,豐富精神生活。對于低年級的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國內(nèi)外諸多實踐表明:閱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來源于傾聽。吉姆·崔利斯曾經(jīng)寫過一本題為《朗讀手冊一一大聲為孩子讀書吧》的書,這是一本被譽為改變了美國歷史的書籍。無疑,對于閱讀有一定困難的低年級孩子或者閱讀習慣還沒有形成的孩子,大聲讀給他們聽是引領(lǐng)他們親近書籍的最好方式。無論是在學校的課堂上,還是在親近母語讀寫培訓班中,孩子們最安靜的一節(jié)課就是“大聲讀”實驗課。用耳朵傾聽名著,給予孩子的是最暢快的閱讀享受,它沒有家長逼迫的痛苦,也沒有生字的羈絆,純粹處于一種放松的愉悅狀態(tài)中,所以最吸引他們。一本書、一張嘴、一顆心一一給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老師在誦讀文本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于一體,直接傳達給孩子,給孩子情感熏陶。當老師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營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種美妙不是我們苦口婆心的進行說教所能傳遞的,因為它能觸及孩子的心靈,引起孩子們的感情共鳴。在大聲閱讀中,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可以令孩子回味無窮,很多孩子在老師讀過之后,不由自主地就會自己讀起來。他們模仿文中人物說話,或者反復誦讀其中的片斷,在這種模仿和誦讀中積累了大量的語言。
總之,提高小學低年級學段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精心備課,認真組織課堂閱讀教學,科學使用閱讀教學策略,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取得實際的閱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