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君
摘 要: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要求不斷提升,但是在現在較多的小學生家庭中,家長自身的素質較差,不能夠對小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教導。近些年來眾多的小學教育組織都開始開展“爭做合格父母,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活動,鼓勵小學生父母提升自身的素質。本文主要介紹了家庭教育指導的實效策略與長效機制的研究,希望能夠為家庭對小學生的教育提供所需的建議。
關鍵詞:家庭教育;實效策略;長效機制;研究分析
引言:小學生階段是人一生中接受正式教育的開端,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中學生除了受到學校教師的影響外,也會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為此,家長需要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
1.家庭教育指導的發(fā)展現狀
1.1家庭教育的指導策略
1.1.1進行調查開展研究
要想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發(fā)揮既定的促進作用,學校方面就應當抓住機遇及時開展以“教育學生,育人成才”為主題的雙合格教育活動。在這一活動開展中學校應當與學生以及家長進行詳細的交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分析現在小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學校也需要在雙合格活動中向家長發(fā)送調查問卷表,以便于及時的了解學生家長為學生提供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學生情感方面發(fā)生的變化[1]。此外,在家長填寫完調查表后,學校應當對家長填寫的調查表進行及時的分析和反饋,同時各班的班主任需要依照這種調查表對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了解,針對每個不同的學生寫出學生學習的誤區(qū)以及家長在對學生教育方式上所存在的種種不足。學校通過雙合格活動,能夠促使家長加強對于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學校在進行雙合格主題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也需要依據活動進行的情況及時的進行活動操作的調整,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進行調查問卷活動除了能夠加深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外,也能夠加強家長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進而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機制,以身作則,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學習進步創(chuàng)造一個安定的家庭環(huán)境。
1.1.2開展活動進行引導
學校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雙合格教育活動,應當在日常教育活動進行過程中及時的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納入學校的規(guī)劃中,這樣就能夠促使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制定家庭教育指導規(guī)劃的政策,保證為小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例如,小學教師可以開展家訪活動或者適時的開展家長會等活動。這種教學活動的進行能夠有效的為小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交流搭建一個平臺,保證家長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策略和方法。在學校教學課題的指導下,家長能夠明確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夠明確家庭教育的指導策略。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開始離開家長的懷抱,第一次獨立的走進校園,這對于小學生來講是一種極大的挑戰(zhàn)。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可能由于自己的生活經驗不足,不能夠正確處理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的眾多繁瑣事件,這樣就需要教師與家長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現在我們的生活處處受到互聯(lián)網等科技產品的影響,所以教師與家長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信息交流平臺來對小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交流。家長作為學生出生后的第一位教師,其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小學教師應當組織家長與學生一起參加學校的娛樂活動,讓孩子與家長之間能夠有更多的交流,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加深彼此之間的信任[2]。
1.1.3加強家長與孩子的溝通
家庭指導工作的關鍵之處就在于學校能不能建立有效的實施制度。學校只有建立了有效的實施制度才能夠保證雙合格的政策能夠落實到實處,對小學生的成長產生促進作用。為此,小學班主任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相關的計劃,監(jiān)督相關政策的落實。在一個小學班級中,有著眾多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家庭情況都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家長所受教育程度較高,能夠有效的落實學校關于學生的家庭教育指導政策,但是也有的學生家長不具有較高的素質,不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學校要求,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所以,小學班主任在學校制度落實中應當重點關注那些問題家庭和問題學生,及時的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學生能夠體會家長的不易,同時也讓家長能夠發(fā)現自己孩子的長處,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為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加油吶喊。
1.2家庭教育指導的長效機制
將家庭教育與學校的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
為了能夠保證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的長效機制,小學在學校發(fā)展計劃以及學生教育計劃制定的過程中將家庭教育歸入其中。學校只是計劃的制定者,而計劃的實際實施者主要就是依賴于小學班主任,所以小學班主任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及時的與學生家長建立長期有效的聯(lián)系,這樣就能夠保證班主任時刻掌握小學生的家庭學習情況,并且依據學生的家庭教育指導情況及時的進行教學政策的轉變,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其次,教師也應當和學生家長成立一個關于學生的教育小組,這個組內主要的成員需要包括學校的領導以及學生的各科教師和學生的家長,以此來保證建立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讓家長在平臺上針對自己孩子出現的狀況提出問題,教師負責進行這些問題的解決,這樣就能夠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添加學生的家長為好友,時刻交流學生的學習狀況[3]。
1.2.1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納入學??蒲许椖?/p>
提升學生家庭教育指導的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班主任和學生家長長期的堅持。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納入學校的科研項目中,不斷對小學生家庭教育活動的進行情況進行調查,及時的發(fā)現問題,并進行問題的解決。在學校將家庭教育活動納入學校重點調研項目后,學校就應當及時的組織學校教師針對家庭教育中時常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得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在教師討論問題的同時,學校應當組織專人對教師討論的結果進行記錄,以便于以后在教學活動進行中遇到相似問題能夠找到相對的解決方法。
1.2.2做好家庭教育指導研究的建檔工作
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策略已經開始不能夠繼續(xù)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這就需要學校在發(fā)展中不斷探索和使用新式的教學思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家庭教育活動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在小學教育中所探索出來的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兩點優(yōu)勢。小學對于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進行正處于一個起步的階段,一切都處于試運行階段,所以學校在組織活動時,應當將活動的內容以及活動進行的情況進行記錄,為后續(xù)指導活動的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4]。
結語:小學是學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初始時期,小學生在這一時期所受到的教育對于其以后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教師應當采取更加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是小學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素質而實施的一種指導策略。雖然這種策略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政策的具體落實卻需要學校與家長的相互配合。為此,學校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及時掌握小學生的學習情況。
參考文獻:
[1]袁錦. 新時期大學生黨員政治忠誠教育研究[D].南華大學,2017.
[2]程銀. 當代大學生廉潔觀培育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6.
[3]季彩君. 留守兒童的教育支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