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憲法
大采高工作面開采過程中的礦壓顯現(xiàn)較為劇烈,常出現(xiàn)頂板破碎、煤壁片幫、支柱折損等現(xiàn)象,尤其是在地質(zhì)構造區(qū)域。目前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圍巖變形破壞的機理揭示與預測等方面,而在圍巖控制方法與技術方面的研究較少。方新秋等針對軟煤綜放條件下煤壁片幫嚴重的問題,提出了對煤壁片幫嚴重區(qū)域采用打木錨桿來控制煤壁穩(wěn)定。王兆會等針對斷層構造處高幫煤壁穩(wěn)定性惡化且難以支護的問題,提出了重型設備“低割煤高度、高初撐力、高護幫高度”結合煤壁注漿的綜合過斷層措施,有效改善了煤壁控制效果,提高了開機率。楊勝利等針對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幫嚴重影響生產(chǎn)的實際,提出了“棕繩+注漿”的煤壁片幫防治柔性加固技術。這些控制方法有的不具有普適性,有的較為復雜,在實際中會影響生產(chǎn)效率。因此,研究大采高工作面開采中的破碎圍巖控制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在分析晉華宮礦8204大采高工作面的圍巖破壞特征的基礎上,提出對破碎頂板實施錨索補強、對煤壁注馬麗散加固的技術手段,給出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并探討了取得的經(jīng)濟效益。
1 8204工作面地質(zhì)條件概況
8204工作面所采煤層為12#煤,煤層厚4.3~5.4m,平均厚度為4.6m,煤層傾角2°~10°,平均6°。工作面走向長度為1700m,傾向長度為163m,平均埋深300m。圖1為8204工作面綜合柱狀圖,由圖可知,該工作面無偽頂,直接頂為厚10.94m的細砂巖,老頂為厚9.44m的粉細砂巖,直接底為粉砂巖。
當晉華宮礦8204工作面推采至1060m時,回風順槽煤柱支承壓力增大,工作面63#~70#支架頂板破碎嚴重,頂板破碎高度3m左右,煤壁片幫2~3m。
2 大采高工作面破碎圍巖控制技術研究
2.1 大采高工作面頂板破碎區(qū)域支護技術
為了保證頂板完整,形成整體,支護材料使用φ17.8mm錨索進行支護,支護方案如圖3所示。
2.1.1支護施工位置:74#~尾。①錨索規(guī)格:長度8m,直徑17.8mm。托板使用規(guī)格為250mm×250mm×16mm的方鋼板。②錨索間排距:工作面74#~尾,每架施工1根架間錨索;每5架施工1個錨索堆。錨索堆周邊4根錨索長度為6m,中間1根錨索長度為8m。錨索直徑為17.8mm。錨索堆中錨索間距為300mm,托板使用600mm×600mm×16mm的方鋼板。錨索堆采用三花布置,如圖3(a)所示。
2.1.2支護施工位置:工作面機道頂板嚴格按照上述支護措施施工完畢并保證施工質(zhì)量后再進行此階段。因此工作面范圍內(nèi)機道矸石多,部分支架高度不夠,機組無法通過,所以此范圍需處理支架行程和割煤,當具備施工錨索支護條件后按照上述措施進行支護,支護方式與上述方式完全相同。
2.1.3施工要求:①此階段工作面架間錨索和錨索堆全部施工斜拉錨索,錨索與水平面夾角60°,錨索和錨索堆排距均為0.8m,如圖3(b)所示。因支架頂梁與前探梁長度和為5.13m,所以此階段共施工8排。②施工錨索從支架鉆入的頂板露出閃檐開始,且優(yōu)先在煤壁炸幫較大處施工錨索。③機組每行走一個機身長度,開始施工錨索。采用割一段支護一段的方式進行。每一段支護范圍為10個支架(17.5m)。
2.1.4特殊時期頂板支護技術措施:①在上述兩階段期間,當工作面頂板壓力顯現(xiàn)大,煤壁片幫嚴重,超過最小控頂距時,需在片幫處頂板按照上述要求補打支護。②由于8204工作面高抽巷與尾巷工作面煤壁水平距離為20米,受集中應力影響,在上述兩階段范圍,工作面70#~80#加密錨索堆支護,每隔3架施工一錨索堆。③沒有護幫板的支架,在支架前探梁下使用錨鏈固定2根3米11#工字鋼維護頂板。
2.2煤壁注馬麗散加固技術
為了防止煤壁片幫,在上述推進期間,在頭尾巷工作面?zhèn)?0m范圍內(nèi)及工作面30#~85#范圍內(nèi)注射馬麗散加固煤壁,每隔5m施工一個鉆孔,注馬麗散加固煤壁。此范圍內(nèi)必須經(jīng)過注馬麗散加固后才能采用采煤機割煤,否則嚴禁開動采煤機。工作面注一茬馬麗散后可以推進1個循環(huán),再進行下一茬馬麗散注射。
在工作面頂板下200mm處布置兩排鉆孔,孔深6m,上排孔傾角10°~25°,下排孔垂直煤壁,孔徑φ42mm,孔間距2m,可根據(jù)現(xiàn)場煤壁炸幫情況適當調(diào)整,如圖4所示。上排孔注馬麗散主要目的是充填巖石裂隙,使上部破碎巖層形成整體。下排孔注馬麗散主要目的是固定充填煤壁裂隙,使破碎煤壁形成整體,排距0.5m。封孔器埋深2~2.5m,每孔注馬麗散量不少于20桶,注馬麗散時每孔時間不少于20分鐘,注馬麗散壓力小于10MPa。
2.3開采工藝
2.3.1割煤方式:采用單向割煤,機組上頭割實刀,下尾返空刀。在第一階段,即頂板破碎階段,機組每行走一個機身長度,開始施工錨索。采用割一段支護一段的方式進行。每一段支護范圍為10個支架(17.5m)。在第二階段,即工作面支架鉆入穩(wěn)定巖層后,采用正常單向割煤工藝。
2.3.2推溜工序:從尾向頭推溜。
2.3.3移架工序:從尾向頭移架,嚴格執(zhí)行擦頂移架、追機移架作業(yè)。
3應用及經(jīng)濟效益
通過對8204工作面頂板施工錨索及注馬麗散等技術,不僅為工作面正常推進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還為晉華宮礦12#煤層開采節(jié)省了成本,共計節(jié)省人工、材料、設備維修等費用共計91.5萬元。
4結論
通過對晉華宮8204大采高工作面的圍巖破碎特征分析,對破碎頂板采取了斜拉錨索加強支護,成功將頂板上部不穩(wěn)定巖層固定,防止頂板破碎冒落,使工作面支架能夠順利通過;通過對工作面破碎區(qū)域煤壁注入馬麗散,將松散煤壁連接,降低了工作面煤壁大面積片幫概率,為機組順利進刀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利用此圍巖控制技術可節(jié)約成本約91.5萬元,為類似條件下的破碎圍巖控制起到了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海濤.洪崖煤礦巷道圍巖結構探測與分析[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30(1):23-24.
[2]孔德中,劉洋,劉勤志,等.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破壞機制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8,37(S1):3458-3469.
[3]劉志崗.煤礦巷道掘進頂板支護技術分析[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30(2):8-9.
[4]付寶杰,涂敏,高明中,等.大采高工作面煤壁卸荷失穩(wěn)模型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7,34(6):1128-1133.
[5]向鵬,孫利輝,紀洪廣,等.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帶動態(tài)分布特征及確定方法[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7,34(5):861-867.
[6]方新秋,何杰,李海潮,等.軟煤綜放面煤壁片幫機理及防治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9,38(5):640-644.
[7]楊勝利,孔德中.大采高煤壁片幫防治柔性加固機理與應用[J].煤炭學報,2015,40(6):1361-1367.
[8]王兆會,楊敬虎,孟浩,等.大采高工作面過斷層構造煤壁片幫機理及控制[J].煤炭學報,2015,40(1):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