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新華 全惠玲 馮成博
[摘要]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應該根據實踐課程的性質、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核心來設置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方案設計與管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實訓的機會,掌握手工會計實訓操作和多種電算化軟件系統(tǒng)的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會計技術方法的應用能力,以便畢業(yè)后能迅速適應工作環(huán)境,盡快投入到電算化會計崗位。本文探討成人高等教育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強化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成人教育;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4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649(2019)02-0030-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goal of the practice course,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should set up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strengthen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t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as the core. 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the opportunity of practical training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master the manual accounting training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of a variety of computerized software systems,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hands-on abilit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In order to graduate quickly adapt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into 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pos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accounting major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accounting major.
Key word: Adult education; Accounting profession;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高等教育專業(yè)課程由理論知識和業(yè)務知識組成,其專業(yè)課程具有應用性、操作性、實踐性等特點。會計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經濟管理學科,這一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實踐教學。[1]因此,在系統(tǒng)學習會計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做好會計實踐教學工作尤為重要,特別是提高電算化教學的有效性成為重中之重。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可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這里探討的是校內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必須根據實踐課程的性質、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核心來設置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方案設計與管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實訓的機會,掌握手工會計實訓操作和多種電算化軟件系統(tǒng)的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會計技術方法的應用能力,以便畢業(yè)后能迅速適應工作環(huán)境,盡快投入到電算化會計崗位。雖然會計實踐課程開設多年,但對會計實踐教學的有效性重視不夠,其質量問題亦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以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關注。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選擇了10所開設會計專業(yè)課程的成人高等院校進行抽樣調查,共發(fā)出問卷調查表900份,收回781份,回收率為86.7%,對調查問題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中有效性的界定
現代漢語詞典對有效性的解釋是,能夠實現預期的目標。[2]現在比較多的觀點認為,教學的有效性由“學習時間、學習結果、學習體驗”三要素組成。筆者認為會計實踐教學的有效性是由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組成的。效率和效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效率(Efficiency),注重的是目標執(zhí)行的過程;效果(Effectiveness),注重的是結果。高效率是指正確的做事,而好效果是指做正確的事。羅賓斯在他的《效率管理——現代管理理論的統(tǒng)一》一文中對兩者作了具體的解釋:效率是管理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指輸入與輸出的關系。對于給定的輸入,如果你能獲得更多的輸出,你就提高了效率。類似的,對于較少的輸入,你能夠獲得同樣的輸出,你同樣也提高了效率。因為管理者經營的輸入資源是稀缺的,所以他們必須關心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管理就是要使資源成本最小化。然而,僅僅有效率是不夠的,管理還必須使活動實現預定的目標,即追求活動的效果。當管理者實現了組織的目標,我們就說他們是有效果的。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動的結果。[3]“這樣一來,有效教學可界定為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行為在盡可能少的教學投入內獲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即最大程度地促進了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實現了教學目的,達到預期的效果”。[4]
二、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確定合理的會計實踐教學目標
在調查的10所院校中,有7所院校沒有開設會計實踐教學課,其余3所院校中,雖然都有會計實踐教學目標,但是較為粗糙、籠統(tǒng)。其存在的問題,一是教學目標不明確,二是目標很寬泛,三是目標不可行,四是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研究會計實踐教學目標的合理性迫在眉睫。所謂合理性的會計實踐教學目標應符合下列標準:1)有效的教學實施目標。教學實施目標主要靠教師來推動完成的,一是教師必須制定合理的會計實踐教學計劃;二是在教學計劃的指導下,教師必須全面了解教學內容,熟練掌握會計實踐課程知識體系;三是作為會計實踐課程的教師不僅要掌握會計知識,而且要熟練掌握手工會計實訓技能和電算化的應用系統(tǒng),還要熟悉會計軟件操作方法;四是教師要采取有效性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教師要運用通俗的語言表達,能夠讓學生盡快地掌握實踐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熟練地通過手工模擬實訓操作和計算機的操作,讓學生在計劃學習時間里盡快掌握會計實踐教學的操作技能,以達到會計專業(yè)知識的實踐效果。2)有效的學習目標。除教師有效的教學過程外,檢驗會計實踐課程有效性的標志之一,就是學生的有效性學習目標。一是認知目標。它是指學生全面掌握會計專業(yè)實踐知識的能力。其主要體現在學生對會計專業(yè)實踐知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評價能力,即學生盡快掌握教學內容,以達到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二是應用目標。也叫技能目標,它是指學生在認知目標實現的基礎上,通過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和計算機的操作實訓環(huán)節(jié),將會計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知識、應用知識,從而達到會計實踐教學目標和會計實踐學習目標,是學生能夠運用會計實踐課程學習達到對會計專業(yè)知識有效的操作應用,提高學生會計技能的應用水平,以解決會計知識的實踐應用問題,從而完成從理論到實踐,從單項技能到綜合技能的發(fā)展,達到會計職業(yè)的一般素質要求。
2、科學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
在問卷調查中,了解到會計實踐教學方案存在下列問題:1)教學內容不健全。具體表現為教學內容不完整,許多學校實踐教學方案只體現會計專業(yè)知識的實踐,缺少其他相關知識的實踐。2)教學資源分配不合理。這里有突出的三個問題,即實驗室教學人員緊缺、實驗設備(計算機)不足、實踐教學時間較短。3)實踐教學方案不規(guī)范。具體表現為教學內容不規(guī)范,教學執(zhí)行不規(guī)范,教學模式不規(guī)范??茖W的實踐教學方案是實現實踐教學目標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如果不解決實踐教學方案設計存在的問題,既影響實踐課程教學的執(zhí)行,又影響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要做到會計實踐教學方案的科學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豐富會計實踐知識體系。實踐知識包括手工會計操作知識、計算機軟件操作知識、會計基礎知識、會計專業(yè)知識、統(tǒng)計知識、經濟業(yè)務知識、法規(guī)知識、其它相關知識。2)從教學方案設計上重視實踐教學,強化實踐教學資源的配置。一是健全會計實驗室;二是配備足夠的計算機;三是重視會計實驗人員的隊伍建設,配備一定數量的合格實訓教師,以解決目前會計實訓教師的短缺問題;四是在實踐教學方案設計上要樹立實踐教學和一般教學同等重要或者比一般教學重要的理念。在分配教學課時時切記要有足夠的教學時間來支持實踐教學的開展。3)實踐教學方案的規(guī)范。實踐教學科學性體現在實踐教學方案的規(guī)范性方面。一是會計實踐教學內容的規(guī)范。從會計實踐教學知識體系來看,規(guī)范化的會計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計算機實踐(計算機操作運用)、會計軟件應用實踐、統(tǒng)計實踐(統(tǒng)計方法的應用)、手工會計業(yè)務實踐(會計憑證的填制、成本計算、復式記賬、期末結賬、試算平衡、財產清查、報表編制)、財務管理實踐(財務預算、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盈余分配管理、財務分析)、銀行結算與外匯計算實踐、稅務實踐等。二是會計實踐教學執(zhí)行規(guī)范。會計實踐教學執(zhí)行規(guī)范包括教學設備維護使用和用品使用規(guī)范、實踐操作技術規(guī)范和教學方法規(guī)范。三是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規(guī)范。這里主要指手工會計模式和計算機會計實踐模式涉及到的會計實踐教學管理人員、實驗室、實訓軟件、實訓設備、實訓物資用品等方面的規(guī)范。
3、會計實踐教材的建設
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還沒有專用的會計實踐教材。編寫適合會計實踐教學的專用教材迫在眉睫。編寫會計實踐課程教材應做到下列要求:1)符合性。會計實踐教材應符合實踐教學目標的要求,符合實踐教學方案的要求,符合實踐教學大綱的要求。2)專用性。會計實踐教材專用于會計專業(yè)的實踐對象和實踐內容。3)合理性。會計實踐教材內容體系盡可能做到知識結構合理。會計實踐教材內容應包括:計算機實踐、會計軟件應用實踐、統(tǒng)計實踐、會計業(yè)務實踐、財務管理實踐、銀行結算與外匯計算實踐、稅務實踐、審計實踐等。
4、建設優(yōu)良的教師隊伍
教師素質對教學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調查中了解到,困擾會計實踐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一是會計實踐課教學教師數量短缺,教師力量薄弱;二是對于會計實踐課教學工作量計算政策遠不如一般理論課教學和基礎課教學的工作量計算政策,有3所院校有極少的會計軟件實訓課時,對會計實踐教學工作量計算系數比一般課程教學工作量計算系數低;三是會計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具有雙師型的會計實踐課教師很少;四是會計實踐教學教師計算機操作、數據處理、ICT運用等技術整合能力偏弱。由此可以看出,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成為當務之急。建設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應從以下入手:1)政策建設。一是崗位設制政策要加強。從實踐教學崗位編制重視隊伍建設,解決實踐教學崗位師資數量短缺的問題。二是加強實踐教學教師的職稱政策建設。從職稱政策上鼓勵教師做好實踐教學工作。三是加強實踐教學工作量計酬政策建設,調整對實踐教學工作量不合理的政策,調動實踐教學教師的積極性。2)素質建設。一是實踐教學教師的專業(yè)基礎理論素質建設。教師專業(yè)理論建設是一個長期工程,通過教師培訓、自學等方式實現。作為高等學校對教師理論素質建設應列入培訓計劃和教師考核的主要內容。二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三是實踐教學教師綜合技能建設。
5、實施有效的會計實踐教學過程
針對會計實踐課程教學過程的問卷調查顯示:1)大部分學生對會計實踐教學不是很滿意;2)認為實踐課時偏少,一般院校安排16學時左右(主要實訓會計軟件),有的院校讓學生自己解決會計實訓、實習問題;3)會計實踐課教師數量極少,就目前開設會計實踐課的院校只設一個崗位;4)由于教學工作量壓力過大,教師很難做到教學過程中的充分準備;5)在抽查的院校中,大多數實踐課教師較為年輕,缺乏教學經驗;6)會計實踐課教師調動和引導學生學習能力需要提高;7)實踐課教師教學方法單一;8)因教學課時緊,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顧及不上;9)實踐課教學計算機設備數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不能保證每人一臺電腦。
上述會計實踐課過程有效性存在的問題的確不少,如何把握會計實踐課教學過程,筆者提出解決會計實踐課過程有效性的思路為:1)配備足夠的實踐課教學計算機設備;2)充實實踐課教師;3)增加會計實踐課的課時;4)改進實踐課的教學方法;5)解決好實踐課的過程設計、內容的落實和課程的執(zhí)行效果。
6、完善會計實踐教學評估制度
被調查的院校在會計實踐教學評估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1)重視基礎理論教學評估,輕視實踐教學評估;2)重視靜態(tài)評估,輕視動態(tài)評估;3)重視硬件評估,輕視軟件評估;4)重視形式評估,輕視政策、制度評估;5)單一、不獨立的評估組織。由教育部門牽頭,由各高校臨時抽出教師參與評估工作,對評估工作的促進作用難以發(fā)揮。
做到以評估促改進,以評估促建設,以評估促管理,就必須完善現行教育評估制度。
1)建立獨立的專職教育評估機構,理順評估組織與被評估教學單位的牽制、公正、權威、改進、認可、促進的關系。2)由過去只評估相關檔案資料向重視會計實踐教學過程評估轉變。3)由過去只評估相關檔案資料向教學管理政策、制度評估轉變;4)由過去只評估教學硬件向教學軟件評估轉變。
[參考文獻]
[1] 朱靈標,等.構建新型的會計實驗方法體系[J]. 洛陽農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 ,2002(1):53.
[2]現代漢語詞典 [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78:1403.
[3]斯蒂芬·P.羅賓斯 (Stephen P.robbins),等.管理學(第9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4]姚利民. 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 2004:16.
[責任編輯王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