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
摘 要 本文簡要闡述了用戶體驗設計的概念,分析了移動界面設計中隱性要素的顯性化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對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界面設計過程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用戶體驗設計 移動界面設計 界面設計
隨著信息技術及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以用戶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正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移動界面設計中,基于用戶體驗的界面設計正得到廣泛的關注,移動界面設計從滿足用戶功能需求、審美需求正逐步向不斷增強、提高用戶體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fā)展。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服務時產生的心理感受,在移動用戶界面設計中,用戶體驗主要來自用戶與人機界面的交互過程。本文就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界面設計進行一些探討。
一、用戶體驗設計概述
用戶體驗設計簡稱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其核心思想是以用戶為中心,從用戶體驗感受出發(fā),基于人機工程學和可用性原理,綜合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動作、布局等設計方法來設計出符合用戶使用習慣和認知的產品。良好的用戶體驗設計,能夠有效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降低開發(fā)成本,增加產品銷量。用戶體驗設計的目的是讓用戶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能夠越過產品的技術復雜性,更容易的學習和使用產品。面向用戶體驗的界面設計的關鍵點,是要考慮界面提供者(開發(fā)者)與界面接受者(用戶)之間的交互質量和體驗感受。其宗旨就是在界面設計過程中要緊緊圍繞用戶,在系統(tǒng)設計和測試過程中要有用戶的參與,以及時地獲得用戶的反饋信息,并根據用戶的需求和反饋信息不斷地改進設計,直到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在界面設計中,如何有效地獲取用戶的體驗需求,建立正確的用戶模型,使得UED以一種自然、高效、一致和友好的方式進行是目前研究熱點的核心問題之一。
二、移動界面中隱性要素的顯性化設計
移動界面設計既包含顯性要素,也包含有隱性要素。顯性要素是界面的視覺化形式,是一種客觀事實,是服務提供與接受、交互的一種載體;顯性要素比較明確、規(guī)范,容易被獲取。隱性要素是用戶對界面的期望與感受,以及界面背后的交互方式、信息架構和技術支持等。隱性要素無法輕易地被描述,帶有主觀性、隨意性和模糊性。在移動界面設計中,隱性要素只有以顯性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才能被用戶所感知并做出評價。
界面隱性要素的顯性化設計一般是對用戶和需求進行研究,它將設計內容以視覺形式或者其他方式提供給用戶,并且通過用戶評價不斷地改進界面內容與形式。在整個隱性界面要素被顯性化設計過程中,用戶要一起參與開發(fā)設計,并對設計結果進行測試和評估,以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設計內容。
三、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界面設計過程
(一)用戶研究
用戶研究是界面設計的關鍵,好的產品和服務源于對用戶的需求的了解。用戶研究包括心理研究和行為研究。心理研究從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出發(fā),從情感等方面挖掘用戶的內心需求,包括理解、動機、經歷、經驗以及習慣等。行為研究可以通過情境構筑的方法,讓設計師深入并沉浸到用戶的生活情境中,如和他們一起完成與工作和家庭相關的任務,參與并觀察用戶的生活,尤其是在那些產品或服務需要多人在一起合作時,這種研究能發(fā)現他們之間的完整的互動。在心理研究和行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建立用戶模型,包括特征、認知、情感、操作和意向等,為下一步界面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二)需求分析
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采集信息資源,如電子文檔采集,設計實驗(用戶訪談、調查問卷、焦點小組、口語分析、群體文化學分析和圖解思),人機工程方法(相關分析、任務分析、感性工學和意象尺度等)以及其他途徑。它主要從2個方面獲取知識,一是對現有顯性需求的采集,如收集現有研究資料、設計資料、品牌資料和市場資料等;另一方面來自對隱性需求的挖掘和捕獲,如經驗、洞察力、靈感、視覺感受等。最后建立需求文檔,如文字、圖像和聲音等。
(三)任務與系統(tǒng)模型
任務模型是在前期的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將用戶需求、市場分析和產品定位等轉化為具體的任務以及描述,明確開發(fā)目標,包括功能模型、特征模型、偏好模型以及構架模型等,以便于設計人員開展設計;系統(tǒng)模型是系統(tǒng)架構以及工作特性,它解決如何把界面設計信息轉化為計算機能夠執(zhí)行的語言,如何將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存儲在計算機中,以便于計算機處理。在系統(tǒng)運行時,系統(tǒng)映像通過系統(tǒng)結構的觀感形象地表示出來,系統(tǒng)映像反映設計者的意圖越好,設計模型就會越接近于用戶的概念模型。
(四)原型設計
經過初步系統(tǒng)需求分析后,開發(fā)人員用較短時間和較低代價開發(fā)出一個滿足系統(tǒng)基本要求的、簡單的、可運行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向用戶演示系統(tǒng)功能或提供給用戶試用,讓用戶進行評價,提出改進意見,以進一步完善系統(tǒng)的需求規(guī)格和系統(tǒng)設計。借助原型設計,用戶會沉浸在其中來完成某項任務,或利用它們進行模擬,能有效、快速地獲取用戶的反饋。
(五)測試評估
在界面設計過程中,需要將用戶結合進來不斷地對界面內容和形式進行評價,以修正、補充界面設計體系。產品不同,測試評估的方式、規(guī)模也不一樣,一般分為專業(yè)組評估和業(yè)余組評估2種形式;被實驗者人數每次3-5人,多測幾次,測試方法一般有實境調查、啟發(fā)式評估、眼動跟蹤、行為觀察和腦電分析等。
四、結束語
隨著界面設計理論的不斷演進,基于用戶體驗的設計正逐步成為當前移動界面設計的核心,也是產品設計能否提高用戶滿意度與忠誠度的關鍵。界面設計是一個不斷迭代和更新的過程,同樣地,用戶體驗也是動態(tài)性的,不同用戶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體驗也是有差異的,因此,基于目標受眾的用戶體驗設計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鄧舒穎,蔡永香,李博涵,何貞銘.面向用戶體驗的移動應用界面設計方法[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8,15(01):60- 63+8.
[2]吳燁.面向用戶體驗的手持移動設備軟件界面設計的探究[J].工業(yè)設計,2015(11):95- 96.
[3]羅仕鑒,龔蓉蓉,朱上上.面向用戶體驗的手持移動設備軟件界面設計[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0,22(06):1033-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