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亞馬遜雨林深處,有一條散發(fā)陣陣熱氣的沸騰河,人們經(jīng)常能看到漂浮在河面上的生物尸體。它長約6.24千米,大部分水域寬為25米,深的地方可達6米左右,最驚人的是它的平均水溫,竟高達90℃。如果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或者兩棲動物不慎落入水中,被如此熱的河水活活煮死也不足為奇,當然,人也不例外。
自然界的熱水通常會依附在活火山或巖漿系統(tǒng)等熱源上,這些熱源會不斷地給地下水提供熱量,使其保持高溫狀態(tài),美國黃石公園的沸騰河就是依附熱源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它是加德納河的一部分河段,依賴著巨大的黃石火山,流淌著的河水能夠獲得火山帶來的巨大熱能,河水溫度在45℃到60℃之間。
在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深處,流淌著一條霧氣繚繞的沸騰河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它離火山等熱源實在是太遠了,最近的活火山距離它都有600多千米,這意味著它無法接觸到炙熱的火山巖,因此也無法獲得熔融巖石釋放的熱能,但河水的溫度竟是驚人的90℃。那么這條沸騰河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 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蘊藏著十分巨大的熱能,這些熱能來自地球內部的核衰變。熱能使得地球內部和地表產(chǎn)生溫差,它會驅動地熱持續(xù)地傳到地表,地熱現(xiàn)象則是這些熱能經(jīng)由水等介質傳導到地表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如溫泉、間歇泉等。
雖然火山附近容易形成溫泉,但火山主要還是地球板塊運動的結果。因此,在板塊運動劇烈的區(qū)域往往會出現(xiàn)從地下自然涌出的高溫水。
? 而這條河恰好位于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的斷層和裂縫也表明這里板塊活動常發(fā)。斷層和裂縫就像是縱橫交錯的“地球血管”,“血管”里是被地熱加熱至高溫的地下水。它除了位于板塊交界處,還位于亞馬遜雨林地區(qū),有著十分充沛的雨量。大量雨水順著具有良好滲透性的沉積巖進入地下,并流入含有高溫地下水的斷層和裂縫中,和高溫地下水混合,最后浮出水面,形成了沸騰河。
(摘自《奧秘》2019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