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保才讓
摘? 要:課前指導學生預習,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還要重視學生讀寫的遷移,使其能夠學以致用;只要我們注重學法指導,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訓練,學生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學法指導;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123-01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僅僅讓學生學會教師所授課本知識,對于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才能的跨世紀人才來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還必須教會學生學習。學會怎樣學習、促進學習的愛好以便為終身教育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任務。下面略談一下自己的一些經驗。
1.指導學生預習,讓學生養(yǎng)成自學習慣
課前指導學生預習,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可以使舊知識在新課程學習前的自學中得到復習和鞏固,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新課程、新內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按照預習提示在獨立自學新課的過程中,借助于小學生字典,初步了解生字、新詞的意義,根據(jù)提示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主要內容,這樣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為其學習新課程、新內容做好了鋪墊。如,預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根據(jù)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可從課題入手,緊扣題眼“借”字,按預習提示,設計預習作業(yè):一是為什么要借箭?二是怎樣借箭?三是借箭的結果怎樣?以此引導學生讀課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并結合思考題,回想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把課文中有關的語句劃一劃,記下疑難,再利用《小學生字典》查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詞,解決一些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這樣學生掌握了預習課文的方法,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逐漸養(yǎng)成自學的良好習慣。
2.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其學會自己學習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說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如何學習。如,學習《趙州橋》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想想第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貞浀诙匀欢蔚膬热?,學生不難看出第一句意在概括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兩個方面。然后讓學生找出課文敘述這兩方面的內容的關聯(lián)詞:“不但……而且……”。通過說話來訓練,加深了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也使其學會了關聯(lián)詞的運用。接著引導學生自由地輕聲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劃出描繪趙州橋“美觀”的語句。學生很容易看出這段話中描寫了三種趙州橋的美:姿態(tài)優(yōu)美、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課文中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來表達,我們可以讓學生用這種并列關系的句式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說一句完整的話。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體會第一句話在這個自然段中的作用,再要求他們說說這個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學生就會很輕松地回答出這個自然段主要寫趙州橋的“美觀”。通過這樣的訓練,運用這樣的方法,舉一反三,自學類似的課文就會迎刃而解了。
3.注重讀寫遷移,加強習作訓練
在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的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學生讀寫的遷移,使其能夠學以致用。如,學習看圖學文的重點段,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方位、主次、動靜等方面進行直觀觀察,特別是對重點詞語要進行分析、比較,通過板書進行歸納,補充總結寫作特點,使學生能記得清,運用自如。如,學習了《長城》中的第三自然段“站”“踏”“扶”“想”等詞語組成的句子后,讓學生仿寫句子,多數(shù)學生都寫出了不錯的語句。所以,我們教學中只要注意見機引導,有意識地進行知識遷移,就會使學生學以致用,取得較好的效果。
4.注重課外活動,強化語言積累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大語文教學觀,已被大部分語文教師所接受。因此,我們要求高年級學生每天閱讀一篇課外文章,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和一則觀察日記,每月辦一期手抄報,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故事演講會,充實課外生活。學生一般都能借助于字典理解不懂的詞句,運用自學的方法完成預習任務,并把優(yōu)美的詞、句記錄在自己的讀書筆記里,積累起來。每一周,那一篇篇讀書筆記,一則則觀察日記整齊地擺在桌上,讓學生飽覽,互相交流促進提高;每一個月,那一張張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手抄報展示在學習園地上,供學生學習欣賞;每次舉行的故事會演講更是精彩,同學們用生動的語言、優(yōu)美的動作、真摯的感情描繪出生活中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講述了一個個有趣而又動聽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于課外活動準備積極,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十分開心。效果也是一次比一次好。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注重學法指導,“授人以漁”,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訓練,學生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大量積累字、詞、句,其“自能讀書,自能習作”的能力就會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