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巧林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農村體育教學改革深受重視,且在參與改革過程中,實現(xiàn)了迅猛發(fā)展。但是,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改革過程中,農村初中體育教學還存在學校體育功能減弱、師資力量不足、學生體育參與熱情不高等問題。在本文中,我將結合現(xiàn)存的問題,發(fā)揮已有經驗的作用,對此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地區(qū);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解決對策
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學的實施在學生全面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受農村地區(qū)多種因素的影響,其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改革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學校體育功能減弱、師資力量不足、學生參與熱情不高等問題。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這些問題,積極探尋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一、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不夠重視體育教學
盡管新課改在不斷地發(fā)展,但受應試的影響,農村部分學校還是在將考試作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本該是體育課,但卻被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侵占;學生本該在操場上活動鍛煉身體,但卻爬在課桌上埋頭學習。如此,學生難以真正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其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情況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學校安排的體育教學時間也是有限的,基本上是一周一節(jié)或兩節(jié),有限的教學時間,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的。
2.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其自身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體育教學質量。農村地區(qū),在其自身的發(fā)展條件的影響下,相較于城市地區(qū)來說,其師資力量是不足的。體現(xiàn)在體育教學中則表現(xiàn)為,缺乏專業(yè)的體育教師。一般情況下,農村地區(qū)的體育教師或者年齡較大,不愿意改變自我,逃避新課改,難以實施新的教學方式,一味地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導致學生無法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還有一些學校,直接由語文老師、數(shù)學老師等承擔體育教學任務,其體育教學能力是不足的,由此自然而然地難以對學生實施有效訓練,造成體育教學質量低下。
3.學生參與熱情不高
學生是體育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其參與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體育教學質量。但是,就當前的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不高的,在教師機械的訓練下,有些學生是能逃避上體育課就逃避,能應付訓練就應付訓練。如此消極的參與態(tài)度自然影響了其參與效果。
為了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我在組織農村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采取以下對策解決問題。
二、解決農村體育教學問題的對策
1.學校重視體育教學
要想提升農村體育教學質量,學校應當對此課程給予充分的重視,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組建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以此為體育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就我所在的學校,我們發(fā)揮大課間的作用,積極組織“陽光大課間”活動,引導學生在此項活動參與中鍛煉身體。而且,我們所開展的“陽光大課間”活動,不僅僅是引導學生跑步,還結合體育項目,組織了多樣活動,如舞蹈活動、武術活動等,以多嚴格形式點燃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其在活動身體的過程中,真正地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
2.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既然教師的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了決定了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那么,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就要從自身入手,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對體育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并改革傳統(tǒng)機械訓練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我在組織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就打破傳統(tǒng)知識灌輸和技能機械演練的限制,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向學生直觀地展現(xiàn)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在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建立對體育知識的感性認知。在技能訓練活動開展中,我則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先向學生演示體育技能,再鼓勵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演練,及時地發(fā)現(xiàn)各自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糾正建議,從而在互幫互助下,扎實掌握體育技能,提高體育學習質量。除此之外,我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還結合體育學科競技性特點和學生競爭心理強烈此特點,積極組織體育競賽,使學生在比賽活動參與中,對所掌握的體育技能進行運用,同時幫助其養(yǎng)成合作意識、集體意識等。
三、點燃學生參與熱情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尤為重要的。當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其會自主地投身其中,并積極地進行探究。當學生對體育學習不感興趣的時候,其會逃避學習。對此,我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以生活教學、游戲教學等方式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其積極參與訓練活動。以“田徑”訓練為例,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將拓展訓練融合其中,從而在集體活動參與中產生興趣。
總之,面對當前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學校要對體育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教師要轉變其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真正地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丹丹.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制約因素與合理應對方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193-194.
[2]楊儒新.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7(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