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
摘要:在眾多幼兒園舞蹈教學形式中集體舞無疑是較難組織的形式,這是因為在集體舞中需要幼兒能夠感受樂曲,對于舞蹈動作、順序等熟練掌握,而且需要做好空間、同伴之間的配合,上述相關要求無論是對幼兒還是教師來講,都是一項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通過怎樣的方式有效開展幼兒園集體舞教學已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文章將會以符號標志為著眼點,對其在集體舞教學中應用進行一定分析。
關鍵詞:符號標志;幼兒園集體舞教學;應用分析
引言:集體舞需要全班的幼兒一起參與,重點在于舞蹈隊形的變化在舞蹈中進行人際交流。集體舞不會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動作與記憶負擔、只需要記住空間位置的變化情況做好和同伴之間交流與配合。集體舞的主要特征是隊形變化以及舞伴之間的交流,所以無論是關于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組織形式,均具有一定的難度與獨特性。
一、幼兒園集體舞教學活動的關鍵點分析
第一,音樂選擇。在選擇幼兒園集體舞所使用的音樂時,其內(nèi)容需要挨近幼兒日常生活可以激發(fā)幼兒興趣,與此同時還需要考慮是否具有清晰的音樂節(jié)奏、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等,音樂速度不宜過快最好為中速而且需要有突出的前奏以及尾奏,這樣可以給幼兒留出時間考慮接下來要做的動作,而且可以在間奏時交換舞伴,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音樂合適也不一定會被使用。幼兒園的孩子活潑好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幼兒教學應以游戲作為基礎活動,在開展活動時需要科學整合內(nèi)容、關注活動的形式與方法、加強師生的互動交流、彰顯活動的教育性等,而在進行集體舞教學時也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這一教學方法,教師依據(jù)舞曲音樂的特點,結合游戲情境的實際需求對音樂進行二次加工,可以適當剪接或是對速度進行調(diào)整等,并且在加工音樂時應以各個年齡段的班級為依據(jù)。
第二,學生體態(tài)的調(diào)控。在進行集體舞教學時,教師應使用盡可能少的語言少,也是所謂的多動少講。這是因為幼兒沒有較強的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時間相對較短,雖然很易興奮但很難遏制,因此在開展集體舞活動時使用“啞語”教學的效果更好,而且體態(tài)語言可以發(fā)揮一定的示范榜樣作用,也能對講解內(nèi)容加以強調(diào)。盡可能使用手語以及指令性語言,可以幫助幼兒形成特定的舞蹈隊形或者是常規(guī)性動作等。例如在集合、停止以及準備時教師都能夠使用手語。在集體舞教學中教恰到好處的引導,可以有效增強幼兒的學習經(jīng)驗,而且在和同伴進行分享和交流的過程中,可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使其有所收獲,這也就是所謂的教學實效性。正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進行集體舞教學中所涉及的部分細節(jié)主要呈現(xiàn)在教學的調(diào)控方面。相同的活動一位擁有豐富經(jīng)驗的幼師可以更為清晰、穩(wěn)定的調(diào)控細節(jié)例如站位、眼神以及指令用語等,從而有助于活動更為順利的開展。
二、幼兒園集體舞教學活動符號標志的應用表現(xiàn)。
第一,設計恰當?shù)姆枠酥究墒菇滩慕Y構更為清晰。其實符號標志不一定具有相應的實際意義,可其卻可以讓相對抽象的音樂內(nèi)容結構變得更為具象。在進行集體舞教學過程中,以往的教學方式主要依靠教師的講解與示范,或者是采取分批是教學這樣的方式具有很大的難度,最后效果也不理想。對于空間的方向性問題比如:隊形變化等,無法解決幼兒在方位知覺沒有敏感性的問題,如果教師只通過語言當調(diào)整好這邊的隊形時,那邊的隊形就亂套了,教師雖然累的大汗淋漓可是實際教學效率卻不高。可是符號標志卻能與幼兒實際認知規(guī)律相吻合,能夠在孩子輕松掌握的基礎上更為清楚的傳達相關相信。例如在學習“田納西搖擺舞”時,可以這樣設計在幼兒的手腕上佩戴紅、綠花環(huán)作為標志;四個向上的長箭頭形式為“紅—綠—紅—綠”表示分為四隊,而一個紅色短箭頭、兩個綠色長箭頭、一個紅色短箭頭依次排列表示,紅隊與綠隊的起落行動,而兩個并列的紅綠大圓則表示兩對各自圍圈進行表演。
第二,應用恰當?shù)姆枠酥究梢詭椭變哼M行經(jīng)驗遷移。所謂的遷移性學習主要指的是一種學習方法使用到另一學習過程中。例如前文提到的兩個并列圓是讓幼兒各隊圍圈表演,在其他集體舞中出現(xiàn)這樣的符號就不需要做過多的指導,幼兒能夠依據(jù)以前的經(jīng)驗,下意識的拉手圍圈一個孩子帶動另一個孩子,最后可以帶動整個班級。其實也可以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依據(jù)以往基礎的舞蹈隊形、動作、方向符號加以自行探索改變,創(chuàng)作出自己集體舞小組的專屬動作符號。我們以某一幼兒園幼兒自行設計的“種太陽”集體舞符號標志為例。“大圓圈”表示圍成大圈、“小圓圈”表示兩人一組圍圈這是基礎的動作符號,而某組幼兒的設計是一個大圈中有兩個小圈,也就是有最初的大圈表演,有四個幼兒網(wǎng)內(nèi)走成為兩個小圈表演。
結束語:
總的來講,在運用符號標志進行教學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需以教材內(nèi)容需要為基礎;(2)符號更適合在集體舞的隊形變化中,而標志則可以解決幼兒自身方位變化問題。我們相信隨著教師的不斷摸索,會在未來的幼兒集體舞教學中更好發(fā)揮符號標志的價值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貞,崔健東.淺析如何提高幼兒園舞蹈教學質(zhì)量[J].學周刊,2018(29):172-173.
[2]史飛飛,崔健東,唐靜遠.美育視角下農(nóng)村幼兒園舞蹈教學研究——以株洲地區(qū)農(nóng)村幼兒園舞蹈教學為例[J].現(xiàn)代交際,2018(1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