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同源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句話源自蘇軾對王維的評價。好的詩,透出畫意;好的畫,顯露詩情。詩畫都是藝術的一種,都是藝術家思想情感的體現(xiàn)。王維既能寫詩,又能繪畫,他把詩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讀起來仿佛置身其中。本期,小閱就帶同學們一起去感受一下王維的詩畫世界吧!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紋絲不動。
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繪有山、水、花、鳥的山水畫。 蒼翠的山, 流動的水,綻放的花,歡嗚的鳥,好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讀起來仿佛置身于這幅畫卷之中,與此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向往。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飲一杯美酒, 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了。
這首詩通過對時間、環(huán)境、地點的描寫:清晨、楊柳、驛站,這些我們平常所見之物,寄予對朋友離去的傷感不舍之情。
詩人設宴送別友人,在環(huán)境、景物、濃酒的氣氛渲染下表達了詩人的惜別之情。與此同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感人的送別畫卷。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我想去邊塞看望守衛(wèi)邊疆的官兵,輕車從簡,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隨風遠去的飛蓬也飄出了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長官已在前線。
在這首詩歌里,作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詩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匯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構成了一幅奇特美麗的塞外畫卷。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曠的群山下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流淌。竹林喧響中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像是上游蕩下的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此詩描繪了秋雨后傍晚時分山村的美麗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xiàn)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秋日雨后的夜晚,畫面唯美靈動,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體現(xiàn)王維詩中有畫的創(chuàng)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