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 石寒冰 鄧李玲 孔維麗 姜云飛 牟海軍
周圍型肺癌是指病變位于肺段以下支氣管直到細小支氣管的肺癌,臨床病理檢查結(jié)果多為鱗癌或腺癌,影像學檢查則多為肺外周孤立性結(jié)節(jié),近年來疾病的發(fā)生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由于疾病的早期特征并不明顯,所以診斷起來較為困難,所以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改善周圍型肺癌的預后十分關鍵[1-2]。目前,臨床上有多種診斷周圍型肺癌的方法,本研究應用導向鞘引導的超聲支氣管鏡(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GS)診療技術可以獲得支氣管樹、周圍肺實質(zhì)的可視化圖像可以對管壁及臨近組織結(jié)構變化做出診斷??赏ㄟ^在支氣管腔置入引導套管使醫(yī)師能夠在支氣管病灶處重復取樣,并保護其他部位不受活檢出血的影響[3-4]。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通過本院CT圖像初步診斷為周圍型肺癌及可行EBUS-GS檢查的200例患者,年齡30~75歲,男女比例隨機,CT影像診斷為肺實質(zhì)包圍的病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男65例,女35例,病程(1.2±0.5)年;對照組100例,男62例,女38例,病程(1.4±0.6)年,兩組患者治療前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進行本研究,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進行本研究。
觀察組所有患者初診時均行胸部多層螺旋CT掃描,在此檢查基礎上采用經(jīng)支氣管超聲導向鞘引導的經(jīng)支氣管肺活檢術檢查,首先根據(jù)影像學檢查方式對患者進行螺旋CT診斷,確定病變所在的肺葉及肺段,將引導鞘的超聲小探頭放進支氣管中開始進行診斷,確定病變具體位置及表現(xiàn),將氣管鏡及引導鞘進行固定,緩慢撤出超聲探頭,將活檢鉗沿引導鞘進入,反復活檢,獲取滿意足量標本后進行刷檢及灌洗,活檢標本送檢組織病理,刷檢及灌洗標本送檢細胞病理及涂片找抗酸桿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需要在麻醉條件下完成,再根據(jù)其影像學診斷結(jié)果確定病變情況,檢測到異常組織后進行穿刺活檢,每個病例至少取5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對照組所有患者初診時均行胸部多層螺旋CT掃描,在此檢查基礎上采用傳統(tǒng)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在局麻下操作,局麻完成后,在CT影像作為參考下,操作醫(yī)師根據(jù)CT影像定位,在相應的支氣管進行盲檢,每個病例至少取5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統(tǒng)計兩組診斷檢出率以及不同病灶位置的檢出率。
采用SPSS 16.0 統(tǒng)計學軟件,多組間的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取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病理最終診斷均為陽性。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見圖1,CT平掃結(jié)果見圖2。CT初步定位,觀察組對病變部位診斷率為上葉82.35%(42/51),中葉或舌葉81.81%(9/11),下葉7 8.9 5%(3 0/3 8)。對照組對病變部位診斷率為上葉50.00%(24/48),中葉或舌葉44.44%(4/9),下葉34.88%(15/43),兩組比較χ2依次為11.647,7.252,6.316,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病灶≤20 mm診斷率65.95%(31/47),病灶>20 mm診斷率94.34%(50/53)。對照組中≤20 mm病灶診斷率27.27%(12/44),病灶>20 mm診斷率55.36%(31/56),兩組比較χ2依次為5.768,6.219,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為81%(81/100),對照組為43%(43/100),總檢出率比較χ2=8.021,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肺癌支氣管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貼近胸膜病灶)
圖2 周圍型肺癌CT 圖像(右肺近胸膜處見不規(guī)則高密度影)
周圍型肺癌是發(fā)生于段支氣管開口以下、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上的肺癌,病理檢查中多見腺癌及鱗癌[5-6]。早期周圍型肺癌的表現(xiàn)不明顯[7],臨床上常易出現(xiàn)漏診及誤診的現(xiàn)象,早期周圍型肺癌的確診不僅需要影像學診斷還需要病例穿刺活檢,傳統(tǒng)常規(guī)的纖維支氣管鏡無法檢測到管外、管壁及周圍鄰近組織的病變情況,經(jīng)支氣管肺活檢術(EBUS-TBLB)技術可以檢測到管外、管壁及周圍鄰近組織的病變情況,能夠更好地應用到早期周圍型肺癌的診斷中[8]。近年來纖維支氣管鏡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對超出纖維支氣管鏡的可視范圍肺外周孤立結(jié)節(jié)進行活檢成為了臨床的難題[9-10]。
EBUS-TBLB基于超聲波在不同組織中的穿透、吸收和反射等能力不同的特性,可形成特征性的組織結(jié)構聲譜圖像。超聲波的成像特點為:在阻抗低的組織中,圖像呈黑色,在阻抗高的組織中呈白色[11-12]。EBUS-GS可以使肺外周組織結(jié)構顯示更清晰,提高了患者疾病的檢出率,可以發(fā)現(xiàn)疾病周圍及內(nèi)部血管情況。這樣可以在活檢時避開血管豐富的位置防止出血,可極大地提高肺周圍病變活檢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本研究疾病診斷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兩種檢查技術均能對周圍型肺癌做出診斷,但經(jīng)支氣管超聲導向鞘引導的經(jīng)支氣管肺活檢術的診斷率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支氣管鏡檢查技術,所以經(jīng)支氣管超聲導向鞘引導的經(jīng)支氣管肺活檢術對周圍型肺癌的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經(jīng)支氣管超聲導向鞘引導的肺活檢術對周圍型肺癌診斷率較高,但臨床應用病例較少,但還需進行更多的臨床試驗,做到更安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