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以后,記憶力會漸漸衰退,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在某些情況下,人的大腦會因為疾病的原因,變得“白茫茫的一片”,這就是很多人所熟知的阿爾茨海默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自測大腦的健康程度?又有哪些行為會傷害我們的大腦,影響我們的記憶力?我們又該如何清掃大腦中的“垃圾”,延緩大腦記憶力的衰退呢?來自北京天壇醫(yī)院認知障礙科的主任徐浚做客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為大家講解如何保衛(wèi)大腦健康。
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
徐主任介紹,在2018年的全球疾病排行榜中,阿爾茨海默病是排名前五的疾病之一,僅次于我們經常講的腦卒中、心血管病、腫瘤和呼吸道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對老年人的健康和正常的人際交往破壞極大,也是老年人最擔心的一種常見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率很高,僅在中國,發(fā)病的群體有700萬的人群,而且這個疾病特別容易影響老年女性,女男比例差不多是3:1。
阿爾茨海默病是怎么來的呢?徐主任介紹,很多老人的具體癥狀一開始都是愛忘事兒,比如記不清我是誰,甚至會小便失禁,有的^得病之前挺活潑,得病后會變得漸漸不愛出門,最后病癥逐漸加重。腦卒中可能會誘發(fā)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加速出現(xiàn),也可能會有肺氣腫、睡眠不好,導致突然出現(xiàn)認知的減退,到了晚期會出珊癲癇樣發(fā)作和語言功能的喪失。據(jù)調查統(tǒng)計,去年僅在北京地區(qū),因為阿爾茨海默病而走失的老^就達8000入。
阿爾茨海默病傷害人體大腦的機理是怎樣的呢?專家介紹了兩種關鍵元兇。第一種是AB蛋白,又稱AB淀粉樣蛋白,它是人體代謝的一個產物。我們都知道,生活中每個家庭產生的垃圾需要定期清理掉,人體的產生的AB淀粉樣蛋白也是如此。人體大腦中每天都會有神經細胞作為代謝產物分泌出來,但由于衰老、炎癥等病理性因素或者病毒、細菌感染等原因,就會造成腦內的免疫狀態(tài)的紊亂,導致清除AB蛋白這個過程被影響。受到影響后,會反過來通過這種毒性殺死神經細胞。
另外一種叫作神經元纖維纏結。通俗來講,人體大腦中這種細胞反映了神經細胞從健康到“枯萎”的一個過程。人體中健康的神經元產生的電活動,就像氣泡或者星球一樣不斷地閃光,形成我們思考交流等各種社會行為的基礎。而一旦形成了神經元纖維纏結,就不可能再出現(xiàn)這種電活動。
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和危害
徐主任介紹,導致我們出現(xiàn)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就是AB淀粉樣蛋白和神經元纖維纏結。發(fā)病首先從大腦的顳葉區(qū)域開始,影響到是記憶的核心區(qū),因此阿爾茨海默病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就是易忘事,反復說同樣的話。影響到的第二個區(qū)域在額葉前部,這是大腦中主要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的中樞,患者會慢慢出現(xiàn)很多不當?shù)纳鐣袨?。因此,一個很好的辨別患者是否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方法就是:把現(xiàn)在的他跟原來的他進行對比,而且對比的時間最好不是幾年內,時間可以更長一點。比如,大概10年、20年前患者年輕的時候是什么樣,突然到了老年有一天變了樣子,可能就和這個部位出現(xiàn)了損傷有關系。
徐主任繼續(xù)介紹接下來影響到的第三個區(qū)域,也就是額葉的后部,這是大腦中負責執(zhí)行的區(qū)域。大家可以把它理解為CEO,也就是董事長下面的首席執(zhí)行官。所謂執(zhí)行能力,它是一種復雜的從計劃到過程的實施、從反饋再到進行調整的一個全過程。一旦這個部位出現(xiàn)了問題,人體的行為就形不成完整的回路。第四個區(qū)域是頂葉,頂葉負責人體的視空間。醫(yī)生通常在測試老人認知記憶有沒有問題的時候,會經常問一些簡單的、比較膚淺的問題,比如“現(xiàn)在是上午還是下午”“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號星期幾”等,如果老人答不出來,就說明老人的視空間認知受到了損害,經常出現(xiàn)的阿爾茨海默病老^迷路現(xiàn)象也與此有關。到了中晚期,容易受損的區(qū)域就是頂后和枕葉,這就會導致老年人看熟悉的人變得不認識,他的世界也不再是五彩斑斕,不再是交錯立體,而是灰白、折疊和扭曲的。
自測阿爾菠海默病的方法
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得阿爾茨海默病,我們有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自測呢?可以問一些常見的基本問題,比如今天是幾月幾號星期幾、現(xiàn)在是幾點、今天前一頓飯吃的什么等,讓老人在沒有提醒的情況下作答,看老人能否及時反應。除此之外,徐主任還介紹了幾個簡單的測試方法。
第一個測試是手部動作,雙手的食指和拇指交叉接觸,大拇指找食指,要越快越好,如果動作有點慢可能就說明執(zhí)行認知有些問題。第二個測試也比較簡單易行,而且很容易看出來是否有問題,讓測試對象和家人在一起,一個人拍一下手,另外一個人就拍兩下手,然后交替進行。這是在心理學和認知上是非常有名的go no go有效實驗,測試一個人能否既記得前面的要求,又能夠隨時根據(jù)指令進行變化。第三個小測試俗稱“一槍打四鳥”,左手作打槍姿勢,右手大拇指內屈,然后雙手動作同時切換,而且要做得快,特別要注意雙手大拇指有沒有內收和上翹,這是讓腦內胼胝體聯(lián)系纖維產生一個相互交叉的一個測試。一般來說,這個動作做得越快,代表大腦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越強,一秒鐘做一次只能算是入門,如果一秒鐘能夠做兩次、三次就說明大腦協(xié)同配合能力沒有任何問題。專家指出,這個動作我們通過鍛煉也會有所提升。
專家還介紹,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傷害大腦的環(huán)習慣包括睡眠不足、過多攝入甜品、吸煙等。想要預防阿爾茲海默病,就要盡力改掉這些壞毛病,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飲食以及戒除吸煙。
李雪源據(jù)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節(jié)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