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煉
摘 要 小學品德新課程標準中強調,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教學要回歸學生的實際生活,在教學中要因地制宜、結合情境,充分利用社會中的實際案例拓展教學空間,進而增強學生學習實效性。本文將從拓展品德課教學時間的方法和拓展小學品德課教學空間的方法等兩個方面展開闡述。
關鍵詞 因地制宜;品德;教學時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15,B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3-0122-01
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學建議”里的第四點里指出了關于因地制宜拓展教學時空的問題?!氨菊n程的教學時空不局限于課堂和學校。教師應將本課程的教學與相關學科以及班隊活動、學校德育活動、社區(qū)活動、社會重大事件等緊密結合,從中捕捉、挖掘鮮活的素材,調動學生在課外學習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知識,充實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同時將課內學習延伸至其他學科的學習或校內外其他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可以使我們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道理,明辨是非,指引他們的行為,小學品德課的教學也就可以更加有效。
一、因地制宜拓展品德課教學時間的方法
(一)整合品德教育與學校主題教育
品德教育在學生的發(fā)展當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每周二節(jié)的品德課教學時間是不夠的,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拓展小學品德教學的時間。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中,也滲透著不同主題和形式的品德教育,將品德教育和學校開展的主題活動相結合,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二)整合品德與其他學科間的教育資源,以拓展品德的教學時間
小學品德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中包含的知識、道理也能在語文、數學、科學等學科的教學中的體現(xiàn),將品德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相結合,以拓展品德的教學時間。
(三)整合品德教育與社區(qū)文化教育資源,把文化資源引進學校
小學的品德教材融合了歷史、地理等課程的綜合性學科,在涉及到歷史比較久遠的事情或生活時,通過視頻、講故事等手段可以拉近時間上的距離。如邀請學生長輩到班上去講他們經歷過的故事,充分利用社區(qū)教育資源,邀請更多的社區(qū)人員參與到學校的道德教育活動中,讓學生去領悟其中的道理,學生也自然更加樂意去參與其中。
二、因地制宜拓展小學品德課教學空間的方法
在小學品德教學中拓展教學空間,不僅是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我修養(yǎng),感受社會生活。
(一)運用情景教學模式,使小學品德教學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運用情景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能讓學生知道品德教育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感受到品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道理,運用道理的習慣和能力。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道理。可以在教學中用以下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
1.利用現(xiàn)有的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導入。2.實物創(chuàng)設情境。實物有直觀、形象等特點,能快速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激起活動興趣。3.借助游戲,創(chuàng)設情景。借助游戲創(chuàng)設情景具有獨特的功能,老師可以抓住孩子喜歡玩游戲的特征,引導學生友好交往,進行文明禮貌教育,達到品德教育的目的。4.學生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
(二)運用多媒體資源,興趣與深度齊發(fā)
在小學品德課上,通過播放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料,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又能透過視頻使學生對于學習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識,使其切實感受小學品德教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
小學品德課可以結合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相應的技能和本領,也能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認識到小學品德的重要性,可以為學生的自我品德修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創(chuàng)建良好校園氛圍,營造育人環(huán)境
在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上,學??梢跃脑O計,整體規(guī)劃,分塊布局,學校的走廊可以按照品德教育主題進行布置,開展主題活動等形式,將品德教育的內容慢慢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當中。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感染。
總之,品德課教學,不僅需要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而且要老師不斷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的銜接和整合,還要有效將社會生活巧妙融入到品德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將品德教育與社會生活真正結合起來拓展教學空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實效,從而促進學生正確道德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還要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具體的情景教學模式,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課程資源補充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活”的教材,因地制宜拓展品德教學時空。
參考文獻:
[1]魏長愈.源于生活實際拓展課堂教學[J].學生之友,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