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煜煜 劉怡 湯叢文
摘要:為解決小區(qū)內(nèi)部自行車停放混亂以及停車難的問題,設計了一種交錯立體停車裝置。從解決小區(qū)自行車亂停亂放、高端自行車容易損壞、小區(qū)停車位規(guī)劃不合理等共性問題出發(fā),達到了節(jié)約停車占地面積、保護自行車、規(guī)范小區(qū)停車、免于日常維護等目的。
關鍵詞:自行車停放;停車裝置;傳動機構;鎖車裝置
中圖分類號:U49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9.08.051
1 項目背景
我們生活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自行車,它們在我們的身邊起著巨大的作用,每天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然而,我們在不用它的時候,就需要停放好。但目前小區(qū)自行車亂停亂放現(xiàn)象嚴重,各種問題日益凸顯,急需解決。
2 設計方案
該裝置的工作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用戶停車和用戶取車。用戶停車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用戶取車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本裝置主要通過滑塊的運動帶動卡死機構卡死自行車把,通過彈簧鎖頭機構對車龍頭進行卡死操作,通過五桿傳動打開卡死裝置完成存取過程。通過車架的設計對腳蹬進行自適應限位,使其在實現(xiàn)交錯停車的同時不會產(chǎn)生干涉。通過手輪絲桿來提升車架高度,綜合小區(qū)不同的情況調(diào)整高度。本裝置采用純機械化設計,具有成本低、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免維護等優(yōu)點,能有效解決城市小區(qū)自行車停放問題。
3 機械部分設計
3.1 自動鎖車裝置
自動鎖車裝置模型如圖3所示。該裝置由凸形滑塊、單向鎖頭、彈簧以及2個滾輪組成。車架的上支撐架自行車停放位置設有一個凹槽,在凹槽的下方有一個通孔,用于連桿傳動機構中的頂針傳遞運動。
車架未存進車輛前,由于受到車架的上支撐架對單向鎖頭的壓力,彈簧一直處于收縮狀態(tài)。自行車被推進車架,完成車把固定后,凸形滑塊帶動自行車向凹槽方向進給。當凸形滑塊運動至凹槽處,由于失去車架上支撐架對單向鎖頭的壓力,彈簧伸張,推動單向鎖頭鎖頭向凸形凹槽下的通孔進給,使得單向鎖頭進入凸形凹槽中。凸形凹槽的限制作用,使得自行車位置鎖死,最終實現(xiàn)自行車的停放。
3.2 連桿傳動機構
連桿傳動機構由L形連桿架、短連桿、水平推桿、滑塊推桿、頂針滑塊和直線軸承組成,具體如圖4所示。
當取車時,用戶握住L形連桿架,逆時針轉動L形連桿架,L形連桿架驅動短連桿,使得水平連桿靠近頂針滑塊方向進給,進而滑塊推桿推動頂針滑塊完成向上運動,使頂針滑塊通過凹槽的通孔把自動鎖車機構中的單向鎖頭頂出,彈簧壓縮,完成自行車的解鎖功能。取車后,順時針轉動L形連桿架,經(jīng)過桿件的運動傳遞,頂針滑塊復原,準備下一個用戶的存車工作。
3.3 車把固定裝置
車把固定裝置由圓柱插銷、橫向滑塊、卡位圓盤、滾輪和固定架組成,其整體三維模型如圖5所示。
車把固定裝置的工作原理:停放自行車時,用戶把車把推進車把固定裝置的卡位圓盤的U形凹槽中,推動自行車向里運動,帶動卡位圓盤運動。由于卡位圓盤運動,圓柱插銷在工字凹槽中滑動,從而帶動工字滑塊進行橫向滑動,滾輪也隨之轉動到極限位置,最終至橫向滑塊卡入自行車的卡位凹槽中,完成車把的固定工作。
4 項目創(chuàng)新點
項目創(chuàng)新點主要體現(xiàn)在:①提出交錯式停放的新理念,針對現(xiàn)有的停車場地不足,將車架設置為交錯式安裝,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空間利用率,節(jié)約了土地資源,有利于規(guī)范停車;②創(chuàng)新設計了車把固定及自行車鎖死機構,簡單、高效、經(jīng)濟實用、無需維護;③將各機構創(chuàng)意組合,通過曲柄滑塊機構和鎖車機構等的創(chuàng)意組合,實現(xiàn)了高效存取車的功能。
5 項目優(yōu)勢
5.1 節(jié)省空間
以停放3輛24寸自行車為例。普通裝置長為1.6m,寬約0.6 m,采用普通的停放方式平均每輛車占地為0.96 m2,而采用我們的交錯式立體停車裝置占地約為0.64 m2。同時停放3輛車對比發(fā)現(xiàn),交錯式停車比普通停車方式平均每輛節(jié)約33%的占地。以長為9.0 m,寬為2.1 m的車棚為例,車棚的面積為18.9 m2,僅螺旋式的方式停車,就能夠停放18輛自行車。而應用交錯式停車架能停放32輛,利用率高達140%.
5.2 免維護
整體裝置采用簡單的機械結構,選用結實耐用的不銹鋼作為整體車架的材料,基本的連接件都是使用螺釘螺母連接,并且沒有使用電子設備,使整體的裝置實現(xiàn)了免維護。
5.3 保護車輛
該車架的設計避免了兩車之間的摩擦,整體車架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避免了車輛傾倒和碰撞,保護了車主的自行車。同時,車架操作方便,使用者只需推動自行車即可存車,用戶體驗得到了改善。
6 總結
綜上所述,與其他裝置相比,本裝置的建造費用更低,在后期使用時也無需專門的維護,總投入成本更少。我們設計的產(chǎn)品如果能大批量生產(chǎn),既能滿足市民的停車需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xiàn)有城市小區(qū)的停車難問題,為小區(qū)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同時在管理者的經(jīng)濟推廣能力范圍內(nèi)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周路菡.傳統(tǒng)自行車產(chǎn)業(yè)升級轉型[J].新經(jīng)濟導刊,2015(12).
[2]杜守帥,過偉敏.日本自行車停放設施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 10).
[3]惠曉榮.一種新型的自行車防盜裝置[J].裝備制造技術,2015 (1).
[4]曹偉,李超,魏秋雨,等.抱閘結構式自行車鎖的設計與校核[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