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孫玲 方明慧 金志剛
摘 要 為了提高甜葉菊扦插的成活率,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對甜葉菊扦插苗進行浸泡處理,研究其生根率、根粗、根長及生根數(shù),通過對比分析探討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對甜葉菊扦插苗生根的影響。試驗表明:當(dāng)赤霉素濃度≤200 mg·L-1時,對甜葉菊生根有促進作用,當(dāng)赤霉素濃度為100 mg·L-1時對甜葉菊扦插生根促進作用最大,赤霉素濃度大于300 mg·L-1時對甜葉菊扦插苗生根有抑制作用。
關(guān)鍵詞 赤霉素;甜葉菊;扦插生根
中圖分類號:S566.9 文獻標(biāo)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62
甜葉菊屬菊科,又名甜菊、甜草,可作為甜味劑,同時還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具有生津止渴、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療糖尿病、肥胖癥、水腫及皮膚病等疾病[1-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到甜葉菊的價值,對于甜葉菊的育苗研究也越來越多。甜葉菊一般有播種、扦插和分株三種育苗方式[4],其中扦插繁殖方式優(yōu)點較多,被人們廣泛應(yīng)用。
赤霉素是植物體中一類促進植物生長發(fā)育的激素物質(zhì),近年來出現(xiàn)了大量關(guān)于赤霉素促進植物生長的報道。欒國紅等[5]使用赤霉素對草莓進行噴灑,發(fā)現(xiàn)其對于草莓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王榮等[6]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浸泡棉花種子,發(fā)現(xiàn)0.2 mg·L-1赤霉素為促進棉花幼苗生長的最適濃度。赤霉素處理對扦插苗的生長也有相同作用,劉世彪等[7]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豆腐柴,發(fā)現(xiàn)赤霉素對多年生扦插苗的生根有促進作用,濃度越高,促進作用越小。王書勝等[8]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鹿角杜鵑扦插苗基部,發(fā)現(xiàn)50 mg·L-1濃度的赤霉素溶液對于鹿角杜鵑扦插苗生根促進作用最明顯。
本次試驗使用五個不同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甜葉菊扦插苗,觀察赤霉素處理一段時間以后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情況,根據(jù)甜葉菊扦插苗生根率、平均根數(shù)、平均根長、平均根粗的影響,了解不同濃度赤霉素的處理對甜葉菊扦插苗生根的影響,進一步提高甜葉菊的繁殖效率。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當(dāng)年生的甜葉菊枝條,2017年11月采集于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qū)黃山學(xué)院。
1.2 試驗方法
1.2.1 用不同濃度赤霉素溶液處理甜葉菊扦插苗
配制100 mg·L-1、200 mg·L-1、300 mg·L-1、400 mg·L-1、500 mg·L-1濃度的赤霉素溶液,選用濃度為0 mg·L-1的赤霉素溶液為對照組。選取180棵生長發(fā)育健壯、無病蟲害的扦插苗隨機分成6組,每組3份,每份10棵扦插苗。將6組甜葉菊扦插苗基部分別置于不同赤霉素溶液的燒杯內(nèi)浸泡1 min,然后扦插在消毒完成的苗床上,澆透水,覆蓋薄膜。
1.2.2 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完成后進行苗圃地溫度與濕度控制,每日觀察其生長情況。試驗完成后使用游標(biāo)卡尺測量甜葉菊扦插苗的根長、根粗,計算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后的扦插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長、平均根粗、平均根數(shù)。
生根率=試驗完成后每組正常生根的扦插苗數(shù)量/每組處理重復(fù)數(shù)
1.2.3 數(shù)據(jù)處理
利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處理與分析,用SPSS進行比較和方差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甜葉菊扦插苗生根率的影響
扦插苗的生根情況是扦插苗是否成活的重要指標(biāo)。由表1可得,不同濃度的赤霉素的處理對甜葉菊的扦插苗生根率總體上有著“低促高抑”的作用。在赤霉素濃度為200 mg·L-1時,扦插苗的生根率為80%;在赤霉素濃度為100 mg·L-1時,扦插苗的生根率為83.33%,兩者差異不明顯但都高于對照組的73%。說明低濃度的赤霉素對甜葉菊生根有促進作用,當(dāng)赤霉素的濃度>200 mg·L-1時,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率隨濃度升高依次為63.33%、60%、50%,都低于對照組且呈下降趨勢,說明赤霉素濃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
2.2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甜葉菊扦插苗根數(shù)的影響
在平均根數(shù)方面,由表2可以看出,當(dāng)赤霉素的濃度≤300 mg·L-1,甜葉菊扦插苗的平均根數(shù)隨濃度減小依次為5.5條和4.2條,都大于對照組,表明低濃度赤霉素對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數(shù)呈促進作用。當(dāng)赤霉素濃度為300 mg·L-1時平均根數(shù)為3.83條,與對照組3.73條的差異不明顯。赤霉素濃度>300 mg·L-1,從低濃度到高濃度的平均根數(shù)分別為2.47條、2.2條,都小于對照組,說明赤霉素抑制了甜葉菊根數(shù)的增長。
2.3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甜葉菊扦插苗根長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在各濃度處理下,甜葉菊扦插苗平均根長的總體差異不明顯,結(jié)果最好的是100 mg·L-1的處理組,平均根長為4.15 cm,與對照組2.88 cm的差異明顯。在赤霉素濃度為300 mg·L-1時,處理組的平均根長為3 cm,與對照組差距不明顯,與100 mg·L-1差異極為顯著。而在赤霉素的濃度大于300 mg·L-1時,處理組的平均根長都低于對照組的2.88 cm,并且赤霉素的濃度越大,處理組的平均根長越小。當(dāng)濃度達到500 mg·L-1時,平均根長為最低,只有1.32 cm,與對照組相差1.56 cm,差異極顯著。說明赤霉素對甜葉菊扦插苗根長的抑制作用隨濃度的升高越來越大。
2.4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甜葉菊扦插苗根粗的影響
由表4可看出,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后甜葉菊扦插苗的平均根粗隨赤霉素濃度升高依次為0.29 mm、0.22 mm、0.21 mm、0.16 mm、0.11 mm,而對照組的平均根粗為0.17 mm,總體差異較顯著。當(dāng)赤霉素濃度≤300mg·L-1時,處理后的甜葉菊扦插苗的根粗比對照組要大,表明赤霉素對甜葉菊扦插苗平均根粗有促進作用,且促進作用越來越弱。當(dāng)赤霉素濃度為500 mg·L-1,扦插苗的平均根粗與濃度為400 mg·L-1時的差異不顯著,但都小于對照組的數(shù)據(jù)。說明在赤霉素濃度≤300 mg·L-1時對甜葉菊生根有促進作用,赤霉素濃度為100 mg·L-1時赤霉素對甜葉菊根粗的促進作用最大;當(dāng)赤霉素濃度>300 mg·L-1時,對甜葉菊扦插苗根粗起到抑制作用。
3 結(jié)論與討論
赤霉素處理一般會促進植物側(cè)芽的伸長,赤霉素含量較多生根會比較困難[9],但是低濃度的赤霉素有利于根的生長[10]。本次試驗結(jié)果表明,赤霉素的濃度對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作用。甜葉菊扦插苗生根適宜的赤霉素濃度為100 mg·L-1,此時甜葉菊的生根率、平均根數(shù)、平均根粗以及平均根長都為最大,分別為:83.33%、5.5條、0.29 cm、4.15 cm。當(dāng)赤霉素的濃度≤200 mg·L-1時,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狀態(tài)都比對照組好,此時赤霉素對甜葉菊扦插苗生根有促進作用,但是促進作用逐漸減弱。在赤霉素濃度為300 mg·L-1時,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率為63.33%,低于對照組的73.33%,在此濃度下扦插苗的根長、根粗、根數(shù)都要高于對照組。當(dāng)赤霉素的濃度大于300 mg·L-1時,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率、生根數(shù)、根長、根粗都要低于對照組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此時赤霉素對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有抑制作用。綜上所述,適當(dāng)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對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有促進作用,赤霉素的濃度越高,對甜葉菊扦插苗的生根抑制越大,總體上呈現(xiàn)“低促高抑”的結(jié)果。這個結(jié)果與劉世彪[11]、張繼強等[12]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
在甜葉菊的扦插繁殖中,可以利用赤霉素對甜葉菊扦插苗生根的促進作用,使甜葉菊繁殖更加高效,讓其能夠更好發(fā)揮自身價值。此外,在甜葉菊的扦插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合理密植、清理枯枝落葉、加強水肥管理等措施來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促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 劉偉新,楊曉菊.甜葉菊的生藥學(xué)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8,17(9):16-18.
[2] 曹芳,馮文靜,陳明,等.甜葉菊苷降血糖作用研究[J].中國藥學(xué)與臨床,2009(2):127.
[3] 趙魁,鄒云川,楊先振,等.無糖型保健果凍研制與開發(fā)[J].食品與發(fā)酵科技,2012,48(1):103-105.
[4] 盧思聰,管益強.甜葉菊[J].植物雜志,1979(4):37-38.
[5] 欒國紅,王瑞,徐晶.不同濃度赤霉素對草莓的影響[J].民營科技,2007(5):70.
[6] 王榮,丁娜.不同濃度赤霉素對棉花幼苗發(fā)育的影響[J].阜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0,27(3):48-50.
[7] 劉世彪,李雪丹,李德意.豆腐柴扦插生根條件的初步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6(6):5-7.
[8] 王書勝,李曉花,張樂華,等.激素種類與濃度對鹿角杜鵑扦插繁殖的影響及其評價[J].廣西植物,2014,34(2):227-234.
[9] 劉林,孔青,杜明蕓,等.赤霉素在三色堇扦插繁殖上的應(yīng)用[J].山東林業(yè)科技,2005(5):20.
[10] 董勝軍,劉明國,戴菲,等.山杏嫩枝扦插生根過程中插穗內(nèi)源激素含量的變化[J].經(jīng)濟林研究,2013,31(4):108-114.
[11] 劉世彪,羅奧,蔣興瑾,等.幾種激素對火棘扦插生根和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8,36(4):154-155.
[12] 張繼強,張洋東,劉東皓,等.不同外源激素處理對樺葉四蕊槭扦插生根的影響[J].水土保持通報,2017,37(4):207-210.
(責(zé)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