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在大學的體育課實行選課制度,根據學生自己的喜好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身體素質進行課程的選擇,選擇體育課的主修課程,這種選課制度意在讓大學生提高對體育課的學習熱情,了解更多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本文主要從高校劍術教學進行闡述,對初級劍術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公體教學中初級劍術的教學方法,使初級劍術成為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參與運動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初級劍術 ?技術特點 ?公體教學 ?教法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c)-0186-02
體育課主修內容自由選擇是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的重要做法,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愛,找到自己擅長并能長期堅持的體育項目,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響應全民健身的號召,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以及興趣。根據教育改革方案,實現體育教學目標,提高了教學質量。在選課過程中初級劍術受到了追捧,初級劍術是根據我國傳統運動項目—武術,進行整合和改編,使其能夠達到健身和修煉形體的目的。
1 ?初級劍術的特點
初級劍術是從我國古代的運動項目——武術傳承而來,其運動特點與武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初級劍術將武術中不適合學生使用的招式進行刪減,保留具有健身作用的部分進行教學。初級劍術動作共分為四段,一共有三十二式,通過點、劈、崩、斬等主要劍法的教學以及另一只手的劍指,配合劍術中的基本步型和身法,以及平衡、跳躍,鍛煉了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以及手、眼、身法與劍相協調,做到高度的配合,通過輕巧的步法,靈活的招式,瀟灑優(yōu)美富有韻律感的動作,使學生在初級劍術的學習中感受傳統武功之美,使武術這種傳統文化與現代相結合,具有先進性,從而實現更好的傳承。
(1)明確劍法。
劍器的劍柄短小,利于拿取,健身較長,且劍身扁、薄,具有韌性,兩邊都是鋒利的劍刃,帶尖,因此劍術具有靈活性。在古代,劍是最常見的使用兵器之一,因為劍器的形狀特點以及性能,使得劍器具有多種劍法,要使劍法的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劍法使用無誤,那么對于劍器的各部性能要加以了解。
(2)以巧取勝。
在劍術的運用中,由于劍身輕薄,不宜與其他武器正面對抗,而憑借靈活的劍法以及靈巧的身手進行閃躲,通過劍術的變化,尋找對方破綻,一擊即中,比如在閃躲過程中,借閃勢,一劍鋒擊中對方腕部,使其丟掉武器,從而遏制了進攻態(tài)勢,也避免武器的損壞。
(3)剛柔兼?zhèn)洹?/p>
在劍術中,劍法運用要剛柔并濟,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劍術力度。劍器小巧,劍身輕薄,因此在騰挪之中隱藏著變幻莫測的招法與防敵戰(zhàn)術,使用劍術時要有制敵意識,做到攻防兼具,攻中有防,防中有攻。體現劍術的輕快靈便,瀟灑飄逸,因此正確運用劍術力度,是提高劍術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 ?初級劍術的教學方法
(1)加強基本動作教學。
傳統武術在教學上向來重視對于基本功的練習,武術中的基本功就像蓋房子打的地基,地基不牢,整個房子的質量也無從保證,因此,必須重視對基本功的練習。基本功是一切拳術和器械練習的基礎,通過對劍術基本功的學習,可以了解到劍術的基本動作、基本技法,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以及加強對劍術的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耐力,提高了力量,通過對于基本功的學習,為之后的劍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對于基本功的學習要貫穿整個劍術學習的過程之中,劍術本身是一種較為難學的運動,尤其學習劍術的是以前毫無劍術經驗以及沒有接觸過劍術的公體學生,對于劍術中緩與急、輕與重虛與實等基本的劍法實現靈活的運用,就更應重視,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一定可以掌握劍術劍法。
(2)堅持課內課外教學相結合。
公共體育課每周上課的次數有限,對于劍術劍法教學的時間也有限,在短時間內很難讓學生真正做到對劍法的靈活運用,學習六、七個新的劍術動作再加上對以前學過動作的復習,學生很難完成如此大的運動量,同時完全掌握每一節(jié)課所學到的內容非常困難。每節(jié)課的時間間隔過長,學生容易忘記所學知識,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并且由于時間間隔很長,在課上學到的動作以及條件反射容易消失。為了解決課時少、課程間隔長、學生對于劍術的基本功差的問題,需要開設相應的課外輔導。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因為課程間隔長而帶來的問題,使練習更具連貫性,可以有效學習課堂上沒有完全掌握的動作,進行鞏固提高,增加對劍法的記憶,同時有更多的時間練習基本功,促進劍術的有效學習。也能把學生的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達到健身和鍛煉身體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
(3)配樂練習。
劍術練習與音樂相結合對劍術學習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劍術教學中用音樂作為輔助,通過音樂長短、快慢、停頓等節(jié)奏和變化,調整劍術的變化,使劍術與音樂相融合,體驗劍術的內涵以及劍術潛在的魅力。當劍術學習進入到瓶頸期時,與音樂相結合,能夠使劍術學習充滿樂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劍術的同時陶冶情操,使劍術真正達到愉悅身心的作用,提高注意力與表現力,達到有質量的劍術教學效果。
(4)易名法練習。
初級劍術劍法較多,名稱多,對于沒有劍術基礎的學生來說,記住全部劍術名稱比較困難。因此在劍術教學中可以用易名法來加強對劍術的記憶,比如一箭穿心,對于穿字可以進行聯想,表達了應該直線發(fā)力,力達劍尖的目的。通過這種易名,將不太好記憶的劍術名稱用自己較為熟悉的名字進行替換,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趣味性,同時讓學生在劍術學習中實現自主思考,將劍術學習真正與自己實際相結合,使名稱更加生動形象,使學生對于劍術學習更加具有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5)加強相似動作教學。
初級劍術動作樣式很多,沒有基礎的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對于劍術動作首先要提高對于劍術動作的辨識,只有很好辨識劍術動作,才能防止在運用中出現步法以及劍法的混亂。一些劍術動作非常相似,有很多相同的步法和身法對于初學者來說極易混淆,因此在教學中對于這些動作要進行精講,講述區(qū)別,同時多加練習,在反復練習中了解到劍法的精妙,提高教學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運動項目——武術,通過對其進行整理,改編。選取適合學生學習的部分,整合成初級劍術進行教學,旨在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運用高校體育教學,將中國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弘揚,讓現代年輕人更加深刻的了解古代武術的奧妙,了解到初級劍術對于健身的重要性,同時在教學中,尋找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更加充滿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劍術教學的效果,提高劍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房斌.初級劍術教學方法的探討[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0(4):59-60.
[2] 倪宏竹,等.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淺析[J].文教資料,2007 (11):189-190.
[3] 王忠勇,丁濤,顏紅英.高校武術與全民健身[J].體育學刊, 2001(1),104-105.
[4] 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篆.中國武術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 趙國慶.中華劍術文化與當今劍術套路演練之研究[J].武漢體學院學報,2003(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