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科技
【摘要】目的:探討分階段延伸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方法:將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老年癡呆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出院后接受常規(guī)隨訪,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分階段延伸護理,對兩組患者出院后健康行為、依從性進行觀察。結果:兩組患者出院時的健康行為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健康行為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患者依從率為86.67%,較對照組68.89%高(P<0.05)。結論:分階段延伸護理可提高老年癡呆患者出院后健康行為,也能提高其依從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分階段延伸護理;老年癡呆;健康行為
【中圖分類號】R766.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184-01
老年癡呆是屬于老年人群多發(fā)性疾病,是一種進行性精神衰退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異常、情感障礙、記憶力與生活能力下降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目前,臨床尚無有效治療老年癡呆的方法,但是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延緩病情進展[1]。本研究為探討老年癡呆的有效護理方法,將分階段延伸護理用于臨床,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老年癡呆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64~78歲,平均年齡(72.01±4.0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03±0.14)年。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72.14±4.07)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1±0.12)年。兩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隨訪,出院3個月內每周電話隨訪1次,3個月后每個月電話隨訪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分階段延伸護理,具體如下:(1)出院2個月內階段:護理人員在心理咨詢師幫助下給予患者關心與尊重,主動傾聽患者主訴,對其疑問給予耐心解答,用積極態(tài)度感染患者,多鼓勵、關心患者,減輕患者不安全感,逐漸適應周圍環(huán)境。(2)出院3~4個月階段:該階段患者自知記憶力與認知功能障礙,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記憶力與定向力、情感變化,幫助患者回憶往事,多談論患者以往喜歡的事或人。幫助患者提高自我防護安全能力,識別服用的藥物及注意事項,鼓勵患者多與人交流,對患者記憶力、認知功能進行反復強化刺激。(3)出院5~6個月階段:為患者制定合理作息表,進行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包括換洗衣服、鋪床疊被、洗碗等;定期組織患者開展拼字游戲、拼圖游戲,簡單圖片歸納及分類等;定期組織患者進行讀書、看報活動,以刺激大腦功能。
1.3 觀察指標
(1)采用自制健康行為評估量表對患者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的健康行為進行評估,總分1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健康行為越好。(2)采用自制依從性評估量表對兩組患者依從情況進行評估,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3項。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SPSS20.0軟件處理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以t、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健康行為差異
兩組患者出院時的健康行為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健康行為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2.2 兩組依從性差異
觀察組患者依從率為86.67%,較對照組68.89%高(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癡呆是一種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認知障礙與記憶障礙,還伴有獲得性智能損害綜合征,具有病程長、進行性發(fā)展等特點,若未及時進行干預,可導致患者各項社會功能衰退,最終死亡。對老年癡呆進行護理干預的目的在于保留尚存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其潛能,使患者可正常生活。多數(shù)老年癡呆患者接受院外治療,因此,實施有效的延伸護理,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關鍵。
本研究將分階段延伸護理用于老年癡呆患者臨床護理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健康行為評分較對照組高,表明分階段延伸護理可提高老年癡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為。多數(shù)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健康引導,導致康復訓練、認知訓練、遵醫(yī)服藥等健康行為較差,導致病情進展較快,不利于預后。分階段延伸護理是根據(jù)老年癡呆患者出院后不同階段的特點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老年癡呆患者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出院后2個月內著重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熟悉環(huán)境,消除對陌生環(huán)境的緊張、恐懼情緒,建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2]。出院后3~4個月時,著重對患者進行認知能力進行干預,幫助患者回憶往事,或談論以往喜歡的實物等,通過反復刺激以延緩患者認知功能衰退[3]。出院5~6個月階段時,可在上述干預基礎上加自理能力訓練,讓患者自行完成日常生活內容,以提高其自理能力。通過分階段延伸護理,可使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持續(xù)治療,提高其健康行為,進而達到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本研究對兩組患者依從性進行觀察,觀察組患者依從性明顯較對照組高,可能是分階段延伸護理能促進護患交流,使患者信任護理人員,從而積極配合治療,獲得較高依從性。
綜合上述,分階段延伸護理可提高老年癡呆患者出院后健康行為,也能提高其依從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范皛,沈軍.集束化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癥照顧者認知改善的效果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7,46(28):3925-3927.
[2]劉虹,馬麗群,劉樂梅.分階段延伸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康復產生的影響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25(17):147-148.
[3]錢英.分階段延伸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康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