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傳說背后的真面目
在很久以前,曾有一支英國探險隊出發(fā)尋找傳說中的雪人,結(jié)果雪人沒找到,只發(fā)現(xiàn)了疑似雪人的毛發(fā)。后來經(jīng)過科學鑒定,這些毛發(fā)并非是雪人身上的,而是屬于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的性情兇猛,善于直立行走,因此被人們認為是“雪人傳說”的靈感來源之一。在藏語中,西藏棕熊叫“折蒙”,門巴語中則叫“折冬”。在我國,西藏棕熊主要分布于中國西部的高原地區(qū),人們—般習慣稱之為“馬熊”或“藏馬熊”。據(jù)傳,這是因為它們的臉形看起來很長,有些形似馬臉。
棕熊家族中最美麗的存在
通常來說,棕熊的體色單一,從深棕色至淺棕色不等。而西藏棕熊的毛色不僅不單一,反而還豐富多彩。曾有外國專家在動物園里見到西藏棕熊后,贊賞道:“多漂亮的熊?。∥艺J為甚至比大熊貓更漂亮?!鞑刈匦芴焐哂幸桓秉S金色的面容,不過耳朵與粗壯的四肢是黑褐色的,而背部的毛色是由深褐色與黃褐色混雜而成的。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它們的喉部至肩部有一大片乳白色的環(huán)狀色斑,看上去仿佛是肩上披了圍巾—樣,顯得既舒適又溫暖。
除了體色,西藏棕熊的體態(tài)在棕熊家族當中也是最特別的。它們的體長為180~210厘米,肩寬約1 00厘米,體重可達400干克以上。即便如此,這種體形在棕熊當中也算是較小的。西藏棕熊的毛發(fā)特別長,這是為了抵御嚴酷的氣候。不過,相較之下,它們最特別的地方在于上臼齒顯著大于其他的棕熊亞種。因此,有的學者曾提出西藏棕熊可能是獨立的物種。
西藏棕熊直起身的樣子很像傳說中的“雪人”,它們的后腳掌與人的腳掌形狀非常相似,所以留下的腳印往往被探險者誤以為是“雪人”的
從初春的蘇醒開始
西藏棕熊通常獨來獨往,只有母熊才會帶著小熊一起活動。明媚的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西藏棕熊從洞里緩緩地走了出來。由于寒氣尚未退去,因此它們經(jīng)常在白天活動。雖然西藏棕熊的動作看起來很笨拙,聽覺、視覺也比較遲鈍,但是嗅覺十分靈敏。在順頁風時,它們可在1 000米之外發(fā)現(xiàn)目標。初春的小動物活動很少,為了尋找食物充饑,西藏棕熊每天要游蕩很遠的距離。
到了五六月,天氣逐漸變暖,綠植也相繼長了出來,鼠兔與其他小動物都出來活動了,這對西藏棕熊來說是絕佳的捕食時節(jié)。雖然棕熊屬于雜食動物,但西藏棕熊棲息于海拔4 500~5 500米的高原地區(qū)。由于這樣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植被較少,所以西藏棕熊主要以其他小型動物為食,但也食一些植物。西藏棕熊的肩背部有一塊高高隆起的肌肉,能給予它們前肢強大的力量,在挖掘的過程中使洞里的鼠兔無所遁形。鼠兔是西藏棕熊的主要獵物之一,不僅是鼠兔本身,就連它們辛苦貯藏的人參果、蕨麻委陵菜等植物的根莖也會成為西藏棕熊的口中食。
夏季的食物對西藏棕熊來說更加豐富,不過由于天氣炎熱,它們白天會躲到陰涼處休息。為了避開越來越多的吸血蚊蟲,西藏棕熊只能選擇晨昏或夜間外出覓食。別看西藏棕熊走起路來總是一扭一扭的,身上的肥肉也跟著搖晃,看起來滑稽可笑。實際上,這是因為它們側(cè)對步行走,加上后腳朝內(nèi)撇,因此行走方式是左搖右擺的。不過,它們準備捕捉有蹄類動物的時候就不是如此悠哉的樣子了,性急的西藏棕熊會變換步法,跑起來的速度很快,時速可達30~40千米。
狂吃是為了很好地冬眠
秋天,是西藏棕熊一年當中最關(guān)鍵的備戰(zhàn)時刻,因為它們要為入冬做準備了。這時,可口的果實都已熟透,為過冬而奔波的小動物們也都吃得胖乎乎的。面對這些可口的“美食”,西藏棕熊要從早到晚瘋狂進食,目的就是要多多儲存脂肪,使自己變得更胖,準備迎接冬眠。
11月,高海拔山區(qū)被一層白霜覆蓋,這時的寒風極其凜冽,西藏棕熊要頂著風雪盡快尋找僻靜的山坡或向陽的山崖筑洞冬眠。洞穴內(nèi)通常只有一頭棕熊居住,它通常不與同類共享巢穴;而未能獨立的熊寶寶則要與熊媽媽住在一起。棕熊與其他冬眠動物不同,它們冬眠的時候是呈半睡眠狀態(tài),因此不可受到驚擾。一旦有大的動靜聲,它們隨時能從睡眠中醒來,被驚醒后的棕熊一般就不再冬眠了,隨即跑出洞外,瘋狂尋找食物來吃。
11月,西藏棕熊顯得膘肥體壯,這是它們通過大量采食而囤積脂肪后的結(jié)果,是為了順利地度過寒冬
捍衛(wèi)草原生態(tài)的益獸
西藏棕熊生活在美麗的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國的西藏、四川西部、青海和甘南。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西藏棕熊對人類來說是維持草原生境內(nèi)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益獸。一頭成年西藏棕熊每天要吃掉11~16只鼠類,以此來估算的話,一年能吃掉2 400~3 500只草原鼠類。況且西藏棕熊除了吃草原上的老鼠,還以腐肉為食,它們不僅保護了草場,也嚴格控制著草原地區(qū)家畜瘟疫的蔓延。
不過,人類對自然棲息地的過度開發(fā)會導致西藏棕熊的棲息條件發(fā)生惡化,迫使它們的活動區(qū)域大大縮小,而且過多的人為干擾會給棕熊的捕食和冬眠帶來困難。曾在1986-1990年間,就有65頭棕熊不幸被獵殺,為了保護棕熊,我國將之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并在它們的分布地建立了20多處自然保護區(qū),其中有西藏棕熊分布的保護區(qū),如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四川格西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