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城市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德育困境的反思與對策

      2019-08-30 08:23:56趙小文
      青年時代 2019年20期
      關鍵詞:思想品德學生

      趙小文

      摘 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其子女也大量進入城市,農民工子弟學校應運而生。本文通過揭示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誠信、禮貌、紀律意識缺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等問題,并進一步分析出現(xiàn)此類問題的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四個方面的原因,然后從農民工家庭、農民工子弟學校、社會以及政府四個方面來尋找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思想品德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新一代“小移民”農民工子女也大量進入城市,緊跟其后的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在社會中日益凸顯。城市公辦學校的“高門檻”讓這些小移民望而卻步,于是一大批私立性質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在這種背景下產生。這種教學資源嚴重缺乏的私立學校其教育教學質量著實令人擔憂,德育作為素質教育之首,在這類學校的現(xiàn)狀同樣令人擔憂。

      一、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品德問題

      1.個人品德方面

      誠信意識缺失:筆者曾多次參加支教活動,了解到部分志愿者在支教過程中會給孩子們帶一些小禮物,在形成習慣后竟會有孩子直接向支教老師伸手要錢買水喝,然而事實上,根據志愿者的后續(xù)觀察,他們并沒有買水而是用來買零食,此類現(xiàn)象不止一次。反映出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

      禮貌、紀律意識缺失: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也折射出禮貌、紀律意識缺失等品德問題。在支教老師上課過程中,學生在課堂間隨意走動;有些學生甚至一直睡覺,支教老師與該學生交流時得不到任何回應。

      2.心理健康方面

      缺少家庭關愛,性格孤僻:當農民工子弟如愿以償地進城隨父母生活在一起后,這些孩子實際上成了漂泊的“流浪兒”。農民工父母平時疏于關心,他們在陌生環(huán)境中唯一相信且依賴的父母在孩子受到委屈時不能及時疏導他們,幼小的心靈在受到來自周圍人的誤解、白眼時卻無處安放,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流。

      缺乏自信心: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隨父母進入城市后,看到許多新鮮的事物,會引起內心強烈反差;而在與城市學接觸后生,不管是在穿著、玩具還是其他方面,二者都有較大差距,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也會在這種對比中產生自卑感,由此衍生出的不自信為其思想品德地健康發(fā)展埋下隱患。

      二、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存在普遍思想品德問題的原因

      不管是馬克思關于用整體的觀點看問題,還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分析方向來看,都必須全面地來分析。筆者認為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德育困境可以從四個方面歸因。

      1.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最初社會化的基本環(huán)境,家庭對兒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基礎性、普遍性和長久性、滲透性等特點。[1]而家庭方面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家庭經濟條件、家長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孩子思想品德素質的高低。

      家長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據調查,就讀于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父母的受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在針對父親文化程度的調查中,有66%的父親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在針對母親文化程度的調查中,母親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的占83.7%。[2]家庭是兒童最初社會化的地方,家長本身的文化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身的道德品質及教育理念等,也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的教育理念落后:當代農民工把孩子送進學校后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孩子的成績、道德品質等問題都是教師的責任,與自身無關。如此“放養(yǎng)式”教育也為孩子思想品德的健康發(fā)展埋下了不小的禍根。

      2.學校原因

      學校環(huán)境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有全面性、潛隱性等特點。[3]而農民工子弟學校不管是在師資力量還是教育基礎設施方面,明顯都不容樂觀。

      農民工子弟學校教師困境:作為私立性質的農民工子弟學校,教師工資普遍較低、工作環(huán)境差、課時量繁重、接受培訓的機會較少甚至沒有是他們工作的常態(tài)。[4]因此,此類學校德育課通常由正課老師代課,專業(yè)化水平的缺失是學生德育困境重要原因。

      教育教學設施不完善:農民工子弟學校好多都是半畝地大泥地的操場,無法同時容納所有學生做廣播體操;當然,他們沒有一個完整的籃球場、足球場;黑板就是水泥墻上用黑色墨水刷出的矩形方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單打獨斗,對學生思想品德培養(yǎng)也不能僅僅局限于思想品德課,而是要滲透于學校教育和環(huán)境的方方面面,學校環(huán)境也是影響學生品德的重要原因。

      3.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思想品德問題的社會原因

      大學生團隊“獻愛心”帶來的困境:大學生支教課程大都是思想品德、音樂、美術等課程,但是在大部分的臨時支教過程中,絕大部分志愿者在上課之前根本不了解課程內容,也就是連簡單的“心理備課(口頭準備)”都沒有,更別說備學生、備教法了。完全無準備的上課外加生疏的上課技能,效果只能是一塌糊涂。由此看來,支教反倒影響了農民工子弟學校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健康發(fā)展。

      社會公益團體無償資助帶來的困境:許多當地義工都會向農民工子弟學校募捐圖書、教學硬件設施、兒童服裝、文具等許多物資,但這些看似善意的活動實際上會無意當中影響他們的價值觀。這些東西加起來所花去的錢其實對于拮據的農民工家庭來說,并不能給他們緩解多大的壓力,然而這種沒有回報式的直接捐贈卻讓他們把這種給予當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他們的惰性或者慣性。由此衍生出的種種思想品德問題終究會成為影響他們行為意識的根源,或許將伴隨他們一生。

      4.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思想品德問題的政府原因

      歷史問題的追溯:農民工問題,主要是中國工業(yè)化過程和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雙重作用的產物,農民工子弟學校也是這一制度影響下的產物。早前,農民工子女進入城市公立學校有嚴格的戶籍限定條件,對于非本地戶口的學生,學校會收取一定的借讀費,且在上學過程中會收取贊助費等額外費用,農民工家庭無疑無力承擔,只能選擇農民工子弟學校。同時,部分農民工子女進入公立學校借讀,但學校對借讀生學習成績不做要求,因而教師往往會忽略對借讀生的教育。

      當下政策落實不到位:針對城市公立學校以各種理由拒收農民工子女的普遍現(xiàn)象,國家在《義務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文件中明確規(guī)定了農民工流入地當地政府要切實保障流動人口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同時也明確會響應地方政府、學校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在公立學校無法滿足流動人口接受教育的需求的條件下,支持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學,并予以相應的資金支持。但據調查結果分析:部分流入地政府對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的意義還缺乏應有的認識,職責不明確,管理不到位,尚未形成有關部門分工合作、共同解決這一問題的機制,一些進入非指定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仍需交納“借讀費”。[5]

      三、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德育困境的對策

      1.家庭方面的解決對策

      提高農民工文化水平,轉變其教育理念:關于農民工的再教育問題,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發(fā)展,也間接關乎其子女的成長。政府應該在農民工居住較為集中的地方設立夜校,組織農民工學習一定的技術性知識,同時附帶子女教育及法律類的相關知識,既可以幫助農民工掌握技術,改善生活條件,又可以讓他們知法律、懂教育,可以一舉兩得。

      2.學校方面的解決對策

      解決教師困境:首先,工作環(huán)境而言,教師辦公、上課等都需要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好的環(huán)境能在工作的時候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次,就教師工作量而言,學校要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讓教師有在上課之余有余力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再者,就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而言,要對農民工子弟學校德育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應該具備相關的教師資格證,更應該在平時加強德育教師的專業(yè)培訓,以此來為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6]

      加強學校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保證適當美化校園物質環(huán)境,營造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其次,要加強學校硬件設施建設,為學生思想品德的良好發(fā)展奠定良好物質基礎;最后,出于農民工子弟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不僅要在思想品德課及各科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引導其思想品德素質的發(fā)展,更要在此基礎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的課外活動,營造優(yōu)良的校園精神文化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7]

      3.政府方面的解決對策

      將私立農民工子弟學校轉為公辦院校:就目前城市公立院校的情況而言,接收如此大批量的農民工子弟對他們的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方面壓力較大,因而政府可以將部分辦學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民工子弟學校轉變?yōu)楣?,再出資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以改善農民工子弟學校教育教學條件較差的現(xiàn)狀。

      4.社會方面的解決對策

      社會公益團體改進捐贈方式:社會公益團體在面向農民工子弟學校及其學生進行幫助時須認真反省以往的捐贈方式,取締傳統(tǒng)的直接給予方式附加媒體采訪拍照等現(xiàn)象,換之以有報酬的勞動所得(利用作文競賽、數學競賽、評選道德標兵等形式發(fā)放獎品),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他們道德品質的提升。

      大學生志愿者改變支教方式:大學生志愿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長(書法、唱歌、籃球),每周定期開設興趣班與學生交流,不吝惜欣賞的目光和表揚的語言,讓孩子們在學習之余能為自己找到自信,培養(yǎng)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而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也是良好思想品德素質所必須具備的。

      參考文獻:

      [1][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0.111.113.

      [2]史柏年.城市邊緣人——進城農民工家庭及其子女問題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1.

      [4]王軻.城市中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鄭州大學,2011.

      [5]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204.232.

      [6]徐小勤.農民工子弟學校教師現(xiàn)狀和管理策略研究[J].學理論,2012,(12):186-188.

      [7]陳玎玎.增加農民工子女就學機會的公共經濟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7.

      猜你喜歡
      思想品德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電影(2018年9期)2018-11-14 06:57:21
      趕不走的學生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實踐探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學生寫話
      初中思想品德翻轉課堂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新課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16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解題技巧
      學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44
      學生寫的話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要符合課程特點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永宁县| 宜兰县| 瓮安县| 温宿县| 徐州市| 浠水县| 日照市| 蓝田县| 无极县| 尼勒克县| 大石桥市| 龙岩市| 玉溪市| 马关县| 策勒县| 奎屯市| 鄯善县| 永昌县| 麦盖提县| 宜昌市| 龙岩市| 兰州市| 元阳县| 合山市| 尉氏县| 弋阳县| 梨树县| 霍州市| 乌兰县| 沅陵县| 阿拉善左旗| 太仆寺旗| 玉树县| 宣恩县| 奈曼旗| 丰都县| 桦甸市| 和政县| 南靖县| 盈江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