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電視劇《杉杉來了》中的霸道情話一度風靡網(wǎng)絡,也開啟了劇集甜寵化的創(chuàng)作風氣。從《雙世寵妃》《萌妻食神》,到《微微一笑很傾城》《奈何BOSS要娶我》《大約是愛》,一批故事高甜寵溺、充斥“親親抱抱舉高高”橋段的劇集蜂用而至。這些電視劇得到了一批觀眾的喜歡。但是也有人認為甜得太過。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給生活加點糖
提起愛情劇,腦海中最先浮現(xiàn)的是一部距離上映已經(jīng)過去60多年的系列電影——《茜茜公主》。片中活潑可愛的茜茜公主和年輕英俊的弗朗茨皇帝之間的愛情極其浪漫而甜蜜,堪稱無數(shù)女性心中最完美的愛情,不知有多少人因為看了這部影片而開啟了奧地利之旅。雖然現(xiàn)實中茜茜公主的生活并不如電影里幸福完美,但絲毫不妨礙觀眾對羅密.施奈德版茜茜的熱愛,完全不受時光影響的甜蜜讓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難以抵擋。
如今一批高甜劇風靡網(wǎng)絡,憑借的正是甜蜜愛情的“殺傷力”。如童話一般的愛情是每個人心底都向往的,年輕人渴望遇到,過來人愿意回味。簡單、歡快、輕松唯美,在壓力大、快節(jié)奏的當下,帶給觀眾的是開開心心、輕輕松松的觀劇體驗,能讓觀眾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心理學上說甜食會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讓人重拾信心,而且熟悉的糖果味道能勾起懷舊情緒,使人們沉浸在對昔日美好時光的回憶之中。甜寵劇的作用和甜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劇中的寵溺唯一、信任、浪漫,無不滿足了年輕女性對理想愛情的期盼,如同“愛情物質”多巴胺一般令人甜蜜、幸福。
有人說生活好比一杯白開水,時常能品出清淡與干澀;也有人說生活像一杯香醇的咖啡,雖苦澀卻散發(fā)著令人著迷的香氣。不管是白開水還是咖啡,加一點糖都能讓口感更好。在類型豐富的電視劇市場上,不能少了現(xiàn)實題材劇、歷史正劇、家庭倫理劇等,也需要給甜甜蜜蜜的愛情劇留一席之地,只要掌握好加糖的濃度,就能讓生活更加快樂多彩。(程戈)
謹防太甜“害了人”
筆者有一朋友,朋友的妹妹老沒有嫁出去,朋友說,妹妹看多了愛情劇,對于愛情的期待太高,談了倆男友,嫌對方不是特別寵她,以她為中心,就都分手了,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呢。
原來還真的有人相信那種向甜駒甜的電視劇啊?,F(xiàn)實中有響甜的愛情嗎,當然有,但是應該不多,因為身處現(xiàn)實社會中,大家要工作學習,會遇到很多各方面的問題,這時候,談戀愛往往比較現(xiàn)實,男生不會一味遷就女生,而女生也懂得退讓。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的,戀愛也不一定全是甜。而目前一些電視劇則在某種程度上脫離現(xiàn)實,多有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故事,演出“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的傳說,當然女性看了就會著迷,就如同男性看武俠小說那樣上癮,她們心中,多少有“親親抱抱舉高高”的幻想。
但是這種電視劇真的不能太多,太多了損害觀眾的智商,讓某些女孩“中毒”。像《奈何BOSS要娶我》,劇中的女主是因為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只有霸道總裁男主的骨髓與她配對成功,男主實在太忙,隨口說有個前提條件,只要女主愿意嫁給他就幫她,結果女主就這樣和大富豪總裁結婚了。當然就開始了戀愛,開始了撒狗糧,開始了甜寵。你說這劇情,有點低幼吧。一些沒談過戀愛的女生看多了這種完全不顧現(xiàn)實的甜寵,是不是會影響她們在戀愛問題上的判斷力?
藝術作品還是得講點藝術,一窩蜂的“甜寵”,太令人失望了。(平沙)
愛情并不總是粉紅色
愛情,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甜蜜的。而作為以愛情故事為主線的感情題材影視劇,其對白、劇情也應該有含糖量,這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其中一些經(jīng)典的甜蜜臺詞和橋段,還會成為爆款的流行語,被不少情侶在表達愛意時所模仿。近的像電視劇《何以笙簫默》中的“寧愿孤獨終老,不愿愛得將就”;遠的像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杰克對露絲所說的“Youjump,Ijump",不僅成為了影視劇中的亮點,也都成為了風靡一時的經(jīng)典情話。
然而,過來人都懂得,愛情并不總是甜蜜的。許多影視劇中所津津樂道的甜蜜感,出現(xiàn)最多最頻繁的是在愛情的萌發(fā)期和初始期。在這個時期,夸張的表達、沖動的行為,某種程度上都是濃烈感情的外在表現(xiàn)。這種夸張和沖動,體現(xiàn)在愛情題材的影視劇中,就成為了劇中的甜度和糖分所在。
但事實上,就像生活本身會有悲歡離合一樣,愛情故事也往往是酸甜苦辣兼具。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只有甜蜜的愛情,不僅不夠接地氣,恐怕也很難說足夠堅固。影視劇中也是一樣,如果把關注和表現(xiàn)的點僅僅聚焦在愛情的甜蜜上,除了甜還是甜,甚至出現(xiàn)“夠甜”的情況,那么劇情的豐滿度和人物塑造的完整性都會存在缺陷。甚至在不少情況下,還會出現(xiàn)為了讓主角“秀恩愛”而刻意安排的、并不符合人物性格和年齡的甜蜜橋段,讓觀眾在觀劇時產(chǎn)生強烈的違和感。
生活是復雜的,愛情也并不總是粉紅色。從本質上來說,愛情劇集甜寵化是對生活復雜性的一種簡單化處理,是對特定受眾群體感情需求刻意迎合的結果。就像吃飯總是一種味道哪怕再好吃也會覺得膩,這樣針對某一個特定群體的迎合也不能太過,否則隨之而來的人物臉譜化、劇情低幼化、受眾固定化,都會對劇集的口碑和收視造成嚴重制約。(李雪源)
記者觀點
這樣的劇神奇得好
閑來無事,拿起遙控器,按到了CCTV-6電影頻道,竟然被一部沒看到頭的電影吸引住了。片名叫《狩獵者》,八路軍抗戰(zhàn)題材影片,講的是一個獵人16歲的兒子山子在家人被鬼子殺害后參加八路軍,用自己的神準射擊技能為家人、戰(zhàn)友報仇殺鬼子的故事。不禁又想起了也是曾經(jīng)在電影頻道看過的另一個抗戰(zhàn)影片《神勇投彈手》,兩部影片可謂異曲同工,拍攝樸素自然,非常接地氣的生動的表現(xiàn)方式使我的觀影體驗很是享受。
《狩獵者》中的男主角山子師從獵人父親,他的“民間草根"式的狙擊技能看似神乎其神,看似有些夸張,但想想也是合理的。二戰(zhàn)中還真的有這種出身的神槍手。所以,看該片的感受是比一些好萊塢視覺大片更舒服,情感共鳴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兒了。這和某些電視劇的“褲襠藏手榴彈”“手撕鬼子”的“神奇”片段相比,后者只能用瞎扯、低能來形容了,而前者則有據(jù)可考。
電影《狩獵者》的導演孔笙是名導了,電視劇《父母愛情》《北平無戰(zhàn)事》《瑯琊榜》《闖關東》都是他的作品,上述電視劇樸實無華、細膩生動的敘事特點與電影《狩獵者》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神勇投彈手》中的投彈手陳傻子同樣也是一個“神”的存在,打仗不愿用槍,手榴彈扔得神準,堪比小鋼炮,這種從小扔石頭練就的絕技也是有可能的。
有必要請那些胡謅八扯的“神劇”制作者們好好看看這兩部小成本電影,我敢確信你們的那幾十集“神”劇在人家的一部電影面前是會汗顏的。(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