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傳剛
最近,全球頭號對沖基金橋水公司創(chuàng)始人瑞·達利歐的一番發(fā)言引發(fā)了市場熱議。這位世界頂級賺錢高手表示,盡管目前全球經(jīng)濟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他依舊堅定看好中國的發(fā)展。他還呼吁全球投資人抓住時機趁早進軍中國,否則將面臨“職業(yè)生涯最大的敗筆”。
在中美兩國仍未就貿(mào)易戰(zhàn)達成協(xié)議、世界經(jīng)濟前景不明朗之時,投資者對未來產(chǎn)生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在這種時候,西方世界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趁機選邊、站隊,甚至故意抹黑中國的糊涂蟲和偽君子。正因如此,達利歐的這番言論才顯得格外振聾發(fā)聵。這當然與他的身份有關系:達利歐是地道的美國人,因此西方投資者不會懷疑他“偏袒”中國,更重要的是,他是當今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橋水公司在全球管理著數(shù)千億美元的資金,即便是在全球經(jīng)濟慘淡的2018年,依然可以每天賺取550萬美元。在一切向錢看的投資圈,誰會忽視一個聰明的有錢人的建議呢?
達利歐的話之所以有說服力,絕不僅僅因為它們出自達利歐之口,而是因為這些言論早已得到了驗證。達利歐可不是那種見風使舵或者只會耍嘴皮子的投資人。多年來,他一直看好中國,通過各種直接、間接的投資方式,享受到了中國發(fā)展的紅利。
與其說達利歐對中國“先知先覺”,不如說他對中國有著深入的理解。按照他自己在暢銷書《原則》中的說法,早在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他就開始接觸和考察中國了。中國人的實干精神和拼搏精神一直令他印象深刻,之后取得的巨大發(fā)展成就則進一步鞏固了他對中國的信心。
與達利歐相反,華爾街的不少分析師對中國認識不清,錯失了很多賺錢機會,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過于相信西方媒體的報道和一些投資機構(gòu)的報告,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其中一些人從未到過這個東方古國,個別人甚至搞不清中國的具體地理位置。
筆者曾在不同場合見過達利歐,深知他的投資分析更多來自客觀邏輯而非主觀好惡。他之所以呼吁投資中國,并不是說在中國投資就能戰(zhàn)無不勝,事實上,他也深知中國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風險,但相對于歐美,中國的風險更低。因此,達利歐認為必須在中國進行足額的資產(chǎn)配置才能平衡風險,避免錯失機遇。
過去幾十年,中國崩潰論一直在華爾街回蕩,但高水平的投資人從來沒有忽視過中國的存在。除了達利歐,“股神”巴菲特等人也早已通過投資中國公司獲得了不菲的回報。巴菲特的老搭檔芒格在今年的一次活動上說:“中國的水很好,有些聰明人已經(jīng)蹚進去了。等時候到了,會有更多的人進場。”如今,越來越多的國際資金正在涌入中國資本市場,享譽國際的MSCI指數(shù)、富時羅素指數(shù)等正在將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股票納入其投資名單。
達利歐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像達利歐這樣的國際投資者。我們應該提高信心,繼續(xù)擴大開放,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進入。建立一個互惠互利的世界,既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初衷,也是應對當下全球孤立主義和反全球化挑戰(zhàn)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