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玲
摘 要 《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目標和要求。讓學生課外愛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本文中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闡述,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2-0183-01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也提出了課外閱讀的目標和要求。因此,教師應當從關注生命的高度,去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是,讓學生課外愛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培養(yǎng)閱讀情感,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有機結合,引導學生課外閱讀
如,在學《小攝影師》一課時,筆者向學生介紹高爾基的生平,介紹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我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讓學生課外去閱讀這部自傳體小說,并和自己比一比童年;課文《盤古開天地》這篇童話營造了一個讓孩子心醉神往、浮想聯(lián)翩的意境,給孩子們提供了無限可能的想像與幻想空間,深深地吸引了其童真的心,筆者就抓住時機,向學生介紹了許多美麗動人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鼓勵學生去讀;學了《蜜蜂》《花鐘》課文后,學生對動植物具有的神奇的特點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筆者就鼓勵其去讀一些有關科普知識的書籍……就這樣,學生懷著好奇的心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老師的引導和鼓勵,進行課外閱讀。
(二)開展多樣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
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可以采?。孩佟白x書筆記”交流會。每一月筆者班上就進行一次讀書筆記交流會,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欣賞所摘抄的好詞佳句,以及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②“讀一本好書”故事會。筆者班上開展了一次故事會,讓學生講課外讀過的自己喜歡的故事。學生的興致很高,都積極參與。有些學生談到自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后,要微笑著面對生活,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甚至有的學生還談到,不僅要微笑著面對生活,更應該珍惜生命,要活的有意義,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浪費生命。有的學生說,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都應該有一顆美好的愛心……③“辦一份手抄報”展示會。這學期,筆者班上學生辦了一期以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的手抄報。學生為了辦好這份報紙,閱讀搜集了很多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然后進行選擇、排版、抄寫,還配上了插圖。對于這一份份“稚嫩”的報紙,筆者給予肯定和贊揚,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老師一定要參與進去,和學生談感受,談心得,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帶給我們大家的快樂,和書建立感情,使學生愛上讀書,逐漸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二、引導讀好書,會讀書
(一)讀好書
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世界認知程度和理解能力推薦書籍。如,可向三四年級的學生推薦《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么》《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昆蟲記》《綠野仙蹤》《魯賓遜漂流記》等。如《格林童話》這本小書里充滿了好多好多冒險、神秘、夢幻的故事。這些奇妙美麗的意境、曲折迷離的故事情節(jié),會讓孩子們沉浸在故事里,久久難以忘懷。除此之外,這本小書中還有一些睿智雋永的民間故事,那些聰明機智、勇敢善良的勞動人民讓人感覺那么的親切。他們好像正透過書頁告訴孩子們,如何分清善良和邪惡,如何與壞人斗智斗勇,如何保持一顆快樂的童心。通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話傳說,孩子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固有的英雄氣概、崇高的理想、博大的智慧和美好的追求。通過閱讀,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收獲快樂,得到感動,學會關愛,感悟成長。相信會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開啟智慧、拓寬視野方面對孩子起到積極有益的作用。五六年級的學生,可推薦《小王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華上下五千年》《名人故事集》以及《三國演義》《西游記》等書。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這本書全方位展示了中華民族從遠古時代到封建帝制結束的興衰成敗,為讀者勾勒了一幅綿延的歷史畫卷,為青少年提供了一條了解中華五千年歷史的理想途徑,深入細致地展示出中華民族文明博大精深的歷史內蘊,使青少年能以新視角、新層面看見歷史、思考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
(二)會讀書
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應該教給其方法:①文章字詞句的疏通上;②思想內容的理解上;③文章內容有關知識的延伸上;④句子的表達方式或文章的結構方式上。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明白,提出疑問,動腦動手解決疑問,才會有更深的理解,有更大的收獲。其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要引導學生選定要閱讀的書籍,就一定要做到“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要讀完,養(yǎng)成讀完一本完整的書的習慣。在讀書時,還要時時提醒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讀書時間和讀書量,注意用眼衛(wèi)生和閱讀時的心理健康。
三、和家長溝通,達成共識
畢竟,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課堂是在家里和圖書館里,所以,和家長溝通,達成共識尤為重要。在每學期的家長會上,應向家長陳述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及老師有關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計劃,和家長達成共識,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建議家長有意識地多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幫助孩子選擇閱讀書籍,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讀書體會,關注孩子的情感體驗,將關愛傾入孩子的個性心靈,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使其愉快地生活在閱讀陽光中,積累知識,培養(yǎng)能力,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