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有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地處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城區(qū),于2017年5月28日建成并對外開放。展館總占地面積6.9公頃,建筑面積504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展覽區(qū)分序廳、主展廳、英烈廳三個部分,并有多功能影視廳等綜合服務區(qū)。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集參觀、學習、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體,是抗聯題材展館中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廣、史料最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遼寧省第一個東北抗聯題材的紀念館。
陳列館序廳的正面和側面墻壁上鑲嵌著抗聯英雄的群體浮雕,抗聯將士手挽手、肩并肩,塑造出保家衛(wèi)國、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的高大形象,熱情謳歌了抗聯將士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jié)。拾階而上,第一層階梯共有11級,與東北抗日聯軍11個軍的建制數相對應;第二層階梯共有14級,與東北抗日聯軍堅持14年抗戰(zhàn)相對應;第三層、第四層階梯是對第二層階梯的延伸和說明,先8級再6級共14級,與先有“8年抗戰(zhàn)”的說法、再有“14年抗戰(zhàn)”的定論相呼應。
展覽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東北的侵略”;第二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三部分是“堅持抗日斗爭 迎接偉大勝利”;第四部分是“抗聯英烈正氣浩然”。
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和領導的東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裝。在長達14年極其艱難困苦的歲月里,東北抗日聯軍同日本軍國主義進行了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zhàn),殲滅和牽制了大量敵人,為東北和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陳列布展通過豐富的歷史照片、珍貴史料和文物、場景及現代化聲光電等展示手段,全面、真實、系統(tǒng)地反映了東北抗日聯軍14年的艱苦斗爭歷程。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各階層人民掀起的轟轟烈烈的抗日救國斗爭的高潮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人數最多時有3萬多人。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軍是在反日游擊隊(共產黨領導)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四、第五軍是在王德林的救國軍、李杜的抗日自衛(wèi)軍余部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軍是在義勇軍余部和抗日山林隊的基礎上建立的。1937年12月,東北抗日聯軍組建完成,東北人民的抗日救國斗爭掀起了新高潮。
1939年1月至1941年,東北抗日聯軍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生存環(huán)境極其險惡。東北抗日聯軍堅貞不屈,堅持開展小型游擊戰(zhàn)。到1942年年初,抗聯主力部隊只剩1000多人,被迫轉入蘇聯境內,整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在整訓期間,抗聯不斷派小分隊回國進行偵察和游擊作戰(zhàn)。1945年8月,抗聯教導旅隨同蘇聯紅軍反攻東北,在解放東北的戰(zhàn)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