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月輝 李海燕
(吉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1)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本病的主要癥狀,便后可有癥狀緩解,伴有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病因尚不完全明確[1]。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本病為世界各地的多發(fā)病,全世界發(fā)病率為7%~21%。我國發(fā)病率為5.6%,且女性多于男性,占消化科門診的10.7%~34.3%[2],雖然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功能性腸病,并不直接增加患者的致死率于致殘率,但會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學習、工作、社交等方面,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3]。本研究主要針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焦慮問題,來探討情志護理對本病臨床癥狀、生活質(zhì)量以及心里狀態(tài)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病例來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吉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yī)院脾胃病科治療的,并符合納入標準的72例患者,按隨機分組的方法進行分組,觀察組、對照組36例患者。72例患者中,年齡最小30歲,最大70歲,平均年齡為(47.16±6.68)歲;女性37例(51%),男性35例(49%);病程≥1年6例(8%),1~5年30例(42%),5~10年25例(35%),≤10年11例(1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①給于中藥口服或靜脈輸液。②飲食調(diào)攝③提肛:提肛運動坐、臥和站立時均可進行,此鍛煉方法應長期堅持[4]。
1.2.2 觀察組在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給予情志護理:①與患者溝通: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②以情勝情法:護理人員應順應患者的求生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③移情易性法:是護理人員可以利用某些方法,將患者的注意力分散。④順情從欲法:此方法是順從患者意志、意愿等心身的需要[5]。
1.3 觀察指標
1.3.1 情志方面:采用患者焦慮自測量表(SAS)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情況,得分越高,癥狀越重[6]。
1.3.2 生活質(zhì)量方面:采用IBS生活質(zhì)量量表(IBS-QOL)來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問題,該量表包括34個條目,8個方面,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zhì)量越好[7]。
1.4 療效評定標準:癥狀評分:①顯效:腹瀉或便秘癥狀消失,大便成形,1次/天,2個月內(nèi)無復發(fā)。②有效:癥狀減輕,大便軟或干燥,2~3次/天或每2~3天1次。③無效:癥狀無改善[8]。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針對本研究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評分情況以及復發(fā)情況的對應數(shù)據(jù)采用 SPSS1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單位與計量單位分別用χ2與t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焦慮干預前后焦慮狀態(tài)比較: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AS得分比較(分,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AS得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shù) 干預前 干預后 t P觀察組 36 42.2±8.42 43.2±7.92 1.83 >0.05對照組 36 43.27±8.32 38.04±5.23 2.38 <0.05 t - 1.86 2.29 - -P - >0.05 <0.05 - -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
項目 對照組(n=36) 觀察組(n=36) t P煩躁不安 42.2±18.6 62.5±16.4 5.26 <0.05影響生活 36.2±18.7 56.9±13.1 5.08 <0.05軀體意識 38.2 ±16.2 57.6± 18.1 3.63 <0.05健康憂慮 48.8± 23.4 61.8 ±14.5 4.96 <0.05飲食限制 36.4± 20.7 60.7± 20.2 5.67 <0.05社交反應 42.6± 20.7 67.67± 9.8 6.28 <0.05性功能 42.8± 19.7 60.6± 21.9 4.72 <0.05人際關(guān)系 46.5± 20.3 63.7 ±18.67 3.57 <0.05總體健康 47.5±16.8 63.56 ±15.78 4.78 <0.05
2.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腸易激綜合征的發(fā)生與情志異常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近幾年來情志治療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有研究表明[9],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容易產(chǎn)生焦慮緊張情緒,久而久之影響身心健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對比,得知干預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積分均有所提高,說明情志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目前,臨床上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但隨著患者病情的反復及發(fā)展,藥物治療不能達到根除的目的。本研究通過運用情志療法來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療效,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說明對IBS患者進行情志干預,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和態(tài)度,使其能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療效,加強健康宣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德態(tài)度,能使其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提高自護能力,提高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