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8)
抑郁癥又叫抑郁障礙,當發(fā)作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為顯著的持久性的情緒低落現(xiàn)象[1]。當前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為人們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壓迫,使得他們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在這一過程中抑郁癥群體人數(shù)也處于不斷的增長之中,這一病癥的引發(fā)主要是與遺傳、細胞因子、性激素、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等有關(guān)系,其臨床癥狀通常表現(xiàn)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弱、認知功能減退以及其他的一些軀體癥狀,對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重大損害[2]。本文就旨在對針對于抑郁癥的治療方式進行研究,從而減輕患者痛苦。
1.1 一般資料:在本次試驗過程中共選擇了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一年間到本院來治療抑郁癥的102例患者,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將他們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有51例,所有患者都符合抑郁癥診斷標準,同時患者及其家屬都對實驗過程知情并自愿加入其中。觀察組中共有30例女性患者與21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齡是(33.62±4.16)歲,平均患病時間是(3.99±0.78)年;而在對照組中共有29例女性患者與22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齡是(33.57±4.09)歲,平均患病時間是(3.89±0.68)年。此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對比中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的治療方式,使患者每天服用10 mg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599),每天服用1次,在具體治療中應該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對用量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但是每天最多不得超過20 mg[3]。而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時則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聯(lián)合喹硫平片的治療方式,使患者每天服用10 mg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599),每天服用1次;在這一基礎(chǔ)上使患者配合服用喹硫平(江蘇第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741),每天使用100~400 mg,于睡前進行使用。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都是8周,治療結(jié)束后,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觀察。
1.3 評價指標:治療結(jié)束后,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抑郁評分改善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
1.4 療效判定:在對治療有效率進行判定時使用治療有效率等于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的方式。其中,顯效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緩解;有效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此外還包括無效的情況,也就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沒有得到緩解甚至還呈現(xiàn)出加重的趨勢[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實驗過程用SPSS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結(jié)果進行處理,計量單位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來進行表示,同時,用t對結(jié)果進行檢驗,P<0.05,則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患者中共包括顯效患者35例、有效患者9例以及無效患者7例,治療有效率為86.27%,而在對照組中共包括顯效患者24例、有效患者10例以及無效患者17例,治療有效率為66.67%;在抑郁評分改善情況方面,觀察組效果好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抑郁評分改善方面具體情況(分,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抑郁評分改善方面具體情況(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4周 治療8周觀察組 33.57±5.62 24.68±5.62 18.63±4.26 6.59±4.80對照組 33.59±5.16 25.93±5.29 19.58±4.68 8.35±4.17
在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方面,觀察組中共有13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為25.49%,而在對照組中共有16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概率為31.37%。
當前抑郁癥患者群體人數(shù)越來越多,同時也引起了了較多人的關(guān)注,通過對當今一些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抑郁癥的治療還是比較困難的,同時復發(fā)率也相當高,這就對針對于抑郁癥患者群體的治療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治療過程中要不斷提高治療效率、對患者的抑郁狀況進行有效調(diào)節(jié),同時也要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提高治療過程的安全性[5]。本文對兩種不同治療方式進行了對比研究,通過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利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聯(lián)合喹硫平片治療方式的效果要更顯著一些,能夠提高治療有效率、對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安全性也要更好一些。為此,在今后針對于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時要將這種治療方式進行推廣,進而使更多抑郁癥患者群體從中受益,減少他們的痛苦,提高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