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君 凌志雄 謝樹鋒 張麗琴 袁萍蘋 吳錦洪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東莞兒童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325)
規(guī)律的血液透析能較好地清除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毒素,但對于中分子毒素血清β2-MG和PTH則不能有效地清除,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1-2]。目前增加中分子毒素清除的手段通常是采用高通量透析或血液透析濾過,但國內(nèi)指南沒有對透析模式的應用做出具體說明和指引。我們選取我院血液凈化中心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行血透治療的MHD患者60例,以每2周6次傳統(tǒng)血透為對照組,以每2周5次透析頻率為研究基礎,再對2種不同透析模式(高通量透析和血液透析濾過)進行分組研究,擬通過減少透析頻率提高透析效率,探討三者對微炎癥、β2- MG和PTH的清除效果。
1.1 一般資料
1.1.1 研究對象及分組:選取我院血液凈化中心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長期血透患者60例。根據(jù)透析方案的不同隨機(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3組,A組(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55.52±13.26)歲,透齡(40.71±18.5)個月,KT(1.46±0.22)V,腎小球腎炎6例,糖尿病腎病4例,其他10例;B組(HFHD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56.12±14.22)歲,透齡(41.56±17.8)個月,KT(1.44±0.23)V,腎小球腎炎7例,糖尿病腎病3例,其他10例;C組(HD+HDF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56.10±14.31)(歲,透齡41.61±17.5)個月,KT(1.44±0.22)V,腎小球腎炎7例,糖尿病腎病4例,其他9例。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透析方案:A組(對照組):每2周透析6次,使用一次性低通量聚風膜18LC透析器[表面積1.8 m2,超濾系數(shù)15 mL/(h?mm Hg)]。B組(HFHD組):每2周透析5次:使用一次性高通量聚風膜18UC透析器[表面積1.8 m2,超濾系數(shù)43 mL/(h?mm Hg)]。C組(HD+HDF組):每2周透析5次:其中血液透析4次,使用一次性低通量聚風膜18LC透析器[表面積1.8 m2,超濾系數(shù)15 mL/(h?mm Hg)];血液透析濾過1次,使用一次性高通量聚風膜18UC透析器[表面積1.8 m2,超濾系數(shù)43 mL/(h?mm Hg)],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參數(shù)統(tǒng)一設置為前稀釋,置換液量為30 L。上述3組每次透析時間均為4 h,透析膜面積統(tǒng)一使用1.8 m2。均采用碳酸氫鹽透析液,使用費森4008B型血透機行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使用費森尤斯4008S型血透機行血液透析濾過治療。透析參數(shù):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溫度為37 ℃,透析液成分:Na+140 mmol/L,K+2.0 mmol/L,Ca2+1.5 mmol/L。
1.3 療效評價:指標隨訪觀察6個月。進入治療開始時及治療6個月后測定各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3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結果均取P<0.05為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組患者CRP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B組、C組與A組間iPTH、β2-MG指標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RP、PTH和β2-MG水平的變化情況
表1 3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RP、PTH和β2-MG水平的變化情況
組別 例數(shù) CRP(mmol/L) iPTH(pg/mL) β2-MG(mg/mL)A組 20 15.93±3.15 344.42±78.4 22.31±3.84 B組 20 4.61±2.76 293.53±76.6 13.07±3.12 C組 20 5.62±2.97 288.73±66.4 12.87±3.27
尿毒癥患者由于腎功能下降,解毒能力下降,大量毒素在體內(nèi)積累,這些毒素根據(jù)分子量大小可以分為大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和小分子毒素,這些毒素對機體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一個器官的功能可能受多種毒素影響,反之同一種毒素可能會影響到多種組織器官的功能,當毒素的毒性作用在體內(nèi)積累一定水平量變促成質(zhì)變時,就會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產(chǎn)生各種臨床癥狀[3]。
目前,血液透析治療作為尿毒癥患者清除體內(nèi)各種毒素最有效,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血液透析技術的不斷改進,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盡管透析用于ESRD治療已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MHD患者生活質(zhì)量明顯提高,但年病死率仍是普通人群的數(shù)倍。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MHD患者體內(nèi)難免會引起一些較難清除的毒素如大、中分子毒素如PTH、β2-MG等在體內(nèi)積聚,長期以往就會導致各種透析相關并發(fā)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證實導致MHD患者多種長遠并發(fā)癥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中大分子物質(zhì)的積聚。同時MHD患者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導致MHD患者慢性炎癥狀態(tài)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具體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但主要與慢性腎病本身、血液透析過程和遺傳種族因素有關[4]。在本研究中我們以每2周6次傳統(tǒng)血透為對照組,為減輕透析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以每2周5次透析頻率為研究基礎,再對2種不同透析模式(高通量透析和血液透析濾過)進行分組研究,擬通過減少透析頻率提高透析效率,探討三者對微炎癥、β2-MG和PTH的清除效果。本研究通過隨訪6個月3組患者CRP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B組、C組與A組間iPTH、β2-MG指標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傳統(tǒng)血透6次/2周不能有效地清除CRP、β2-MG和PTH。應用5次/2周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4次/2周+HDF1次/2周的方案能達到透析的充分性,而且能有效清除血CRP、β2-MG和iPTH,改善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