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現(xiàn)代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信息系統(tǒng)蓬勃發(fā)展,推動著教學方式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語文教學一直在尋求革新之路,語文課堂中教師也在紛紛為教育創(chuàng)新不斷提出新的教學方式。怎樣在信息化的網(wǎng)絡背景之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目前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探討了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從微課資源、網(wǎng)絡資源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即時通訊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研究如何將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 微課資源 網(wǎng)絡資源 即時通訊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方式,既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更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度罩凭拍炅x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2014)》明確指出:“語文教師應努力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校應加強對他們的指導和培訓,鼓勵支持他們開發(fā)、制作教學課件?!盵1]
一.微課資源——銜接課內外學習
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浪潮的沖擊下,涌現(xiàn)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學形式,比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現(xiàn)下,翻轉課堂在教育圈掀起了一股熱潮。翻轉課堂就是將課堂基礎知識學習與課后課下研習思考與練習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翻轉,也就是知識的傳授與知識的內化的翻轉。[2]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知識的傳授往往受到時空的限制,而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從線下到線上的延伸,學生在家中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學習,之后教師在課堂上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并且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運用知識。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沙群島的具體狀況,直觀的感受其優(yōu)美和富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利用各種工具搜集相關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西沙群島的魅力,從而讓學生滿懷期待和憧憬之情進入課文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根據(jù)多媒體中的內容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引導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語文這門學科所涉及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小學生受自身年齡和知識閱歷的限制以及現(xiàn)階段小學課程體例內容設置的限制,小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認知也比較困難。面對這樣的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將微課與翻轉課堂結合起來,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微課是一種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少、使用方便快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核心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視頻,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自由暫?;蛑貜筒シ?,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如在學習《黃果樹瀑布》這一課,教師可以采用將微課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課前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的內容制作一個微課,然后將其發(fā)送給家長,讓家長帶領孩子觀看視頻,或者讓學生集中觀看課件,讓學生大致了解本課學習的內容,并鼓勵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與大家一起討論。教師也可以將黃果樹瀑布的壯觀美景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之景,使得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
二.網(wǎng)絡資源——搭建語用平臺
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量資源的介入下,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已經不再只是依靠課堂上教師的知識傳授,學生對于信息資源的獲取不再局限在教師單一的渠道上,而是可以從各種媒體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面對豐富多樣的網(wǎng)絡資源,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視頻和圖片等組織實施教學活動,在網(wǎng)絡上搭建云平臺,來幫助學生學習。
傳統(tǒng)的預習方式,預習的過程教師難以監(jiān)控,并且預習結果的檢測也會占用大量的時間。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搭建云課堂教學平臺,根據(jù)課文教學需要設計預習要求,課前把預習要求上傳的云平臺,讓學生按要求把預習的朗讀和背誦課文的錄音或視頻上傳到云平臺,或者也可以上傳自己預習過程中所查找的相關文字、圖片、音頻等多媒體資料。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教師課前將預習要求上傳到云平臺,要求學生將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錄音或者視頻上傳的云平臺,或者搜集有關桂林山水美景的圖片上傳的云平臺。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朗讀的有感情的同學的音頻播放給同學們一起相互學習和評點,將同學們搜集的美景圖片中最優(yōu)美的挑選出來展示給同學們一起欣賞。這樣的可視化預習一方面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所有學生預習的過程和結果都是教師可以監(jiān)控以及檢測到的,更重要的是所有學生的預習成果都變成了大家的共享資源,同學們課前和課后可以進行相互評價和學習,評價的方式可以是點贊、打分、評星級,也可以口頭簡單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差異化審美體驗和追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對學生的評價理由進行一個簡單的追問,同學之間交流和分享,有效地促進學生了審美和鑒賞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現(xiàn)代語文教育強調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F(xiàn)代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大部分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3]“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口語交際教學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教學情境,搭建了互動平臺,它突破了傳統(tǒng)的人際交往方式,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課《小小辯論會》時,小學生受年齡和認知能力的局限,對辯論會還不是特別了解,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資源,向學生展示一場辯論會的視頻,學生在唇槍舌劍的激烈氛圍下,深受感染而進入到情境中,教學目標也自然達到了。課后,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搭建辯論平臺,讓學生們了解到更多關于辯論的知識,并且與更多的人展開辯論,這樣便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
三.互聯(lián)網(wǎng)即時通訊——拓展學習交流時空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自媒體”時代,以QQ和微信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wǎng)即時通訊手段,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交際手段,不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而且促進了人們自由表達和交流的愿望。“互聯(lián)網(wǎng)+”的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有了更多的選擇,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微信或者QQ等方式進行交流,教學和學習不再受時空的限制。教師課后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展開指導,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之間也可以更加有效地交流,提高學習的效率。
當學生在做課后作業(yè)或者家庭作業(yè)時,總會遇到一些不會的題目,這時學生只有向家長請教,有的家長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有的家長或許無法解決問題,這樣會導致有些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家長也焦慮。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學習交流的班級群,教師引導學生在群中自由探討作業(yè)中遇到的問題。如在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以后,有的同學對課后作業(yè)中的問題“為什么說西沙群島里的海水一半是沙,一半是魚?”這個問題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他就將這個問題發(fā)到了班級群里尋求同學們的幫助。班級的同學們就在群里展開了討論,教師也參與進去引導學生一步步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在大家的思想碰撞下,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在這一過程中提高了同學們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組建班群,不僅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時空的限制,而且在學生、教師、家長和學校之間建起了溝通的橋梁,為教學順利的進行提供了保障。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努力開發(fā)語文教育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4]“互聯(lián)網(wǎng)+”的模式將線下和線上學習有機結合了起來,為小學閱讀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比如在教學《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時,由于很多學生不了解這段歷史故事,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來查找相關資料,并將找到的資料交給教師。教師要把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合,將其放在班級的QQ群里,供學生隨時進行查看。課前,教師通過在QQ群里進行“知識競答”的形式了解學生對“負荊請罪”的這段史實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統(tǒng)計情況,便可及時得到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上課時對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在平時的學習中,師生可以經常在班級群中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交流閱讀體驗。班級每月可以確定一個閱讀主題,如魯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等,學生們將自己的閱讀想法與大家一起分享,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自習課時間與同學們開展面對面的讀書交流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將線上和線下的閱讀交流相結合起來,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班級的讀書氛圍也會越來越濃厚。
四.結語
總之,在信息時代的“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切實轉變和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運用各種新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良好融合與發(fā)展,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更好的將語文教學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結合。[5]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呂麗,尤麗洵,董紅梅.大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9).
[3]李啟學.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技投資.2018(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5]才華.“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向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8).
(作者介紹:張麗,揚州大學文學院學科教學(語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