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華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顯得至關重要。以往針對吞咽障礙的治療常采用傳統(tǒng)的吞咽訓練,可以促進舌和咀嚼肌的運動,提高吞咽反射的靈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恢復吞咽功能,但在操作上存在著局限性,依從性較低,增加治療難度[1]。電刺激治療通過神經纖維去極化來收縮咽喉部無力的肌肉,同時可以興奮腦神經,恢復運動的控制,進而改善患者的癥狀,且電刺激治療的局限性低及不良反應少,受患者依賴性較低,已成為目前治療吞咽障礙常用的方法。VitalStim 電刺激作為電刺激療法中的一種,因其便攜性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2-3]。本研究采用VitalStim 電刺激聯(lián)合吞咽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以觀察其臨床療效,探索更優(yōu)化的臨床治療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6 月—2018 年6 月于浙江省安吉縣中醫(y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住院治療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60 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 例。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腦血管病診治指南與共識(2016 版)》[4]中“腦卒中”的診斷標準,經CT 或MRI 確診;(2)經洼田飲水試驗證實有吞咽障礙;(3)年齡40~80 歲,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非腦卒中導致的吞咽障礙;(2)認知功能障礙及不配合者;(3)存在嚴重疾病者;(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治療和吞咽訓練。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營養(yǎng)腦神經、改善腦循環(huán)、脫水等,吞咽訓練則包含基本訓練和直接進食訓練?;居柧氈饕槍δ切┡c進食-吞咽相關的器官進行訓練,為經口進食做必要的準備。直接攝食訓練是指進食時采取的措施,包括食物攝入的環(huán)境、吞咽的體位和咽部殘留物的去除等幾個方面。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和吞咽訓練基礎上,予以VitalStim 電刺激治療。儀器為美國Chattanooga 公司生產的VitalStim 電刺激儀,雙向方波,波寬700ms,固定頻率范圍為30~80Hz,波幅0~25mA,強度5~20mA。儀器有兩個通道,每個通道都裝有2 個放電電極,將表面電極放置在吞咽肌表面,電極放置及治療方法為:(1)治療時,將通道1的兩個電極水平放置在舌骨上方,通道2 的兩個電極置在面神經的頰支上;(2)兩對電極沿頸部前方的中線垂直放置,放置電極后打開電源。治療時間為20min/次,1 次/天,每周5 次,總共4 周。
2.2 觀察指標 (1)洼田飲水試驗[5]:囑患者根據習慣飲用30mL 的溫開水,觀察飲水次數(shù)和嗆咳情況。試驗將吞咽功能分為5 個等級,等級越高,吞咽功能障礙越嚴重。1 級:能順利地1 次將水咽下;2 級:分2次以上,將水咽下而不出現(xiàn)嗆咳;3 級:能1 次咽下,但有嗆咳;4 級:分2 次以上將水咽下,但有嗆咳;5級:不能全部咽下,并出現(xiàn)頻繁嗆咳。(2)攝食-吞咽功能評分[6]:總分為10 分,分數(shù)越低,吞咽障礙的程度越重。1~3 分:重度吞咽障礙,完全依賴輔助進食,不能經口進食;4~6 分:中度吞咽障礙,可經口攝入部分營養(yǎng),同時需要通過靜脈注射攝入部分營養(yǎng);7~9分:輕度吞咽障礙,可經口攝入營養(yǎng),但需輔以代償和適應等方法;10 分:攝食-吞咽功能完全正常。
2.3 療效標準 治愈:飲水試驗1 級,吞咽功能正常;顯效:治療后飲水試驗等級提高2 級;有效:治療后飲水試驗等級進步1 級;無效:治療前后飲水試驗等級未發(fā)生變化??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的性別、病變性質、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注:對照組予常規(guī)治療和吞咽訓練;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VitalStim 電刺激治療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例數(shù)30 30性別(例)(男/女)19/11 18/12病變性質(例)(缺血/出血)21/9 20/10年齡(歲)57.34±3.47 56.67±3.58病程(天)12.09±10.21 11.58±8.02
3.2 兩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3.3 兩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治療前后攝食-吞咽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攝食-吞咽功能評分(2.88±0.72)比(2.70±0.6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攝食-吞咽功能評分分均有明顯改善[治療組:(7.89±0.84)分比(2.88±0.72)分,對照組:(6.14±0.87)分比(2.70±0.69)分,P<0.05],且治療組評分高于對照組[(7.89±0.84)分比(6.14±0.87)分,P<0.05]。
吞咽訓練是常見的吞咽障礙治療方法之一,其包含直接攝食訓練和間接訓練[6]。VitalStim 電刺激作為一種特殊的神經肌肉電刺激,其在治療吞咽障礙方面的療效顯著。研究表明,VitalStim 電刺激可以有效地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7-8]。VitalStim 電刺激可以使被抑制或處于休眠的突觸得以代償或喚醒,實現(xiàn)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有效刺激,恢復吞咽反射的皮層控制功能,使得周圍傳入神經把興奮傳遞到大腦的高級中樞,幫助反射弧形成重建,誘發(fā)咽部肌肉的收縮或模擬正常的自動收縮,加速吞咽肌力量的恢復,從而改善吞咽功能[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的攝食-吞咽功能評分均有所提高,且治療組洼田飲水試驗的總有效率及攝食-吞咽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Vitalstim 電刺激聯(lián)合吞咽訓練對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