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瑜
摘要:設計“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輔助教學,是老師們依據(jù)英語教材重點、教學目標,重新整合教材,設計一些課前學習資料,引導學生根據(jù)這些課前學習資料,學習課文的目標、重點詞、重點詞組、重點句子、重點語法。中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一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參照這些整理出來的學案進行課前自學。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給學生一些提示,讓學生自行總結(jié)。再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采用“兵教兵”的方式,實行組內(nèi)負責制,這樣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guān)鍵詞: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自主學習;小組協(xié)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32-0195-02
一、設計“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輔助教學的必要性
現(xiàn)在很多中學生反映初中英語教材太難學,太零亂,這些學生沒有學習目標,沒有自學能力,教師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累。這種教學效率低下,老師拖一步走一步,收效少的不良情況該如何改變呢?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來輔助教學,降低學習難度,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因此,我們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利用“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輔助教學,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一改過去老師單純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jù)教師設計的要點學案,先認真學習教材,了解話題內(nèi)容,了解話題的重點、難點,然后師生共同研究學習。
二、設計“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就像是學生學習的導盲犬,是老師們依據(jù)教材重點、教學目標,重新整合教材,研究出來的能夠提供給學生可以較為輕松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案。學案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的方向,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能夠在導盲犬的幫助下,把課文的重點知識,重點語法,梳理一下,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是課堂教學的前提。
(一)設計“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應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2.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師生可共同參與。
3.整合性原則:盡可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jié)構(gòu),把英語話題的重難點重新整合,歸納?;y為易,化繁為簡,把雜亂無章的教材內(nèi)容,整理得簡單易學。
4.層次性原則:關(guān)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學案分為“普通生適用”,和“學優(yōu)生適用”兩種。
5.實用性原則:學案的編寫,真正能起到輔助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
具體要求如下所示。
第一,“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第二,“學案”應幫助學生,把雜亂無章的教材內(nèi)容,重新整合,歸納,整理得簡單易學,并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第三,“學案”的編寫一般按一個話題一個學案,上這個話題前,先將這個話題的“學案”發(fā)給學生預習。
(二)設計“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的基本格式
學案編排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是學習目標:根據(jù)話題知識點,結(jié)合《課標》要求,將學習目標呈現(xiàn)在學案上;第二板塊是話題主要內(nèi)容的整合歸納。包括五部分內(nèi)容:①重點詞組;②重點句型;③重點語法、課文難點分析;④話題作文分析;⑤輔助練習。第三板塊是學生的學習反思。
(三)引導學生對英語話題基礎知識進行自主學習
初中英語教材是按照一個話題一個主題的思路進行編排的,老師在講解前,先讓學生了解每一話題的文化背景知識。例如,學習運動的主題以前,先讓學生搜集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的明星、比賽規(guī)則,以及運動對健康的促進作用等。再引導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做好對各話題所要求的語言交際內(nèi)容,如重點詞組、重點句子、重點語法、話題作文等基礎知識的預習,做到“先知”。老師設計學案的時候,把要求掌握的重點詞組、重點句子、重點語法﹑難點羅列出來,讓一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參照這些整理出來的學案進行課前自學。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給學生一些提示,讓學生自行總結(jié)。
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 2 Topic 1的重點詞組、重點句子﹑重點語法的整理。
1.重點詞組。①have a cold 感冒;②have a fever 發(fā)燒……
2.重點句型。①What's wrong/the matter with you?你怎么了?……
3.重點語法﹑難點分析。①情態(tài)動詞用法:主語﹢had better﹢V動詞原形;主語﹢should﹢V動詞原形……
讓一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根據(jù)老師提供的“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進行課前預習,有計劃、有目的地抓好新課的基礎知識預習,這樣會大大有益于新課的學習。基礎知識前后的聯(lián)系是相當緊密的,所以,應自覺地預習,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再多下功夫,才能把英語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給學生一個范圍讓學生自行總結(jié)。例如,自學詞匯時,可讓能力較強的學生,自己羅列出有關(guān)疾病的詞組,自學句型時,可讓學生預習課文總結(jié)出生病、看醫(yī)生、給建議、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的句型;自學語法時,可查找資料,歸納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通過英語基礎知識的先學后教,使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就不可能有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那么,學習成績自然無法提高。
三、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把一個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協(xié)作學習。每個小組6個人左右,分組的時候,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強弱搭配,每個小組的1號學生是該小組學習最好最負責任的學生,組織本組學生的學習,“小老師”先按老師的要求,歸納出話題的重點詞組、重點句子、重點語法,再輔導本組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完成對本話題的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的學習。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采用這種“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戰(zhàn)略,既讓弱生吸取了營養(yǎng),點燃了他們求知向上之火,同時優(yōu)生在原基礎上又得到提高,不自覺地把知識進行梳理、系統(tǒng)化并形成能力。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實行組內(nèi)負責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使用“英語話題學習要點學案”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課程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地滲透新課改理念,為每位學生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美花.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J].科教新報,2013,(8).
[3]王淑芳.“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幾點認識[J].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