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勝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網絡已經普及到各家各戶,人們消費水平也逐漸提高,各行各業(yè)借助網絡的力量搭建消費平臺,飲食行業(yè)也不例外,其中“餓了么”、“美團外賣”等各種各樣的外賣平臺也進入人們的視線,被人們廣泛利用,尤其在各大高校中提升了學生的外賣消費數量,這些外賣平臺給各大高校的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本文針對平臺助力下的校園快餐外賣的消費行為進行研究,提升外賣平臺的附加價值和未來發(fā)展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平臺助力 校園快餐 外賣 消費行為
一、外賣平臺的搭建機制
(一)根據當前群體需求
1.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發(fā)達時期出生的高校學生們,他們對網絡和新科技都有著好奇心和親切感,并且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依賴于網絡,包括衣、食、住、行等消費行為;2.當前社會處于商品繁榮的時代,各個行業(yè)的商品應有盡有、多種多樣,這對高校的學生而言,在面臨日益復雜的選擇中,常常會猶豫不決,無法做出選擇;3.對于商家而言,商家在平臺推出的特價商品營銷活動,對沒有價格概念的高校學生來說顯得單調無力,但是學生們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因此高校學生群體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潛在客戶。
2.現代科技的發(fā)展給當前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足不出戶的生活條件,學生們的個性化活動選擇和獨立的思維加強了他們對獨立空間的需求。當前社會新型詞語“宅”就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學生的生活方式,在飲食方面,學生們對飲食的口味和特色要求,通過平臺可以自由選擇。
3.當前大部分高校內食堂的伙食都不能符合學生的味覺,學生的口味多種多樣,單一的食堂速食對他們來說口感欠佳,學生們對獨立空間的要求和對美食的追求都致使大部分學生更加喜歡外賣消費,不再依賴校內一日三次提供的速食,因此也對快餐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些原因都使當代學生更傾向于外賣平臺,食品行業(yè)針對當前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傾向行為,搭建了“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等消費平臺,給了當今社會的學生多種多樣的選擇,大大的迎合了當代社會的消費群體,這類平臺的推出,給消費者們選擇猶豫、喜歡新鮮口感等方面提供了選擇的機會,也給消費者提供了可以多家對比,充分考慮的機會,由此可見,外賣平臺成功助力校園學生的消費行為。
二、外賣平臺的模式
(一)模式介紹
當今社會的外賣平臺,例如“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等都是采用典型的O2O模式,所謂的O2O就是將線下的商務機會和網絡相結合,因此網絡成為了線下交易的前臺,O2O模式的應用一方面可以為商家提供電子商務平臺,另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在線搜索、在線支付等線下體驗的服務,這種模式實現了價值的雙向傳遞。
(二)平臺價值
1.從商家的角度進行分析,外賣平臺能夠將分散的各個商家進行歸納集合,從而精準的定位消費群體,因此平臺可以節(jié)約商家的營銷成本,商家借助平臺營銷商品,可以提高知名度,從而開發(fā)更多的消費群體,培養(yǎng)固定的消費客戶,可以推動線上線下互相促進,為商家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2.從消費者的角度進行分析,外賣平臺為消費者節(jié)約了搜索的時間成本;根據平臺下單,店家配送減少了消費者的體力支出;通過第三方平臺對商家的規(guī)范和客戶反饋的機制,有效的減少客戶的消費風險,以上三方面為消費者節(jié)約了消費成本。
3.從平臺的角度進行分析,當今社會的外賣平臺,例如“餓了么”和“美團外賣”都形成了自己的服務半徑,例如以高校配送為核心,集成高校周圍的用戶,從而形成了規(guī)?;慕洕J?,提高了配送的效率,降低了配送成本。
三、外賣平臺存在的弊端及建議
(一)外賣平臺存在的弊端
1.食品安全問題是我國當前高度重視的問題,因此外賣商家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要進一步進行規(guī)范和調整,平臺作為第三方很難做到直接監(jiān)督商家,但是為了消費者的安全和對平臺的信任,第三方平臺應該建立有效的客戶反饋機制,使消費者有機會提出自己的合理訴求,第三方平臺對不正當經營商家應該及時中斷,清掃市場。
2.外賣在制作過程和商家配送過程都要提高效率,商家制作食物時間過長或配送時間較慢,消費者忍耐度有限會導致對商家滿意度低,因此回購率降低,對第三方平臺也有一定影響,消費者會對第三方平臺的價值產生懷疑,從而使用其他平臺。
(二)配送建議
為了能將包裹及時送達給消費者,平臺應以半徑為中心,集合周邊所有客戶進行配送,這種配送模式可以規(guī)范經濟、降低配送成本,具體實施策略:要根據配送路線平均化和一體化的原則進行配送,每條路線的配送路程和配送員獲取的配送外賣的數量要相對應,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配送員來回路程的時間,第三方平臺根據歷史數據,將消費者下單的不同商家聯(lián)結在一條配送線上,有利于消費者一次性獲得不同服務,也能促進消費者對不同商家進行消費,從而能夠擴大交易量,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具體實施方案:平臺指定參與集中配送商家的食品放置位置,以便于配送員獲取;每個配送員指定一條路線進行配送,按照指定的配送路線,取餐、送餐;配送時長應該根據外賣量的多少進行相應調整,就餐高峰期每個3到10分鐘就有一個外賣員完成一條配送路線,就餐低峰期,每個10到15分鐘完成一輪配送;配送費有參與商家按配送量決定,為了更快實現規(guī)模經濟,外賣第三方平臺在初期可以采取經濟激勵的方式,鼓勵商家從而形成配送聯(lián)盟,可以有效的提高配送率。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外賣平臺結合高校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迎合了學生追求便利、選擇多樣、價格實惠等消費特點,給消費者們選擇猶豫、喜歡新鮮口感等方面提供了選擇的機會,也給消費者提供了可以多家對比,充分考慮的機會,由此可見,外賣平臺成功助力校園學生的消費行為消費平臺和商家在經營和行業(yè)競爭中不斷創(chuàng)新、調整,因此外賣行業(yè)也在隨之不斷的規(guī)模化和規(guī)范化。
參考文獻:
[1]宋云燕."平臺助力下的校園快餐外賣消費行為探討."《中國經貿》 .14期 (2015):90-90.
[2]堂吉偉德."外賣平臺被訴是消費環(huán)保入手的嘗試."法制與社會(銳視版) .(2017):34.
[3]張朝宗."開好快餐外賣店有訣竅."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財富版 .5?(2009):41-42.
[4]張紫薇."外賣O2O平臺在校園市場的博弈分析."現代商貿工業(yè) .05 (201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