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錄 蒲金涌 強玉柱
【摘 ? 要】 運用1971—2017降水資料及同期麥積區(qū)馬鈴薯產量資料,分析近47年不同類型干旱概率及其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建立干旱氣象保險指數及馬鈴薯干旱氣象理賠值計算模式,對各種干旱組合對馬鈴薯種植風險理賠額度計算分析得到研究結果。
【關鍵詞】 馬鈴薯;干旱氣象保險指數;縣域
Study on the Meteorological Insurance Index of the Drought in the County of the County
Huang Yonglu1 ? Pu Jinyong2 ? Qiang Yuzhu2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of 1971 / 2017 and the data of potato yield in wheat accumulation area in the same period, the prob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drought and its influence on potato yield in recent 47 yea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rought meteorological insurance index and calculation model of potato arid meteorological settlement value were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claim amount of various drought combinations to potato planting risk.
[Keywords] potato; drought weather insurance index; county
氣象災害保險作為一種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財務安排,從縣域經濟層面而言,具有政策、規(guī)定的優(yōu)勢,可操作性強。就氣象災害保險而言,縣域是比較適合的空間尺度。天水市麥積區(qū)地處黃土高原南緣與秦嶺山脈西段北界相接,溝壑縱橫,土壤涵水性差,90%以上耕地為山地,農業(yè)基礎設施條件差,人口密度大,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弱,農業(yè)生產受干旱等自然災害影響較大, 精準研究干旱發(fā)生規(guī)律及對馬鈴薯影響程度,分散種植業(yè)生產風險,非常有意義。
1 ?資料及氣象干旱標準
1.1 ?研究區(qū)域
天水市麥積區(qū)位于隴東南東北部,面積3480 km2,海拔1130~2700m,年平均氣溫11.3℃。耕地47386.8hm2,冬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要三大農作物,其中馬鈴薯種植3442.1hm2。
1.2 ?資料來源
取自麥積國家標準氣象站1971—2017年歷年降水觀測值及同期天水市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年鑒及公報中糧食產量資料。
1.3 ?干旱標準
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表示,指某時段降水量與常年同期降水量相比百分率:
(1)
其中P為某時段降水量, [P]為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標準采用月尺度(表1)。據各月降水量距平值,按干旱發(fā)生時間順序把干旱分為春旱(3~5月),初夏旱(6月),伏旱(7~~8月),初秋旱(9月)。所在時段月份任1月發(fā)生達干旱標準,即認為該時段發(fā)生干旱。
1.4 ?干旱氣象保險指數確定
初夏旱、伏旱及初秋旱對馬鈴薯產量影響最大,會造成馬鈴薯大量減產甚至絕收。據此建立馬鈴薯各時段干旱產量風險系數(表2),馬鈴薯各關鍵生育期均出現嚴重干旱,風險系數總和為0.45,產量水平將降低45%。這種估算與實際生產基本吻合,以此作為評估干旱對馬鈴薯產量影響定量描述的依據。除受初秋旱、春旱及初夏旱3個不同旱段影響,還要考慮到無干旱情況,大概共有 64 種組合。綜合組合中各個旱段產量影響系數,確定干旱氣象。
保險指數(D),D以百分率表示。如玉米生長關鍵期均逢嚴重旱災發(fā)生,D為50%。D實際上也是馬鈴薯全生育期各種有關干旱(含無旱)天氣對馬鈴薯產量綜合影響。
1.5 ?保險理賠率
用(2)計算理賠率(CS)。干旱對馬鈴薯產量是一種非線性影響,計算確定馬鈴薯干旱保險氣象指數(D)對應理賠系數(I)(表3),盡量減輕干旱對馬鈴薯產量線性影響。
CS=D×I ? ? ? ? ? ? (2)
1.6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采用 SPSS 統(tǒng)計軟件作相關分析,采用 Excel軟件作數據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馬鈴薯生長特性
馬鈴薯4月10日前后播種,5月8日出苗,需30 d左右,出苗到分枝約需20d,6月1日分枝后生長較快,分枝到花序形成在6月4日,需3d左右,花序形成后很快進入開花期(6月11日),需7d左右;開花至可收期是塊莖膨大、營養(yǎng)積累期,需120d左右,通常在10月18日,馬鈴薯收獲期可根據其特點,提前30d左右收獲。
馬鈴薯發(fā)芽時,塊莖本身貯有一定水份,且生長初期植株矮小,蒸騰少,較耐旱。莖葉主要生長期(出苗~分枝)后塊莖迅速膨大,植株體內養(yǎng)分分配轉為地下塊莖增長為主時期,需水減少,否則易徒長,影響塊莖養(yǎng)份積累。開花后進入塊莖膨大主期,為馬鈴薯需水臨界期,每增加1mm降水,可增加產量30~60kg/hm2。
2.2 ?干旱時空分布特征
1971—2017年麥積區(qū)春早、初夏旱、伏旱及初秋旱發(fā)生頻率均較高。其中無旱13 a,占27%;一個旱段14a,占31%;兩個旱段13 a,占27%;3個旱段5 a,占11%;4個旱段2 a,占4%。夏季降水分布最不均,伏旱頻率最多占38%,其次為初秋旱占33%,初夏旱較少占29%。在各級別干旱中,中旱最多為45%,其次為重旱和輕旱,分別占33%和22%。
2.3 ?不同干旱組合氣象保險指數及理賠率
馬鈴薯全生育期無干旱時段出現組合概率和馬鈴薯一樣為27.9%,概率較高。3個時段重旱疊加出現的影響指數高45%,概率為0.1%,春季、初夏重旱而伏期夏中旱組合影響指數同為40%,組合概率0.2%。為小概率事件。在各種組合中,免于理賠組合(干旱影響指數<10%)有13種,折半賠付(10%<干旱影響指數≤20%)組合24種,80%理賠(20%<干旱影響指數≤50%)組合27種,無影響指數高于50%的組合。通過(2)式計算,在研究年份中,理賠率為0干旱組合13種,理賠率≤10%的23種,10%<理賠率≤20%的10種,20%<理賠率≤30%的14種,30%<理賠率≤40%的4種。無理賠率高于40%的組合。
3 ?結論與討論
①建立理賠率計算模式,為定量分析氣象災害對馬鈴薯生產影響程度及保險理賠提供了分析依據,具有一定縣域氣象保險估算普適性。②干旱對馬鈴薯產量影響可能是非線性的,在計算中只用線性模型顯然不全面。其產量還可能受勞動力投入量、化肥施用量等農業(yè)經濟因素影響,也會影響理賠數量,這在以后修改合同中要分地域做重點關注。③馬鈴薯生長季干旱對產量無影響年份概率最高,為 27.9%;春季、初夏及伏期 3 個時段重旱依次概率為 0.1%;春季、伏期重旱而初夏中旱組合及春季中旱、初夏及伏期重旱的組合概率依次為0.1%和0.2%,均屬小概率事件。在各級各時段干旱組合中,免于理賠組合(干旱影響指數<10%)有13種,折半賠付(10%<干旱影響指數≤20%)組合24種,80%理賠(20%<干旱影響指數≤50%)組合27種,無影響指數高于50%的組合。④馬鈴薯干旱氣象保險指數,為方便保險理賠業(yè)務具體操作,制定客觀理賠標準,為保險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牛浩,陳盛偉.農業(yè)氣象指數保險研究[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