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
摘要:趣味性是吸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好的手段之一,在學中適當的運用趣味性游戲或趣味小故事的講解,能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樂于接受,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興趣是人們認識事物的興趣傾向,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能更好地探索語文知識的奧秘,因此趣味性教學歷來都是教師推存的語文教學方式,本文探討如何將趣味性教學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果,為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學科改革提供參考,從而推動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教學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87-01
小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有限,語文學科作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重要學科,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強調單一傳授知識,重復書寫和背誦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所以引入趣味性教學方法是小學語文改革的重要措施,教育部門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點研究。開展趣味性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小學語文教學始終追求的課堂教學效果,下面針對具體的趣味性教學研究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1.趣味導入,吸引學生
通過聽、看、做趣味導入,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新課的有效手段,教師若是能夠抓住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將學生課前的注意力輕松地轉入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節(jié)省時間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教學開展中,“趣味導入”是一種有效的方式。課堂導入的方式有聽故事、聽音樂;看視頻、看奇特事物;做教具或多媒體、做動作等方式,這些趣味性的導入方式,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課堂教學手段。如在學習古詩《畫》這節(jié)課程教學時,在上課前讓學生靜靜地聽教室外面的鳥叫聲,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各種鳥的叫聲用音樂導入的方式,讓學生迅速安靜下來,可以試著讓學生說一說鳥的名字,學生的注意力自然會關注到教師的問題中來,輕松地進入文章學習之中,接著看圖片《畫》,教師可以將圖進行一些處理加工,最好是做成帶動畫效果的圖片。這樣的導入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學習課堂知識,加深理解,體現出趣味性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的有效結合。
2.引古論今,激趣暢言
周幽王為了加強統(tǒng)治下令不許國人議論國家,使得國人只好“道路以目”,結果導致亡國,民國時期也不讓國人議論國事,結果也是失民心者失天下。國家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小小的課堂,語文教學講的就是一種道理,如果教師只注重教師的想法,不關注身邊的學生,不讓學生思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課堂不但沒有趣味,反而會讓學生感到反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古論今,激趣暢言是很重要的,教師在課堂上多創(chuàng)設情景,多設定一些疑問,通過設疑可以開啟學生的心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少年閏土》這篇大家熟悉的文章,現在的學生生活水平都好了,教師提問設疑時一味讓學生說閏土的心里變化和處事方法,現在的學生在家里他就是老爺,都是爺爺奶奶伺候他,哪里知道生活的艱辛會改變一個人的人身觀,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抵達知識的彼岸。教師提前設疑“?”很多學生會發(fā)言,教師“疑”設的好,可以為教學效率提供保障。學生本就喜歡探知世界奧秘,這樣的問題對于這些小學生而言,無疑是十分新穎有趣的,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使得課堂氣氛瞬間點燃,學生會主動參與到的交流探討中,感受語文知識的學習樂趣。
3.表演課本,激發(fā)學習樂趣
表演展示自己是每個學生最喜歡做的活動,小孩子從有了行為能力開始就喜歡做游戲玩過家家,小學低年級學生每天在學校的課余時間幾乎都以表演為主,總是把自己設計成動畫片主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將動畫片與教學知識整合在一起,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展開學習,這種趣味教學方面的研究還是有必要每位教師去好好研究的,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課本,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如在三年級的《手術臺就是陣地》這節(jié)課程教學時,在教學過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白求恩、護士、傷員等,讓學生在角色游戲體驗中,加深對課本文章的好奇心,深切體會語文課的益智性和趣味性,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演故事情節(jié)學故事人物動態(tài)和神情以及心理。引導學生自主體會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消除語文學習的強迫性,同時還有助于轉換教師教的角色,學生會在表演中學習了知識,教學效果也會比直接講授式好很多。
益趣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只有在各種趣味教學中才能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要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就要不斷更新新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多摸索適合自己的趣味教學法,多運用形式多樣趣味教學,在小學于語文教學中多總結教學效果,反復研究。這樣譽為學習將會有一番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簡淑端.小學數學口頭作業(yè)形式分析[J].試題與研究,2018年26期.
[2]李紅艷.如何有效地設計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yè)[J].教育革新,2017年07期.
[3]葉潔蕓.讓開放型作業(yè)成為孩子樂學的搖籃[J].河北教育,2005年23期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