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琳
摘 要:為迎合新時期的教育要求,實踐教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葫蘆絲本身是一種便于攜帶、輕巧靈便、聲音悅耳的音樂器材,故得到了小學生的廣泛喜愛。為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必要重視葫蘆絲教學,利用葫蘆絲活躍小學音樂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葫蘆絲學習積極性。結合實際通過營造情景與改進教學思路的方式討論葫蘆絲教學途徑,希望可以改善葫蘆絲教學方式,提高葫蘆絲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葫蘆絲教學
新課改提出小學音樂有必要重視器樂教學,利用器樂教學改進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凸顯音樂教學意義。葫蘆絲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樂器,有著發(fā)音容易、指法簡單、聲音婉轉動聽的特點,故很適合小學生的使用與學習。葫蘆絲能夠提升學生音樂品味,所以是音樂特色化教育的重要途徑。當然因國內小學音樂葫蘆絲教學經(jīng)驗較少,所以現(xiàn)階段的小學音樂葫蘆絲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營造情景
對人類的認知行為來說,興趣的作用非常突出。因此為保障學生葫蘆絲學習有效性,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就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這對健全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激發(fā)學生葫蘆絲學習興趣需要從兩點著手,首先加大葫蘆絲教學宣傳力度,通過大課間、學校廣播、音樂課演奏葫蘆絲作品。其次音樂課中教師直接向學生演示葫蘆絲的特殊之處,包括其構件結構,帶領學生分析葫蘆絲演奏特色,激發(fā)學生葫蘆絲學習興趣。在得到學生的認同與支持下,教師便可以進一步開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學習葫蘆絲。當然,教師還可以直接成立葫蘆絲社團,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每周集中訓練參與各種演出活動。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作用下,學生的葫蘆絲學習質量自然能夠得到保障。
二、優(yōu)化教程
雖然葫蘆絲是一種很適合小學音樂教育的樂器,可是國內對于其實踐與應用經(jīng)驗卻并沒有多少。正因如此,葫蘆絲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白葫蘆絲教學的關系。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各項條件,包括年齡特點設置教學目標[1]。明確葫蘆絲教學目標,制訂葫蘆絲教學計劃與標準。當然教師的個人能力對于葫蘆絲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提升教師的葫蘆絲表演專業(yè)化水平與教學專業(yè)化水平,為教師配備專業(yè)的書籍和教材。需強調的是校本教材同樣是重要的項目,校本教材能夠指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葫蘆絲學習中[2]。如果校本教材枯燥乏味、重復煩瑣,那么葫蘆絲教育的價值和作用便得不到有效發(fā)揮。葫蘆絲教育應當反復琢磨,用易懂、通俗、簡潔的語言幫助學生掌握。通過實踐也就是葫蘆絲吹奏制作校本課程[3]。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體現(xiàn)與形式,微課在葫蘆絲教學中同樣可以發(fā)揮巨大的作用。葫蘆絲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改進微課教學的形式。如學習《紅蜻蜓》時,教師就可以用微課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需要先拆分該課教學中學生所需掌握的基礎知識,隨后用葫蘆絲搭配課程內容組合成微課教學知識結構。通過微課教學的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了課內、課外的雙向互動,為學生提供了直觀、簡潔的示范與幫助。該過程可以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有效提高葫蘆絲教學質量。
三、夯實基礎
不論是學習哪一種樂器,天賦與經(jīng)驗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質。葫蘆絲教學本身屬于長期性工作,為了能夠演奏好葫蘆絲這種樂器,學生就必須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教師需要從氣息運用、指法、呼吸方法、握姿等多個角度展開詳細化指導。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演奏水平。很多學生在早期學習中都存在姿勢不正確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通過編制兒歌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如何使用葫蘆絲,把握好葫蘆絲演奏關系。葫蘆絲演奏中控制好氣息的節(jié)奏,保持氣息均勻非常關鍵。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對于氣息的運用質量和運用效果將直接左右最終的表演水平。很多小學生在身體素質的限制下,往往并不能提升自己的葫蘆絲演奏能力。因此氣息鍛煉是葫蘆絲教學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葫蘆絲早期教學中一部分學生會將器樂演奏與正常呼吸所用氣混淆,這所帶來的結果便是學生在吹奏葫蘆絲的過程中會應用過多的氣息。這種方法顯然并不正確。肺活量的控制在葫蘆絲教學中的作用與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很多學生早期學習葫蘆絲都會在教師的要求下,使用少量氣息,當學生熟悉氣的使用以后教師才會提高難度要求學生用更大的氣息量。當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氣息使用量,教師才會允許學生表演整首歌曲。氣息鍛煉方法可以用小紙條放在學生嘴前,要求學生長時間保持紙條平衡,這種方法簡單、趣味且高效。
面對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小學音樂葫蘆絲教學需要面對與考慮眾多要求。器樂教學是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形式與重要內容,教師需要把握好器樂教學中的師生、樂器關系,只有明確了這一主題,確定了學生的成長需要,調整了教學對策,保障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穩(wěn)定增長,葫蘆絲教學的價值才算真正意義上得到了體現(xiàn)。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條件、音樂教學現(xiàn)狀調整葫蘆絲教學形式。在激發(fā)學生葫蘆絲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戴娜.“小葫蘆,大作用”:談小學葫蘆絲課堂體驗式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8(13):154-155.
[2]于亞平.小學音樂課堂葫蘆絲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8(1):21-22.
[3]黃燕紅.談小學音樂課堂葫蘆絲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4):54-5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