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順
1. 智慧算式
下面是一道“春夏秋冬”算式。請用2、4、5、7替換算式中的文字,使等式成立。
2. 實習偵探
一天夜晚,小偷鉆進郵局旁邊的冷飲店,偷出200英鎊紙幣。他逃出冷飲店,還沒跑出10米,就碰上了從小巷子里出來的警察。警察見他形跡可疑,就把他帶到附近的警察局。
正巧,冷飲店的老板也來警察局報案,警察便更加懷疑他是小偷,馬上進行搜身。令人不解的是,小偷竟然身無分文。沒有證據(jù),警察只得將小偷釋放。
當晚釋放小偷后,警察一直暗中留意小偷,發(fā)現(xiàn)他沒有返回作案現(xiàn)場,也沒有同伙。
你知道小偷把紙幣藏在哪里嗎?
3. 快樂迷宮
夏日炎炎,吃一塊又香又甜的鳳梨真是一大享受。不過,下面這個可不是一般的鳳梨,它大有玄機呢。試一試,看你能否順利通過這個鳳梨迷宮吧!
本欄插圖 ??趙 芳
責任編輯 ??周錦宜
媽媽,我愛您
生活有時會很殘酷,嬌艷的蓓蕾還未來得及綻放,就早早經歷了風霜。還不到四歲的萬山紅因為一次意外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曾經健康的雙腿被永遠鎖在了冰冷的輪椅上。然而,家人沒有放棄她,媽媽更是毅然辭去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她照顧她。
愛讓世界運轉,愛讓奇跡發(fā)生。萬山紅和媽媽的故事感動著育紅小學的全體師生。他們在這對母女身上學到了什么呢?又為這對母女做了哪些感人的事情呢?答案在王巨成暖心成長小說《媽媽,我愛您》里。
四歲前的一個故事
一個人對自己四歲前發(fā)生的事情,能保留多少記憶呢?
萬山紅不知道別人怎樣,她只知道自己腦子里對四歲前所發(fā)生的事情差不多是一片空白,四歲前的事情好像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從奶奶、爸爸、媽媽的口中說出來的,這些故事在萬山紅聽來,都顯得飄渺而遙遠,就像是在聽別人的事情一樣。
那是四月的第一個星期,而且是星期一。奶奶非常清楚地記得這一天,因為陳秀慧說了,等雙休日她要帶萬山紅到兒童樂園玩。當災難發(fā)生后,這一天就被奶奶永遠地烙在了記憶里。
當時是下午三點多。
奶奶去了街上。爺爺站在窗子前,對著窗前的兩棵樹出神。
一片片鵝黃中帶著嫩綠的葉子在三月明媚的陽光里,閃閃發(fā)亮,呈現(xiàn)出蓬勃的生命力。那是兩棵極其普通的樹,一棵是刺槐,一棵是洋槐,它們就長在窗子前的一塊空地上,一棵長在墻邊一堆廢棄磚頭的縫里,一棵長在混凝土的裂縫里。最初它們是怎樣來到這里的呢?沒有人知道。爺爺只知道它們不是誰刻意種下的,也沒有人給它們修剪,更沒有人給它們施肥、澆水。
一方泥土,一片陽光。就這樣,兩棵樹默默地開始了它們的成長,那種成長是自然而從容的,人們絲毫沒有覺察它們是如何長大的,可是它們又確確實實在生長著。那兒突然長出一片葉子,那兒突然多出來一根枝條,它們長得自自然然、心平氣和。
經歷了風,經歷了雨,經歷了嚴寒,經歷了酷暑,樹還是樹。一次臺風過后,刺槐樹遭受到嚴重的摧殘,它的主干被風攔腰刮斷了。
令人驚奇的是,沒過多久,那斷了的地方居然又生出了新的枝葉。一棵新的樹又開始了它生命的歷程。
樹也有樹的快樂。夜晚,兩棵樹聆聽星星和月亮的喃喃細語;白天,兩棵樹分享了小鳥的點點喜悅。兩棵樹會在風中唱歌,會在風里舞蹈,會在陽光里自由呼吸。
兩棵樹勤勉地在一家人的眼前演繹著四季的變幻:嫩綠的新芽報告著春天的消息,繁密的枝葉以及蟬鳴帶來夏天的氣息,紛飛的落葉上寫著秋天的詩句,它們光禿的枝丫昭示著冬日的來臨——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在不知不覺間,兩棵樹長大了,刺槐樹把廢棄的磚頭掀翻了,洋槐樹把它周圍的混凝土也頂開了,它們長得生機勃勃,長得枝繁葉茂,又粗又壯。它們長得早就超過了他們家二樓的窗子,在窗子上都能觸到最近的樹枝。
爺爺常常出神地看著那兩棵樹,他常常感慨一句:“看看這兩棵樹呀——”
在爺爺看來,兩棵樹給了他一絲意外、一絲驚喜,當然,他心里也生出一絲敬佩。
兒子萬錦城曾提議把那兩棵樹砍了,理由是樹越長越大,會妨礙室內采光,而且影響通風透氣。但兒媳婦陳秀慧則說:“開窗就看見綠色,就聞到新鮮的空氣,還聽到鳥兒的叫聲,花錢也買不來這樣的好事呀!”
其實好處遠不止這些。如果到了開花時節(jié),家里每天都會飄蕩著香甜味道的清香,還時不時有采花粉的小蜜蜂闖進來。
于是,兩棵樹就留了下來。
(選自《媽媽,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