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紅 周偉
摘要:生物學科教學中實驗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實驗中自主探究,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可更好的掌握學科知識、提高自身能力,教師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未來需要教師給予生物教學實驗更多的關注,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知識,發(fā)現(xiàn)真理。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究理念
一、 引言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考試、升學率等等因素的影響,實驗課的時間被大大壓縮,而且在實驗課上也存在教學模式呆板等等的問題,導致實驗的效果并不明顯。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要立足學生發(fā)展,加強實驗教學,建立切實可行、高效健康的實驗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二、 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枯燥呆板
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內容枯燥呆板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干預過多,學生主動性得不到發(fā)揮,缺乏自我探究,所以學生才會覺得實驗索然無味,沒有興趣。
以“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操作實驗為例,老師要求學生不要動顯微鏡,安靜地坐著等著老師的命令。老師說一個步驟學生做一個步驟,老師說調整光圈,學生就調整光圈,絕不可以做除此之外的事。出于安全、設備等的問題的考慮,部分老師在實驗中通常會帶領著學生做實驗,老師一個指令,學生一個動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實驗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反而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生怕被老師訓斥地操作,這就違背了實驗的精神,并且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實驗中學生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若只是一步一步跟著老師操作,學生就失去了在實驗中思考的機會,機械性的用手操作,大腦的活躍度大大降低,實驗也就失去了趣味性。
此外,由于學校設備不完善或者老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還會采取這樣一種模式,取消同學們自己的動手試驗由老師在講臺上做,學生在下面看。這種模式學生參與度不高,同樣使實驗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 教師重理論輕實驗
當前的教師隊伍有相當一部分是擁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老教師,不可否認他們是敬業(yè)的,教學質量高,但其中部分教師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觀念的老化,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尤其明顯,表現(xiàn)出明顯的重理論輕實驗的傾向。例如初中重要的“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老師重視理論的講解,通常直接依據(jù)課本進行知識的教授,而不是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觀察種子發(fā)現(xiàn)結構組成。不可否認這樣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課本上明確要求的實驗內容僅僅由教師講解完成,不經(jīng)過學生實際操作,卻要因為考試要考必須把實驗內容機械性的背下來。學生沒有親身經(jīng)歷,背的內容自然容易忘記,考試時也必然會出現(xiàn)問題,學生學得辛苦,老師的教學也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長此以往,必然會打擊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甚至對科學產生厭惡抵觸情緒,更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也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教師的素質、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重理論輕實踐,將本該屬于實驗的時間侵占,短時間內可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知識,但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三、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策略
(一) 改進實驗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
實驗課上枯燥無味,學生沒有實驗的興趣,探究理念指導下的實驗課這樣的情況要加以改變。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獨立探索、自主思考。例如在“膝跳反射”的實驗教學中,它是非條件反射的典型代表,學生通過這一實驗可充分認識非條件的反射先天、不受控制等的特點,利于對知識的深入學習。所以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兩人或多人一組,親自試一下膝跳反射,再結合課本內容探究它的形成。實驗課應該是輕松愉悅的,同學們在自由活潑的氛圍中,一個人或者小組一起完成一項任務,老師起到的是引導作用,學生才是主體。
(二) 創(chuàng)新實驗方法、對象
生物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實驗材料的選擇可以盡量的選用的日常生活中常見易得的。以教師講授“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為例,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種豆芽,根據(jù)溫度、光照等等條件設置好實驗組和對照組,自己去照料它們,詳細記錄每天的生長情況。一段時間后帶到學校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匯報,提出遇到的問題,然后老師進行解答評價。這樣的實驗過程學生充分參與,學習積極性與對知識的理解都有很大的進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實驗的方法、對象。實驗不僅僅局限于實驗室當中,生物是一門與自然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教師要鼓勵學生到大自然當中去,親近大自然,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去進行實驗,將課本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日常生當中。由此,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實驗的樂趣,由實驗愛上生物。
此外,為了提高實驗的趣味性、知識性,老師可以將演示性的實驗轉變?yōu)閷W生操作性實驗。學生真正自己動手去做,而不是去聽、去看老師怎么做。操作性實驗避免了演示性實驗學生參與度低、師生互動性差的尷尬,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還可以用探究式實驗代替驗證式的實驗,讓學生們自己帶著問題去探究然后得出答案,對知識的印象將更加深刻,學生的積極性也調動了起來。
(三) 教師增強實驗意識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在課堂中起主導作用,教學活動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素質。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知識,不僅僅是本學科的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知識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也是必要的。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心理,在講好書本知識的同時做一些適當?shù)难a充,還要注意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探究意識,真正讓生物教學促進學生的成長。
四、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改進教學方法,在探究理念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實驗動手中學習鞏固知識。
參考文獻:
[1]孫永記.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分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6(2):20-21.
[2]海熱古麗.探究理念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9):159-160.
作者簡介:
舒紅,周偉,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會理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