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面臨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小學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傳統(tǒng)教學比較重視課堂教學,對語文課外活動的作用了解不深,這往往是忽視小學生性格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表現(xiàn),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F(xiàn)代教育提倡利用開展課外活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教學方式
一、 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作用
(一) 課外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小學生天性好動、愛玩,由于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的特點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在課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小學生的特點。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對語文的關注度,接受、喜歡語文學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語文課本上有很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學生可以通過課外活動親自體驗,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對課文的理解會深刻很多。
(二) 課外活動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
目前學生的總體狀態(tài)是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很少會發(fā)揮主動性,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較輕松的環(huán)境,學生能夠在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知識,也會學到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能夠增強對外界的認知能力。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愿意和同學分享感受,學會傾聽他人的訴說,學會尊重他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三) 有助于因材施教
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會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和適合自己特點的方式,并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喜好安排教學活動,做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四) 促進教育發(fā)展
通過課外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同時豐富學生的生活,獲取更多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為以后的發(fā)展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進行語文課外拓展活動的策略
(一) 增加課外閱讀量
語文是獲取漢語語言學習的主要學科,也是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條件。由于小學語文課時有限,教師要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可以定期選擇一個時間段作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并在閱讀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和講述,加深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印象。在學習課文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閱讀與文章相關的資料,布置問題,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問題。例如,學習《動物過冬》時,可以給學生安排了解各種動物過冬的任務,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和同學分享其如何過冬。學生的閱讀面拓寬了,知識積累增多了,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開展知識競賽
為了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講的知識內容開展知識競賽活動。例如,很多學生對漢字的正確書寫掌握不到位,為了提高學生漢字的掌握程度,可以開展?jié)h字聽寫大會,提高學生漢字掌握的準確性;對于課文朗讀中沒有感情、唱讀的情況可開展課文朗讀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和節(jié)奏感,豐富學生的情感。
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采用適合學生的方法尤為重要。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和學習的樂趣;其次,掌握學習技巧,提高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
(三) 組織主題活動
語文中有很多教學理念需要足夠的空間教學,因此,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安排與教學理念符合的主題活動,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學習。例如,在講《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可以舉行贊揚祖國大好河山的主題活動,讓學生收集祖國大好河山的圖片和描寫大好河山的文章、詩歌與古詩詞等資料,讓學生了解我國山河的壯觀和奇特,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 開展實踐活動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課余生活單一沒有趣味,對外界事物的了解是表面的,這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課外知識的積累受到阻礙。學生的知識積累不夠,在寫作過程中就沒有足夠的素材,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是生搬硬套、構造虛假的故事,沒有表述自己的真實情感,缺乏真實的感知和體會。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感悟生活中的真實情感,避免千篇一律的寫作情況。學生的情感體會能夠得到提升,生活閱歷會增加,能夠學會用文字表述自己的真實情感。
(五) 開展興趣活動
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都很好奇,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多好奇感,對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由于語文課時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興趣小組是指讓有同樣興趣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溝通和交流。例如,對寫作感興趣的可以組成寫作小組,教師教授他們寫作技巧,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對成語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成立成語小組,培養(yǎng)他們對成語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興趣小組的成立,能夠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三、 結語
語文課外活動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教師要重視語文課外活動的作用和影響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根據(jù)教學內容組織課外活動。只有不斷思考和實踐,才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讓小學生愛上語文學習,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定武.淺談小學語文的愉快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4).
[2]王德寶.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成效[J].考試周刊,2011(21).
[3]陳曉春.淺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J].新課程(教研版),2009(5).
作者簡介:
李麗,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第一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