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專
(臨沂蘭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山東 臨沂 276000)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在受到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影響下,易發(fā)病,會造成機體組織器官供血障礙,影響胎兒的健康發(fā)育。因此臨床建議針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孕婦,加強臨床診療[1-2]。本課題將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孕婦作為研究的主對象,其目的是分析評價多普勒超聲診斷方法在其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的研究成果如下。
本次納入研究的68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孕婦,入選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均經(jīng)臨床病理學檢查確診,且均為單胎妊娠,并知情簽署相關診療同意書;此外,排除資料不全者、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及不配合此次實驗者。年齡跨度分為在25~38歲,年齡均值為(32.8±1.4)歲;孕周為21~35周,平均為(28.2±0.2)周;42例為初產(chǎn)婦、26例為經(jīng)產(chǎn)婦。
本次所有入選者均采取多普勒超聲診斷方法,具體步驟、方法為:(1)選用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730型超聲診斷儀,將探頭頻率設置為3~5MHz;(2)指導并協(xié)助孕婦行側臥位,如果孕婦難以維持此體位,則指導孕婦行仰臥位,確?;颊唧w位的舒適性;(3)將超聲儀器各項參數(shù)設置好之后,針對孕婦腹中胎兒進行全面檢查,涉及胎盤檢查、羊水檢查、胎兒發(fā)育情況檢查,特別是胎兒心臟結構及心臟形態(tài)的檢查,需仔細、詳細,進一步全面探查胎兒心臟大動脈段軸切面、左右心室的流出道切面及四腔室結構切面情況;(4)在篩查期間,若存在異常情況,或有疑問,需詳細檢查,并對癥處理。
本次以臨床病理學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對多普勒超聲診斷的符合率進行分析評價,計算、統(tǒng)計胎兒心臟畸形的類型及各類型的占比(%)。
本次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本次涉及的計數(shù)數(shù)據(jù),計數(shù)數(shù)據(jù)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臨床病理學診斷結果作為 “金”標準,多普勒超聲診斷68例,符合66例,符合率為97.06%,見表。
表 臨床病理學診斷與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心臟畸形的類型分布情況比較[n(%)]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又稱之為“胎兒先心病”,相關報道稱:我國出生嬰兒中,先天性心臟病所占比重在千分之8~12左右,先天性心臟病會對胎兒的健康發(fā)育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3]臨床實踐證明,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危害包括:(1)引發(fā)機體組織器官供血障礙,進而導致組織缺氧,使胎兒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2)引發(fā)肺部血流增加情況,易使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幾率增加;(3)在血流動力學異常的情況下,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并促進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4)在心臟結構異常的情況,易導致胎兒局部心內膜結構受損等??紤]到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能夠健康成長發(fā)育,需采取早期診斷,積極治療的方法。
本次針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重點提到多普勒超聲診斷方法的應用,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的應用,能夠快速、且有效地診斷胎兒的心臟結構情況,了解胎兒心臟大動脈段軸切面、左右心室的流出道切面及四腔室結構切面情況,分辨出胎兒心臟畸形的類型,為進一步的對癥診療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jù)。此外,多普勒超聲診斷微創(chuàng),安全性高,不會對孕婦和胎兒的身心造成影響,易被孕婦所接納。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采取多普勒超聲診斷的68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孕婦,診斷結果顯示:完全性房室間隔缺陷12例(100.00%)、永存動脈干14例(100.00%)、單心室18例(100.00%)、法洛四聯(lián)癥12例(12.00%)、單純性室間隔缺陷10例(83.33%),剩余由臨床病理學診斷出的單純性室間隔缺陷2例漏診,診斷符合率高達97.06%;由此可見,多普勒超聲診斷方法的應用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符合率高,可為臨床進一步診療提供客觀、科學的參考依據(jù);因此,值得在臨床診斷工作中采納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