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薇
文字也是有根系的,它若有若無地散布于作者的生命史,時隱時現(xiàn)地提示著自己的存在。比如圣??诵跖謇铮热缢摹讹L沙星辰》和《小王子》。《風沙星辰》的創(chuàng)作略早于《小王子》,兩部作品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卻十分緊密,可作多角度的互文性解讀。
沙漠里的“井”
沙漠這么關,是因為有個地方藏著一口井…
《小王子》中有一口奇特的“井”,奇特在它存在于沙漠里,而且它承載著整個沙漠“美麗”的秘密。
這當然是一個隱喻:“井”首先意味著“水”,這無疑是沙漠中最珍貴的東西:第二,這口井是“隱藏”著的,它需要被尋找:第三,沙漠里怎么會有井呢?這是違反常識的,可見,你如果想要找到這口“井”,首先得“信”——所以尋找那口“井”,就是一個精神事件;第四,“沙漠”不應是自然的沙漠,它更象征著人類心靈的一種荒涼寂寞,你要戰(zhàn)勝由此而來的精神“饑渴”,就必須去把那掩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井水”找到。
這是人類精神的自我救贖。所幸“我”在拂曉時發(fā)現(xiàn)了水井。
關于這口井,“我”說它“很像村莊里的那種井”,普通、常見。也就是說,拯救人心的力量一直存在,而且是以最尋常的方式存在于你的眼前,只是很多人視而不見罷了。
真奇怪,樣樣都是現(xiàn)成的:轆轤、水桶、吊繩……
接下來,小王子笑了:
他拉住吊繩,讓轆轤轉(zhuǎn)起來。轆轤咕咕作響,就像一只吹不到風、沉睡已久的舊風標發(fā)出的聲音。
“你聽見了嗎?”小王子說,“我們喚醒了這口井,它在唱歌呢……”
“喚醒”這個詞,再一次告訴我們,那將我們拉出心靈荒漠的力量一直都沒有失去,它只是被庸常的歲月封閉了。那么,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心靈力量呢?
水像節(jié)日一般美好?!斘沂莻€小男孩時,圣誕樹的燈光,午夜彌撒的音樂,人們甜蜜的微笑,都曾像這樣輝映著我收到的圣誕禮物,讓它熠熠發(fā)光。
在《風沙星辰》中,這種力量被表述為一種與童年、家園緊密相關的整體性記憶,本質(zhì)上是一種基于單純的對自我的感受力。
于是就在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這口我們熟識的井在茫茫沙漠里熘熠生輝。這和一個看不見身影的女人給家里帶來歡樂是一樣的。
不僅如此,作者在《風沙星辰》中還寫道:
這口井就像愛一樣,能傳遞到遠方。
可見,“喚醒”不只是個人行為,通過這種“尋找”和“發(fā)現(xiàn)”,人類能將那根植于心的“簡單”和“純粹”不斷傳遞擴大,最終讓更多的人走出現(xiàn)實生活的無趣無聊,成為“自己”。
而我們也必須去“喚醒”,必須學會珍惜生命早期的歷程和記憶,尊重一切保存于時間之初的夢想和價值,因為如果不這樣做,也許就會出現(xiàn)作者最擔心的問題:“你自己堆砌出來的黏土已經(jīng)變干、變硬。曾經(jīng)在你身體里熟睡的音樂家、詩人或天文學家的心靈再也不會蘇醒過來?!?/p>
如果你不想變成自己都感到陌生的人,那就開始尋找和喚醒那口井吧,讓“夢想有如泉水般,沒有發(fā)出聲息就來到”我們這里。
誰來照顧“人類的園丁”?
“園丁”是圣??诵跖謇锵矚g的另一個重要意象,他同樣也賦予了它深刻的寓意。
首要的內(nèi)涵可能是“關系的建立”。在《小王子》中,這種關系被概括為“馴養(yǎng)”?!榜Z養(yǎng)”的基礎是“了解”,過程是為對方“花費時光”,結(jié)果是“對你馴養(yǎng)過的東西,你永遠負有責任”。
小王子是他的玫瑰花的園丁,因為“我給澆過水的是她,我給蓋過罩子的是她。我給遮過風的是她,我給除過毛蟲的也是她?!倍罱K他不惜以死亡的方式回到自己的星球,也是因為“我的花兒……我對她負有責任!她是那么柔弱、她是那么天真。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用來抵御整個世界……”
從這些表述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園丁”意象的第二重隱喻——他對自己養(yǎng)護的對象應懷有善意。在《風沙星辰》中,這種善意被表述為:
一項職業(yè)的偉大,或許首先就在于它能讓人與人親和這一點。
養(yǎng)護和善待,是“園丁”的本質(zhì)屬性。《風沙星辰》中就有這樣一位園?。骸耙煌谕粒揖透械捷p松。而且如果我不做,誰會來照顧我的樹木呢?”他認為,如果自己不做的話,一塊田地就會變成荒地。他認為若是自己不耕種的話,整個地球就會變成荒地。
為什么“園丁”會對他的花和樹產(chǎn)生如此的愛意?我想有三個原因:
他通過自己的勞作和付出,感受到了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意義。比如《風沙星辰》中被解放的奴隸巴克,他撫摸一個孩子的臉頰,“那個孩子笑得非常甜,他讓巴克覺醒了,因為一個贏弱的孩子對自己笑得那么甜,讓他覺得自己比以前對這個世界更重要了”。意識到有比我們更弱小的存在,并因此而保護他們、滿足他們,這不但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更是生命意義的一次綻放。
在對花草樹木的呵護中,“園丁”能夠“跟所有的土地、跟地上所有的樹木相連”,他以此克服了與生俱來的孤獨,并在這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成為“仁者、智者、王者”,成為真正的“勇者”。
借由對生命的創(chuàng)造和守護,“園丁”也將實現(xiàn)自己存在的永恒,因為“人死也只是死掉一半”“每個生命都像豆莢一樣,總會輪到它爆裂開來,把種子散播出去”。
但還不僅是這些。
圣??诵跖謇飳Α皥@丁”寓意最奇妙的升華來自這段話:
花園里,若是出現(xiàn)新的玫瑰變種,園丁們就會忙得人仰馬翻。人們會把那玫瑰跟別的分開,人們會培養(yǎng)那玫瑰,人們會盡心照顧那玫瑰。但是沒有人照顧人類的園丁。
按照《小王子》和《風沙星辰》中的設定,“人類的園丁”就是馴養(yǎng)了我們并因此而了解我們、愿意為我們“花費時光”和承擔責任的人,是能夠并愿意呵護和善待我們的人。
他們是誰?是仁者、智者、王者和勇者?或者如佩索阿所說,是“外邊”那“熟睡的神”?
但是圣埃克絮佩里肯定地說:“沒有人照顧人類的園丁。”也就是說,我們時刻處在危機之中,我們隨時可能失掉與這世界的深切聯(lián)系,我們可能無法變得完整,甚至出現(xiàn)無法治愈的缺陷。“如果說由來,那是在這些人各自心中受到屠殺的莫扎特?!?/p>
而一旦沒有了美和詩意,人類也就失去了他最本質(zhì)的存在,因此作者說:
只有精神的風吹在黏土上時,才會創(chuàng)造出人類。
這也是貫穿于《風沙星辰》和《小王子》的主題。
每個人都面臨藿生命的荒漠,但每個沙漠都藏著一口“井”。如果我們都能“馴養(yǎng)”一朵玫瑰,通過她與更多的生命產(chǎn)生溫柔的關聯(lián);與此同時,如果我們也能擁有一個自己的“園丁”,接受他的澆灌和呵護;照顧他,讓他永久地呵護我們作為一個人的脆弱和詩意——那么,也許我們也能說出這樣明亮的句子:
月光下的沙漠是玫瑰色的,我的夢比沙丘和月亮還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