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華
班主任是班級特色的設(shè)計者、組織者,是良好班風的倡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要想使整班孩子生氣勃勃、富有個性,我們在工作過程中就需要有創(chuàng)新思想,不僅要激勵孩子天天向上,充滿正能量,更要潤物細無聲,為他們插上希望的翅膀,使之將來能翱翔藍天。
一、讀懂孩子細膩的心靈,讓渴望翱翔的心飛起來,給孩子一把鑰匙
作為班主任,與朝氣蓬勃的學生在一起,每時每刻都能感受撲面而來的陽光和朝氣,會習慣性地認為學生的健康是由心而生,從內(nèi)到外自然散發(fā)的。然而,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孩子,并非一張白紙,在他們張揚的外表下,也許郁積了許多心結(jié),困擾著他們,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班主任需要用細膩的心去體悟、讀懂學生,捕捉最適教育時機,幫助他們打開心結(jié),讓渴望翱翔的心飛起來,從而健康成長。
【故事一】有一回,我正在上課,發(fā)現(xiàn)平時最愛上課睡覺的小Z同學不但沒睡覺,反而在飛快地記錄著什么。當時我十分高興地表揚了她,她的同桌卻笑著揭發(fā)了她,她不是在做筆記,而是在寫信。我很氣憤,下去把她手上的信一把抓了過來,下課回辦公室后,我展開一看,原來上面是一個少女的朦朧感情的訴說,我看完后氣漸漸消了,畢竟她還是有一定的理性的,如果一個處理不當,這孩子的心只怕會走得越來越遠。事后我找到她,平靜地說:“我想和你談?wù)劊梢詥??”她將頭歪向一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對她說:“從你的字里行間,老師看到了一個心思細膩的孩子想要奔向美好生活的愿望,我知道學習是枯燥的,心累的,可是它能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內(nèi)涵,為今后能更好地適應(yīng)社會打下基礎(chǔ),你有一顆不甘平庸的心,若用于學習上,一定會有不小的成就?!辈恢袥]有聽懂,當時她什么也沒說,可是我發(fā)現(xiàn),接下來的幾節(jié)課,她好像有些許改變,不睡了,也不寫了。我又找她談了幾次話,她終于開口了,說小學時她的成績不是這樣的,她也挺喜歡學習的,可是媽媽對她的期望值太高了,一次次考不好,又怕回家面對媽媽那雙滿含期待的眼,以及媽媽對她的好,覺得對不起媽媽,就越來越害怕學習,不想學習。我對她說:“一次失敗決定不了什么。只要付出了、努力了,又何必太在乎結(jié)果呢?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今天,努力不使它成為帶有遺憾的昨天,你把頭抬起來,要敢于面對現(xiàn)狀,重新找回以前的你?!辈恢@番話是否觸動了她的心,使她從沮喪中燃起了希望,后來我又和她媽媽溝通,希望她不要給女兒太大的壓力,讓女兒在輕松的關(guān)愛下自信成長,她媽媽表示只要女兒好,什么都配合。一段時間后,她上課變得比以前認真了,作業(yè)也做得比以前進步了,考試成績也從好長一段時間的不及格開始及格,甚至像語文、英語等科目都能考更好的成績了。更可喜的改變是從她的臉上時刻都能看到青春燦爛的笑容?,F(xiàn)在她不怕學習也不逃避學習了,說一定不讓自己的今天成為帶有遺憾的昨天。
我相信,任何一個孩子也許會有一時的迷茫,但只要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運用同感之心去理解走近他們的內(nèi)心,肯定有辦法讓他們走出各種困惑,幫助他們打開心結(jié),使其充滿信心,充滿正能量。
二、抓住孩子“犯錯時機”,用愛滋潤孩子心田,給孩子一個梯子
法國作家拉·封丹講過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fā)威,行人為了抵御北風侵襲,卻把大衣越裹越緊。北風失敗了。輪到南風時,南風則徐徐吹拂。行人覺得春暖衣厚,開始解開鈕扣,繼而脫掉大衣。
教學工作就如同這南風和北風一樣,不是對學生越嚴厲,要求越嚴格,學生就會越聽話,越服從。這些年下來,越來越覺得這種觀點并不完全正確,最能打動學生心靈的往往是老師如春雨般滋潤的愛。
一個班級,關(guān)起門來就是一個家庭。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無私的真誠的愛,就仿佛是溫暖的春風輕拂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把“愛”深深地注入他們的心田。而要實現(xiàn)學生被愛感動和影響,一個很好的契機就蘊涵在學生“犯錯”之時。學生犯錯誤時往往內(nèi)心比較脆弱,情緒不佳,如果老師能夠抓住這一時機進行引導、鼓勵,就能讓學生隨著我們的引導自覺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進而發(fā)自內(nèi)心地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引導。我這幾年對此認識最深的就是——面對學生的錯誤,不要輕率地下斷語。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師切莫輕易斷定學生的品格,因為你的一句話可能會毀了這個孩子的一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習慣于對別人妄下斷語,并且常常是不自覺地憑主觀臆斷。誠然,一個人有主見是很好的,但是如果過于輕率,便會引起他人的反感。發(fā)明家愛迪生曾經(jīng)說過:“有許多事,在我開始時以為是對的,可是經(jīng)過實驗證明后,又發(fā)現(xiàn)它錯了。所以任何一件事,最忌先有成見和主觀觀念太強。我們必須慎思明辨,一旦發(fā)現(xiàn)錯誤,馬上把它更正過來。
對人對事,千萬不要輕率地下斷語,特別是老師。為人師表,是學生心目中的權(quán)威、偶像、引路人。老師的結(jié)論在學生看來往往具有權(quán)威性,如果老師輕易地對某個學生下了斷語,那么這個斷語很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故事二】有一回,我們班發(fā)生了一件影響很不好的事——一個學生小A拿了別班的同學的一個手機玩,可他還騙那個孩子的家長說是另外一個孩子拿的,這樣一來,事情就變得復(fù)雜了。在我心目中小A一直以來都是安靜的不會惹事的孩子,可是這回卻干了讓我大跌眼鏡的事,讓我對人的信任產(chǎn)生了很大的懷疑。當時我很生氣,很想好好罵他一頓,罵他為什么要辜負老師對他的信任。也把他當作一個壞孩子,想著以后肯定不能再相信他了,他以后一定還會有更多的欺騙行為。等我冷靜下來后又想到,不能因為一件事就斷定一個孩子的今后,也不能因為這件事就徹底毀了一個孩子,不是還有“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說法嗎?于是,這件事我并沒有直接公開,為了給他留一絲尊嚴,留一絲愿意改的希望,而不是讓他徹底破罐破摔,事后我又一遍遍找他談,聽他談對自己這件事的認識,一遍比一遍深刻,同時也給他機會證明自己還是可以和以前一樣,做一個讓老師、同學放心的學生。事實證明,從這件事之后,他做事認真多了,上課聽課專心了,作業(yè)每次都及時上交了,考試也能及格了,而且每次班級有什么事情他都積極去做,都第一時間搶著干。每次我都會表揚他,說他像個男子漢了,做事有責任心了。事后想想,這件事情不僅對他是一次改善的機會,對我何償又不是呢?
每個孩子都如同天空中那一片片云朵,潔白無瑕,即便偶有過失,也并非罪不可恕,因為學生的錯誤,就好比是偶爾飄過的一片陰云,當風兒吹過時,這片陰云也會隨風而去。假如一個孩子僅僅因為一次過失就被老師扣上了帽子,那么這頂帽子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多想的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一定要多給孩子改過的機會和時間,相信所有孩子都愿意把握好機會成為被周圍認可的好孩子。
由此,我更深刻地認識到當學生犯了錯時,一定要冷靜,不能簡單認為他道德敗壞,不要動不動就上綱上線,更不要居高臨下去指責,而是要從犯錯誤學生的未來著想,從他們前途的角度進行說服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又要給予他們改過的機會,照顧他們的自尊心,培養(yǎng)他們的上進心。
三、以主題班會為載體,用睿智的思想啟迪孩子的心靈,給孩子一個目標
但丁說過:“道德可以彌補知識的不足,知識無法填補道德的空白?!币粋€品德高尚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我們可以開展一系列主題班會,引導孩子成就理想。
如,初一階段時圍繞“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主題舉行班會,將“貌思恭、言思忠、忿思難、色思溫、見得思義”與自身的思想行為融為一體,讓學生先學會做人,成為品格高尚的人。達成高尚品格和不良品格表現(xiàn)的共識,然后確定發(fā)展目標“做品格高尚的人”。
發(fā)展目標:貌思恭(容貌,要謙虛恭敬有禮,不驕傲輕視)、言思忠(言談,要忠厚誠懇,沒有虛假)、忿思難(忿怒時候,要想到后果,不意氣用事)、色思溫(臉色,要溫和,不嚴厲難看)、見得思義(獲利時候,取得利益,合乎義理)。
發(fā)展方案:有愛才能成為一家人,對學生進行感情培養(yǎng)和疏導,感受班集體的溫暖和愛,做一個對人、對事、對生活熱愛的人。
進入初二階段后,開展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明確適合自己的學習奮斗目標。在初二階段,求學就是成就事業(yè),要做有目標、有理想的人。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學習才成為一項事業(yè),能夠全力以赴地付諸行動。發(fā)展目標:事思敬(辦事時候,要謹慎認真,不懈怠懶惰)。
發(fā)展方案:
1.每個人根據(jù)自己一年來的學習情況和提升空間,制訂近期學習目標,做一個有明確理想的奮斗者。
2.告別“三閑”(閑思、閑話、閑事),做到“靜專思主”(學習場所幽靜、專心致志、積極思考、自主主動學習),做一個有好的養(yǎng)成習慣的人。
3.“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給學生以充分信心和勇氣,赤誠、嚴格、活躍、奮進,幫助學生揚起遠航的風帆,推動他(她)去勇敢地乘風破浪,激勵學生做一個積極上進的人。
4.相信時間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學會管理時間,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做一個對時間運籌帷幄的人。
5.針對學生差異性,平時介紹各種學習能力品質(zhì)的表現(xiàn),幫助學生給自己準確定位,積極改善,做一個為了理想敢于投身實踐的人。
6.針對學生性格差異性進行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
總之,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們必須從點滴做起,不斷運用創(chuàng)新思想想方設(shè)法給予學生督促與引導,給孩子一對希望的翅膀,讓孩子的個性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2]王曉春.做一個聰明的教師[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