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鋒
摘 要:為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效率,教師發(fā)掘出了許多的教學方法,而信息技術教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信息技術通過自身獨一無二的優(yōu)點,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就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的應用,簡單提出了幾點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英語閱讀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之中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逐步成熟,漸漸被引入了教育行業(yè),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初中的英語教學一直是一個教學難點問題,尤其是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隨著信息技術的引入,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興趣,而且更容易展開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一)學生方面
現(xiàn)階段,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是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之中運用較多的技術。多媒體技術通過對多種教學素材的集合提高英語閱讀教學,例如,對圖片、視頻、聲音等教學素材的集合,能夠最大程度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直觀性,進而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認知理解以及對詞匯的記憶能力,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了有效的提升,這是其他的教學方式所無法達到的一個方面。
信息技術更能夠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是一個對新鮮事物較為感興趣的階段,信息技術本身集成性較強,它能夠將教材或者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再以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輸出,極其受到學生的歡迎。例如,筆者在牛津譯林英語7A unit 7 Shopping 教學中通過音樂以及圖片的展示回顧,以different kinds of shops為導入,通過視頻和圖片展示了蘇州中心及how to go shopping,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好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對英語的興趣。信息技術的運用在實際閱讀課的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愛好標準,學生更愿意接受這樣的教學。同時,學生面對這樣多形式、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針對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選擇,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1]。
信息技術能夠加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英語閱讀教學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板書幾個關鍵詞要求學生進行識記,學生被動接受,這樣的英語閱讀課堂是十分枯燥且效率極低的。雖然學生記下了這個單詞,但是卻無法理解這個單詞的意思,容易導致“記得快,忘得也快”的情況發(fā)生。這個時候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例如,在牛津譯林版8A Unit 6 Birdwatching教學中,針對鳥類名稱 sparrow,swan,eagle,swan 等詞匯呈現(xiàn)時,通過信息技術中的天鵝舞以及鳥的聲音,幫助教師構建教學情景,讓教師在情景教學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對重點詞匯進行辨識。這樣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詞匯相較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更加生動形象,學生更容易理解,能夠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因為在學生腦海中的不是這個詞的“形”,而是這個詞的“義”。
(二)教師方面
信息技術對于教師而言,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更對教師的教學視野進行了拓展。一般來說,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英語教師的備課質量與教學形式?jīng)Q定了整體教學效率。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的備課與教學形式的選擇較為單一,導致實際的教學效率并不高。而在信息技術應用之后,英語教師備課時可以利用網(wǎng)絡,對備課的內容以及教學的形式進行多樣化設置。將教師的視野從教材中拓展到更加廣闊的網(wǎng)絡,可以對一些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進行選擇,一方面能夠給予學生最好的教學內容,另外一方面也是對教師教學視野的拓展,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學質量水平。
在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之中教師必須要及時對自身的角色進行轉變,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課堂的主體放在學生身上,而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之中扮演的角色是主導者。隨著這一要求的提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符合要求。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則是對這一規(guī)則的完美契合。信息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地豐富、充實教學內容,在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性的同時強調合作學習的精神,讓整體的教學變得更加立體、全面。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更是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師—教材—學生”的教學模式被多媒體教學的出現(xiàn)打破,出現(xiàn)了更多更加靈活的教學結構。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的應用,能夠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并且能夠對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最大程度的詮釋。
二、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
(一)精選閱讀理解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是學生迫切汲取知識的階段,尤其是課外知識,更是他們需要的。但是現(xiàn)階段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材料選擇卻是以教材、試卷為主,這些閱讀材料雖然獲取方式簡單,但是其題型單一、內容枯燥無味,這導致初中生對這樣的閱讀理解材料沒有興趣。這也進一步導致了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課的時候,只是單純地針對這些材料進行機械的閱讀以及機械的作答。這本身已經(jīng)違背了新課程的要求,學生依舊還是處在一個較為被動的位置之上,導致沒有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低了。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教師自身沒有針對初中生的需求進行閱讀理解材料的選擇,讓學生將英語閱讀課當成了“做題課”。所以教師針對這一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網(wǎng)絡之中尋找一些內容趣味性較高且健康的、貼近學生生活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先有了學習興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
(二)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大教學容量
對于英語教師來說,在傳統(tǒng)模式教學之中板書是必不可少的。在英語課堂之上經(jīng)常是密密麻麻的板書,包含了短語、句式以及語法等多種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學生看到這一黑板的板書很容易就產(chǎn)生恐懼心理,自然而然學習效率也就低了。針對這一個問題,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解決。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擴大教學容量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針對板書、練習題等多個方面進行課件制作,在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進行課件的播放,一方面節(jié)省了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另外一方面課件干凈整潔且思路清晰,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也較為輕松。這等同于將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一些英語閱讀活動[2]。
同時,教師在進行閱讀課教學的時候,一般會對學生進行重點詞句的講解以及文章閱讀技巧的講解。例如,針對議論文來說,一般的理解思路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結論,如果是敘述性的文章,則可以在文章中尋找到“5個W”,即when,who,what,where,why進行理解。但是這些知識點的教學是比較費時間。而多媒體教學則能很好地節(jié)省時間,只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對課件進行精心設計,對這些重點知識進行標注。例如,顏色的標記或者不同字體的標記,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節(jié)省學生尋找以及教師講解的時間。
(三)巧用多媒體課件,突破學生“啞巴英語”難關
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不僅需要針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鍛煉,更是要讓學生把英語說出來。但是目前來說,大多數(shù)初中生只會做英語題,學的卻是“啞巴英語”,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也沒有對這一方面有過側重教學,這就導致閱讀教學很難有高效的回報。而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這一方面的問題進行解決。多媒體課件不僅僅只是展示功能,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設計,讓學生開口說英語。
前文已經(jīng)說過,多媒體課件能夠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方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英語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設置一些教學情境讓學生回答。例如,我們在設計課件的時候,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問路”的情境,制作一個視頻,視頻之中是一個人在問路,而另外一個人進行回答,按照不同的回答,課件會顯示不同的路線。這個視頻中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再針對性地講解,然后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最后將視頻中回答者的聲音去掉,要求學生站起來進行配音。由于之前已經(jīng)對課堂氣氛進行了調動,所以學生這個時候學習熱情較高,所以自然而然也就開口說出來了。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對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開口,逃出了“啞巴英語”的困境。在英語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之中,開口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學生不進行英語交流,那么英語閱讀能力很難被提高,英語成績自然而然也很難有所提升。多媒體課件的出現(xiàn)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幫助教師“撬開”學生的嘴巴。
(四)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對教學難點重點進行突破
英語學習之中最難的不是語法的學習,而是對某些詞語的意義以及文章的內容進行理解。這也是開設英語閱讀課堂的目的,希望能夠通過閱讀訓練幫助學生掌握理解文章的方法。傳統(tǒng)教學方法由于不夠直觀,教師灌輸性教學很可能造成學生“消化不良”,導致教學難點與重點難以解決,學生學習效率較低。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對重點以及難點進行突破。如教師在進行閱讀課程時,需要針對文章中的現(xiàn)在分詞以及過去分詞進行講解,這個時候的教學一般是對兩者進行比較,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直觀,學生理解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先展示出一個現(xiàn)在分詞,如:a falling tree。然后在這個基礎之上制作一個動畫,讓falling變成 fallen。這樣就完成了難點教學,也十分直觀,學生也容易理解。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yè)的應用已經(jīng)十分廣泛,它符合新課程要求,也符合現(xiàn)階段的教學規(guī)律,英語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及時的學習,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李筱華.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6(2):136-137.
[2]劉溆龍.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67-6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