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蘇霞
[摘 要]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性教育學科,其內容有很多適合學生思維放飛的空間。良好的想象力有助于升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技能。作為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給予學生思維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關鍵詞] 小學語文;學生;培養(yǎng);想象力
小學生是作為個體出現(xiàn)的,他的思維是動態(tài)的,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思維別樣的碰撞,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遏制學生這些思維,讓學生以教師的某種固定思維去開展,從而學生逐漸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沒有進步。而想象力則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作為教師應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朝著社會新型人才方向努力發(fā)展。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粗略地談一下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漢字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性內容,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集聚了我國幾千年的文明,有著深厚的底蘊,同時也賦予了較為濃郁的內涵。漢字有一字多音、一音多字、也有一詞多義,等等,背景不一樣,漢字的內涵則不同??梢哉f,簡單地一個漢字被賦予了無限的文化空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漢字的特點,鼓勵學生開啟思維,進行字的想象。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和漢字的特點,從字中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誘使學生主動思考。
如:在教學過程中涉及景色描寫的漢字,如陣陣的風吹、疊疊的浪等字眼都賦予了想象空間,對此,筆者讓學生結合文中的漢字想象當時的景象,當學生開啟想象思維后,筆者趁機運用多媒體播放與景觀相投的背景音樂,更深層次地開啟學生的想象思維,促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閉上眼睛,好像身置其處。這樣,從字出發(fā),讓學生放松自我,盡情想象,一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二來有助于學生更貼切地感悟文本的內涵,體驗漢字的博大精深,進而增強學習的自主性,一舉多得。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內容,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有利途徑,通過閱讀不僅能讓學生增長知識,而且還能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技能。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為了追求高效的成績,一般采取固定的思維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即:對閱讀文本的內涵或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強加給學生,甚至讓學生背誦這些內容,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沒有進行創(chuàng)新,學生自然會缺乏想象力。其實,閱讀文本有著很大的思維空間,不少文本都存在著一定的空白性,教師可以運用閱讀文本的空白,讓學生盡情地發(fā)揮想象,促使學生形成新的認知。
如:在學習《漁夫的故事》時,文本結尾處有空白,即:把你對我的故事告訴世人,叫大家當心,撈到你就把你仍回海里這個地方讓學生進行想象,后人撈到裝有魔鬼瓶子的后續(xù)故事,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給予空間讓學生進行思維的擴展,這樣一方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另一方面對學生來說點燃了他們思維的火焰,有助于強化學生想象力的生成。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另一大內容,是學生綜合技能的綜合體現(xiàn)。通過寫作可以檢驗學生對漢字和詞語的掌握,了解學生的個人語文素養(yǎng),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寫作過程中需要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構思文本情節(jié)、文本結構等。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寫作的構思往往感覺很困難,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怎么表達,有時候寫出來的作文像流水賬,而這其中缺乏的是學生對事物的想象思維。對此,筆者在教學中運用作文寫作這一內容強化學生的想象力。
如: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了強化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有的寫,努力寫,選取看圖寫文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思維表達。如,畫一幅小學生扶老人過馬路的圖,讓學生進行想象,并表達出來。通過圖的內容,學生很快定位自己的思維,進而根據(jù)圖中人物的神情、實事發(fā)生的背景以及當今社會對事件的宣傳進行創(chuàng)作,最大限度地基于學生思維上的空白,鼓勵學生盡情想象,暢所欲言。這樣,以作文為實踐來強化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靈活應用。
想象力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給予學生自由,鼓勵學生開啟想象思維,進而促使學生想象力的生成。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最大限度地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放松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盡情地發(fā)揮,從而推動小學生朝著全面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1]劉璐.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想象力[J].中華少年,2018(13):206.
[2]余映潮.小學語文教學藝術30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