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霞
近日,青島市教育局印發(fā)通知,將通過系列“家長大課堂”活動,進一步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jīng)驗和科研成果,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人才觀,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
青島市的“家長大課堂”系列活動,家長很期待,社會很關注。家長眾口難調(diào),誰來 “點菜”“配餐”,誰為此“埋單”; “家長大課堂”誰來講,講什么,什么時間講、以什么形式講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一位家長,對辦好“家長大課堂”也有自己的期待和建議。
首先,要激活家長的積極能動性。要想增強“家長大課堂”的活力和黏性,就要創(chuàng)新培訓內(nèi)容、活化培訓形式,讓家長有眼前一亮的震撼感。同時,還要讓家長能夠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用實實在在的效果增強培訓的吸引力,讓家長真正從思想上接受,從行動上靠攏。真正實現(xiàn)“我要參加”的積極正向驅(qū)動。
其次,要提升社會的廣泛參與度。要想打造“家長大課堂”的品牌,就要設身處地幫家長解決好工學矛盾、接受層次和個性化需求等問題。幫助家長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改變教育行動、消除教育焦慮。既要有專家、教授的高層次理論指導,也要有專業(yè)機構的策劃輔導,更要有來自成功家庭的現(xiàn)身說法,全面提升“家長大課堂”的多樣性和針對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把“家長大課堂”作為樞紐,為家長和家教專家架設溝通的橋梁,讓更多的成功案例實現(xiàn)量產(chǎn)化推廣。
最后,要讓“家長大課堂”更“接地氣”。中小學、幼兒園,大多數(shù)教師本身就是家長,對家庭教育有著更為深切的感受,更能進行換位思考,能有效進行推演式講解,輔導也更“接地氣”。因此,廣大中小學、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各種類型的家長會、交流會、論壇、親子互動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開展好家長培訓;同時,要組織班主任和輔導員開展經(jīng)常性家訪活動,對有特殊需求的家庭進行“保姆式”定向服務,通過伴隨式指導,幫助家長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