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林
孫賣魚咧著嘴弓著腰,兩只手費力地提起桶把,一步一步地往巷口挪。
桶里的水本來只有大半,后來他又嘩啦啦倒進去十來條活魚,水一下子就溢到了桶口。
今天鲇魚很多,孫賣魚挺高興。
以前賣魚人欺他沒經驗,把鯉魚呀、鰱魚呀、淮白呀什么的塞給他,這些魚賣相好,人家要的價錢也不高,所以孫賣魚就想多囤點貨——賣魚的桶里多放十條八條、屋后池塘的圈網里多放三五十條。
雖然好,但是買的人并不多——官府里的伙夫、飯店里的大廚,這些主顧的門檻都精透了,從來不肯多買,哪怕一條。
問一問這些主顧,孫賣魚才知道這些品種的魚離水就死,它們皮薄肉嫩,一死,肚里的雜碎就爛。一爛,身體就脹。一脹,嘴就會被撐開,臭味就會跑出來。
巷口賣魚的有好幾家,你想想,本來就不是個稀罕玩意,誰還不挑好的買呀?
鲇魚瓷實,就是沒水也能活上個小一天甚至更長。現在,它們可能并沒有想到被人買回去會是個什么下場,熱熱鬧鬧地在桶里擠來擠去,像是一幫不安分的孩子。
有一條居然從桶里躍出來,它仗著身上有厚厚的黏液,很快就游出去一大截。
孫賣魚把桶放到了巷口這才回來撿拾那條魚,卻不料好不容易抓到手里,一用力又擠了出去。
孫賣魚背著手,索性用腳一點一點地把它往魚桶邊慢慢地攏。
“把魚弄一身臟,誰還愿意買呀?”小羽看見了,趕緊把兩手一攏,從地上捧起了魚。
那魚老實的樣子讓孫賣魚想到了自己,他嘿嘿地傻笑起來。
有了小羽的出現,孫賣魚覺得今天的魚應該賣得很好。
可是一直到了下午,桶里的鲇魚還剩三四條呢。
收攤吧,反正死不了。
孫賣魚今天的底氣很足。
這個時候來了一個道童,是孫賣魚的熟客,專門買他的死魚。
“你這個道童,就不能早點來?”孫賣魚不給他好臉色看。
“嘿嘿,師父想解個饞,身邊又沒幾個錢,只好叫我等你下市的時候來買點落腳貨?!?/p>
“我的魚今天可是沒一條死的,把它倒進圈網里,明天一樣賣好價錢——你去看看劉三的吧?!?/p>
“你看看,你的魚明明都死了?!钡劳f。
不會吧?孫賣魚看看桶里的魚,暈,它們果然都死了。
劉三剛才來過,一定是他搗的鬼。孫賣魚怒氣沖沖地握起拳頭。
可是劉三身大胳膊粗,他哪是人家的對手呀?
唉,如果不是這個道童每次來買死魚,他又能怎么辦呢?
但是今天孫賣魚的腦筋突然多轉了一下:這個道童的師父為什么要買死魚,他不怕吃了生病嗎?
孫賣魚很好奇,他收了道童的錢,悄悄尾隨而去。
接下來就是民間故事的情節(jié)了——道童走到一棵樹下拍了拍手,那樹下就露出一個洞。
孫賣魚也拍了拍手,也鉆進了那個樹洞。
一轉臉,就到了幾十里外的缽池山。
山上有一黑一白兩個道士在下棋,白道士把魚遞給黑道士,他念了一句什么口訣,嘿,魚竟然活蹦亂跳的了。
要是能學到這個技術就好了。
孫賣魚搓搓手,激動得滿面紅光,冷不防黑道士喝了一聲:“呔,你怎么還不走?”
“我想學您的口訣……? ”
“學這個干啥?”
“有了這個本領,我就會……”孫賣魚想,有了很多錢,我就會把小羽娶回來,然后過上好日子。
“哈,你先回去吧!如果真的需要,再來找我不遲?!?/p>
道童告訴他,他的身后有兩只兔子在追逐玩耍,它們每跑一圈就代表過去了一年,現在,它們已經不知道跑了多少圈。
“我的乖乖,那我真得先回去了。我賣魚的桶還在巷口放著呢,可不要被人順手拿走?!?/p>
孫賣魚返回去時,已經過去了幾百年。
這里的民風很好,孫賣魚的魚桶擺在那里一直沒有人動,后來它漸漸朽爛,在巷口的青石板上留下一個圓圓的印痕。
民間傳說到這里就沒有了,實際上,漏掉了一個有趣的結局——
孫賣魚看見巷口的戲臺上正在演一出《魚桶記》,說的是古代這巷子里有個叫小羽的女人一直在等神奇失蹤的心上人,老死后被葬到南門外的一個小山包上。
“這個小羽肯定是我遇到的那個小羽,這么癡情的人我一定要去她的墳上看看。”
孫賣魚想,可是南門外的土山現在一點影子也沒有。
孫賣魚在那里碰到了一個頭發(fā)胡子都花白了的老人,人家笑呵呵地說:“這出戲是我根據民間傳說寫的。民間傳說,怎么可能是真人真事呢?”
“我和小羽不是真人?她一直等我不是真事?”
孫賣魚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但最終,他什么也沒說。
“當時在巷口的劉三現在肯定死了,我得到他的墳頭出一口惡氣?!?/p>
可是問來問去,劉三的墳也沒人知道了。
“你是誰呀?”人家問他。
孫賣魚答:“我是孫賣魚呀?!?/p>
“孫賣魚是誰呀?”
孫賣魚一愣,是啊,愛我的、恨我的人統(tǒng)統(tǒng)都死了,我的記憶現在歸了零,我活著還有什么勁?
孫賣魚想吊死在那棵通往缽池山的樹上,可是這時他又碰到那個買魚的道童。
道童笑笑:“死,我也想過,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呀?”
選自《小說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