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亞來華醫(yī)學留學生漢語水平提高對策及建議

    2019-08-13 03:45:42劉灝王越
    文學教育 2019年7期
    關鍵詞:留學生

    劉灝 王越

    內容摘要:南亞來華留學生占據了來華留學生數量的半壁江山,且有數量逐年增長的趨勢,全國45所具有招收MBBS留學生的高校在醫(yī)學國際教育方面做了諸多貢獻,但在辦學過程中也日益凸顯出一些問題,本文立足昆明醫(yī)科大學實際,著重探討南亞來華醫(yī)學生漢語口語水平有限的問題,分析其原因,有課程設置、漢語語言特點、學生學習動機、師資力量的因素,進而探索其解決對策及建議。漢語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留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進一步有效開展,同時也能培養(yǎng)“知華、友華、親華”的留學生,對于醫(yī)學國際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全英文授課醫(yī)學專業(yè)(MBBS) 留學生 漢語水平

    南亞來華留學生占據了來華留學生數量的半壁江山,且有數量逐年增長的趨勢,全國45所具有招收MBBS留學生的高校在醫(yī)學國際教育方面做了諸多貢獻,但在辦學過程中也日益凸顯出一些問題,如留學生日常教育管理難度大、漢語水平尤其是口語交流能力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是具有MBBS招生資格的學校所面臨的共同的問題,而影響因素很多也貫穿了從“入口”到培養(yǎng)到“出口”的過程始終。現結合昆明醫(y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實際,從漢語老師的角度出發(fā),主要分析南亞留學生漢語交際能力普遍有限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學生能否順利進入醫(yī)學進行見習實習,同時還關系到學生對中國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和文化融入的程度,進而關系到我們能否培育出“知華、友華、親華”的留學生。

    ? 一.原因分析

    1.漢語語言系統的特點。漢語作為漢藏語系的代表性語言,和大多南亞主要語言從語音、詞匯、語法上都有很大差異。從語音上來說,漢語作為聲調語言,聲調具有區(qū)別意義、構形(改變詞性)、修辭(詩律)等功能,與非聲調語言有很大差異,聲調對于大多數非聲調母語背景的學習者來說很難掌握。從語法上看,漢語詞沒有形態(tài)變化固然帶來方便的一面,但對于習慣于屈折變化的學習者來說,漢語語法重“意”而不重“形”,學習起來加大了難度。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上看,漢語與中國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如語構文化、語義文化、語用文化,這些因素都從語言本身的角度對留學生漢語學習造成了實際上的困難。

    2.漢語課程設置。六年制臨床醫(yī)學(全英文授課)留學生是培養(yǎng)與國際接軌的醫(yī)學人才的專業(yè),教育部雖然對其培養(yǎng)要求作了漢語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的規(guī)定,但也改變不了其非漢語語言專業(yè)留學生的培養(yǎng)定位。因而在課程設置上,漢語主要作為幫助其適應中國學習、生活環(huán)境以及進入臨床實習階段交流的工具性課程。目前具有MBBS招收資格的國內45家高校普遍采用的漢語課程模式是“2+2”模式,即在入學后的前四年,兩年的基礎漢語和兩年的醫(yī)學漢語,課時數量校際之間有一定差異,但總體差異不大。以昆明醫(yī)科大學為例,目前也采用“2+2”模式,基礎漢語共492個學時,醫(yī)學漢語共288個學時,四年漢語課程總學時為780個。這與漢語言專業(yè)學歷留學生的課時差異非常明顯,以北京語言大學為例,四年制漢語言專業(yè)留學生總課時量為3024個,年平均學時756個,總課時量不到語言生的四分之一,故而對于醫(yī)學生來說,要達到口語交流無障礙水平,課時量上還是有很大欠缺。即使是與同類醫(yī)科大學MBBS專業(yè)漢語課程相比,我?;A漢語課時量也是比較少的,以鄭州大學為例,其基礎漢語720學時,醫(yī)學漢語216學時,還有廣西醫(yī)科大學基礎漢語504學時,醫(yī)學漢語288學時。一方面,課時量少、學習周期長且不集中的特點使得學生在漢語學習上獲得感較弱,始終徘徊在初級水平;另一方面,492個學時的基礎漢語,學生還處于初級水平的課時,學完后就進入醫(yī)學漢語(專業(yè)漢語)的學習,由于學生普遍水平在HSK(漢語水平考試)三級左右,因而面對專業(yè)詞匯量大、表達更加復雜的醫(yī)學漢語時,漢語水平更顯捉襟見肘。

    3.學生漢語學習動機不足。一方面MBBS學生以醫(yī)學為主要學習目的,漢語學習動機不足,導致普遍學生以“必須學”而不是“我要學”的心態(tài)來對待漢語課程;二是由于客觀上課程設置使學生無法在短期內感覺到漢語學習的成效,從入門到初級階段還未平穩(wěn)過度就即將進入醫(yī)學漢語的學習,還未克服初級漢語的瓶頸就面臨更專業(yè)漢語的挑戰(zhàn),使學生主觀積極性受挫,能否克服這種消極情感因素對于學生能否突破這個瓶頸至關重要。

    4.師資問題。目前漢語課程多以專職漢語老師為主,以校外兼職漢語教師為輔來進行開展。專職教師以MBBS教學為主,兼職教師在課程組協調統籌下以漢補班教學為主。目前四位專職老師勉強排得過來四個年級的主要漢語課程,雖然平均周課時10-12節(jié)每人,從新課授課的角度來講,每節(jié)課的備課時間大概以1:3或1:4來進行,那么每周備課時間在30-48學時,其他還有作業(yè)批改和單元測試的出卷與閱卷工作。加之課程組時有漢語活動和教研教改課題,中國文化課,以及學生管理事務等,課程組的集體備課教研活動開展的周期性和穩(wěn)定性不強。

    ? 二.確定目標

    增強留學生漢語學習興趣,在漢語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積極響應教育部提出的醫(yī)學留學生漢語水平至少達到四級的要求,在不影響醫(yī)學課程體系的前提下考慮增開一年漢語課程,幫助學生全方位提高漢語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在進一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體驗和了解的基礎上,實現語言文化相互促進,為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打好語言基礎,同時也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化,增強教育管理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以培養(yǎng)出“知華、友華、親華”的國際醫(yī)學人才。

    ? 三.相應對策建議

    1.重視漢語和中國文化課的作用。漢語和中國文化課程是留學生了解中國、感知中國的窗口課程,同時也是醫(yī)學生臨床見習、實習工具型課程,學生漢語水平及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著學生對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和認同,進而影響到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醫(yī)學留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是一項系統工程,功在漢語課程,利在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

    2.加強師資培養(yǎng),鼓勵教研教改探索實踐。留學生漢語學習的難點和偏誤點,因生源國別而顯示出相應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對不同國家的學習者展開針對性的難點分析,研究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和特點,以便針對性地作出教學策略的設置和調整。

    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語言學基礎理論,同時還得拓寬至教育學、心理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佳化。同時也要積極鼓勵教師進行學歷深造和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申報,希望能繼續(xù)加強對師資的培養(yǎng),逐漸形成將同類學校先進教學方法“請進來”、“走出去”的意識,加強同行學習和借鑒,形成內外合力,協同完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標。

    3.建立和完善符合學校實際的漢語課程體系,加強醫(yī)校聯系。結合學生第五年進入臨床的課程體系實際,考慮從新生年級或2017級(要求通過HSK四級)開始增開一年漢語課程,主要為HSK四級標準課程,即課程體系調整為“2+1+2”,兩年的基礎漢語,一年的HSK四級標準課程,兩年的醫(yī)學漢語,這樣,在入學兩年的基礎漢語后,增開一年HSK四級標準課程,可以有效鞏固基礎漢語階段的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要素,同時以考促學,以HSK四級考試為導向,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進入醫(yī)學漢語的專業(yè)語言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在醫(yī)學漢語階段,加強與臨床醫(yī)院的聯系,一方面邀請臨床醫(yī)學加入醫(yī)學漢語課程體系,從教學進度、集體備課、課堂督導等方面加強課程建設;另一方面,逐步設立醫(yī)學漢語臨床教學資源庫,如:病歷材料、檢查報告、教學查房會話等。

    4.增強漢語課程的實用性與實踐性。留學生在中國學習漢語,有著天然的有利語言環(huán)境,有著海外的漢語學習者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條件,然而由于留學生教育管理相對獨立,自成生態(tài),因而在留學生實際的學習生活中漢語環(huán)境卻因人而異。因而老師有必要在教學方法上考慮增加實際語言運用的項目,可結合中國文化實踐課進行開展,教學中可多采用任務教學法,多提供一些拓展型任務,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薄ⅰ白哌M中國學生”、“走進中國人的生活”。

    5.探索靈活用工體制機制,緩解師資緊張局面。目前漢語課程組承擔著MBBS四個年級漢語課程、漢補學生課程、研究漢語課程、及其中兩個年級的中國文化課程,共九個類目的課程,年平均課時量為2416,目前教學安排主要以專職教師以MBBS漢語教學為主,其他層次學生以外聘老師為主,但外聘老師由于不能以合同制用工,所以只能以外校研究生為主,雖然兼職教師選拔層層把關,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免師資的穩(wěn)定性難以保證。希望逐步探索靈活用工的體制機制,緩解教學及管理中師資緊缺的局面。

    6.加強校際交流,建立語言實踐基地。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是昆明高校中較早為中國學生及留學生開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高校,在漢語國際教育方面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氛圍,且留學生的專業(yè)結構主要為漢語語言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以后能多多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機會與這幾所高校進行聯系與合作,為醫(yī)學生漢語實踐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

    ? 四.結論

    醫(yī)學留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是一項系統工程,成效并非朝夕可見,涉及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探討了醫(yī)學留學生漢語水平有限的幾個因素,如漢語語言特點、漢語課程設置、學生學習動機、漢語教師師資等因素,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了對策,如重視漢語和中國文化課的作用;加強師資培養(yǎng),鼓勵教研教改探索實踐;建立和完善符合昆醫(yī)實際的漢語課程體系,醫(yī)教結合,加強醫(yī)校聯系;加強漢語課程的實用性與實踐性;探索靈活用工體制機制,緩解師資緊張局面;加強校際聯系,建立語言實踐基地等措施,全方位助力學生漢語水平提升,為醫(yī)學生臨床實習見習階段的醫(yī)患溝通打好基礎,同時也助力培養(yǎng)“知華、友華、親華”的國際醫(yī)學人才。

    ? 參考文獻

    [1]嚴厲.論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留學生醫(yī)學漢語教學[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3,21(06):1146-1147.

    [2]秦雯.淺論醫(yī)學留學生學習醫(yī)學漢語的重要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6(12):95.

    [3]姜安.論醫(yī)學專業(yè)留學生的醫(yī)學漢語教學[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25(20):3194-3195.

    (作者介紹:劉灝,昆明醫(y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王越,昆明醫(y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留學生
    緣何“問道扶?!?——留學生如是說
    國畫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20:00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留學生的“撿”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用《論語》教留學生學漢語的新探索
    《教室留學生》
    童話世界(2019年14期)2019-01-13 07:08:20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小學科學(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留學生鄭睿:我是奶粉“小買手”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3
    “留學生凌虐同學案”給誰提了醒?
    IT時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53
    來華留學生漢字分解加工能力實證研究:以新疆地區(qū)留學生為例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4
    嘉荫县| 十堰市| 右玉县| 鄂尔多斯市| 丽水市| 鄂托克旗| 邵阳县| 库车县| 嵊州市| 武山县| 金平| 右玉县| 平潭县| 楚雄市| 同仁县| 镇沅| 上高县| 庆城县| 永定县| 荥阳市| 登封市| 滕州市| 湄潭县| 四子王旗| 唐山市| 永昌县| 拉萨市| 枣强县| 喀喇沁旗| 辽宁省| 眉山市| 且末县| 老河口市| 麦盖提县| 南靖县| 大新县| 张家港市| 丽水市| 遵义市| 准格尔旗|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