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財
閱讀訓練一
東坡食湯餅①
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②南遷③,相遇于梧、藤間④。道旁有鬻⑤湯餅者,共買食之。觕惡⑥不可食。黃門置箸⑦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⑧,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⑨而已。”
——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
注釋
①湯餅:面條。②黃門公:即蘇軾的學生黃庭堅。③南遷:貶謫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間:相遇于梧州與藤縣之間。由于北宋黨爭,蘇軾被貶謫至南疆,羈宦于千里之外,數(shù)度轉(zhuǎn)徙。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也遭受牽連,于徽宗初年被貶至廣西宜州,在上任途中,黃庭堅與從海南歸來的恩師蘇軾悲喜相逢。⑤鬻(yù):賣。⑥觕(cū)惡:粗劣,觕通“粗”。?⑦箸(zhù):筷子。⑧九三郎:蘇軾對黃庭堅的稱呼。黃庭堅在英宗治平四年中進士,那年他剛好二十七歲,便時常戲稱自己為九三郞,意即三九二十七。⑨飲酒但飲濕:只管飲酒,莫管它的味道。飲濕,潤濕嘴巴,謂飲酒不求盡興。蘇軾《岐亭》詩之四:“三年黃州城,飲酒但飲濕?!?/p>
譯文
東坡先生與黃庭堅被貶謫到南方時,曾經(jīng)在梧州、藤州之間相遇,路邊有賣面條的人,(二人)一起買了面條吃,(面條)粗劣得難以吃下去。黃庭堅放下筷子嘆氣,而這時東坡已經(jīng)吃完面條了。他慢悠悠地對黃庭堅說:“九三郎,你還想細細咀嚼品嘗么?”說完大笑著站起來。秦少游聽說這件事后,說:“這是東坡先生(所說的)‘只管飲酒,不管它的味道罷了?!?/p>
【模擬演練】
(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觕惡不可食(?????)
徐謂黃門曰(?????)
爾尚欲咀嚼耶??(?????)
秦少游聞之(?????)
(2)找出與例句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句:秦少游聞之
A.無絲竹之亂耳
B.水陸草木之花
C.?輟耕之壟上
D.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3)通過短文,可以看出蘇東坡是個具有_______性格的人;短文運用了_______寫法。
【參考答案】
(1)吃;對……說,告訴;想要;聽說。(2)D(3)豁達(樂觀、灑脫);對比(通過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形成鮮明對比)
閱讀訓練二
顧亭林謂鼠勉我
顧亭林①居家恒②服③布衣④,附身者無寸縷⑤之絲⑥。當著《音學五書》時,《詩本音》卷二稿再為鼠嚙⑦,再為謄錄,略無慍⑧色。有勸其翻瓦倒壁一盡其類者,顧曰:“鼠嚙我稿,實勉⑨我也。不然,好好擱置⑩,焉能五易其稿耶?”
——清·徐珂《清稗類鈔》
注釋
①顧亭林:顧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學者。②恒:時常。③服:穿戴,穿著。④布衣:布做的衣服,指衣著儉樸。⑤寸縷:謂極少的絲縷。⑥絲:絲織品,絲綢。⑦嚙(niè):咬。⑧慍:生氣。⑨勉:勉勵。⑩擱置:放下。
譯文
顧亭林在家時常穿著粗布衣服,周身沒有半點絲綢。當時他寫《音學五書》時,《詩本音》第二卷屢次被老鼠咬壞,(他就)多次抄錄,臉上沒有一點生氣的表情。有人勸他修整房屋除去老鼠這類東西,顧亭林說:“老鼠咬我的稿子,其實是勉勵我,要不然放得好好的文章,怎么能多次修改呢?”
【模擬演練】
(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顧亭林居家恒服布衣???(?????)
《詩本音》卷二稿再為鼠嚙(????)
略無慍色(?????)
鼠嚙我稿,實勉我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居家恒服布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略無慍色/人不知而不慍
C.一盡其類者/利盡南海
D.五易其稿/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分析顧亭林這個人物形象,用原文回答:?“?_________”?可以看到他的艱苦樸素;“________”表現(xiàn)了他豁達淡定的氣度;“________”則表現(xiàn)了他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
【參考答案】
(1)時常;咬;生氣;勉勵(2)B(3)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無寸縷之絲;鼠嚙我稿,實勉我也;五易其稿。
【妙筆點評】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大大小小的不如意會帶來深深淺淺的痛苦,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快樂的,應該感到慶幸、懂得珍惜,才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因此,作家林清玄面對朋友索字,送上的就是“常想一二”“不思八九”。風雨人生路,人還真需要點豁達的心胸,像蘇東坡一樣“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笑吃一碗劣面條。
那是一碗怎樣難吃的面條?看看上天給命運多舛的東坡先生放了哪些調(diào)料。由于北宋黨爭,蘇東坡沒少被折騰,屢次貶謫,數(shù)度轉(zhuǎn)徙。年逾六旬,仍被一葉孤舟送到了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據(jù)說在宋朝,放逐海南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尚男鼗磉_的東坡以樂觀為蘸料,品嘗人生百味,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仕途風雨就如同自然界的風雨一樣變幻無常,與其終日忍受那陰晴不定的煩惱,還不如豁達一點,大隱隱于“仕”,“無雨無晴”。無論被流放到黃州、惠州還是儋州,擊垮的只有他的身體,卻永遠擊不垮他那顆豁達之心,正如海明威在《老人與?!分兴f的: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敗。他與學生黃庭堅相遇吃湯面時,生命的流量所剩不多,人生于他還有什么解不開的小疙瘩呢?他的選項除了豁達還是豁達,因為“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
豁達,蘇東坡用了一生詮釋,如果你覺得學不來,不妨學一學顧亭林的那一種。顧亭林居陋室穿布衣寫文章,讓人不由得想到孔子贊嘆的那個弟子:“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背n臼蠡迹瑢覈母?,這樣的環(huán)境在顧亭林眼里不足掛齒,戲稱老鼠是在勉勵他嚴謹治學?;磉_如斯,夫復何言?
古語云:“心悅則物美,心悲則事哀?!比松磺芯秤尚纳?,心態(tài)決定人生的境界?;磉_樂觀能使人獲得一種靈魂上的升華,保持一顆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那是諸葛亮所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優(yōu)雅,那是洪應明所說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愜意,那是王陽明所說的“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灑脫,那是朱熹所說的“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品節(jié)詳明德行堅定”的隨和。
“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被磉_是對生命的一種珍視,是對人生的一種堅守。說到這兒,聰明的你,想開了嗎?